258小说网

第 45 章 选官制度

第45章选官制度

王萍微愣,立即道:“抱歉,是我冒犯。长公子她……”

“若我未记错,熙和长公主及笄礼那一日,您应当是出席了。”陈平回道。

她是来过,但是她又没认真看!

那时陛下都来了,她阿父怕她无意惹出事,冲撞陛下,根本不准她在长公主面前晃悠。

王萍回想了片刻,试探着问:“长公子一直是长公主,还是近期……”

陈平笑了笑:“知晓此事对您并没有好处。”

王萍见他态度如此,知道不该刨根问底:“……好,我会替公主保密的。”

陈平有些意外她突然上道,转而询问:“王家此前与长公子承诺,会派家中女子参与文举,你为何报的是武举?”

“……我虽然识字,但我字写得又丑又慢,可不想在文举丢脸。”

王萍提到这件事时,撇了撇嘴,“我平日里与王离阿兄比斗时,偶尔还能胜他几回,怎么就不能参加武举了?”

“当然可以。听闻你已经取得了武举头名,按例,可入朝为官。”

陈平问她:“你可愿来我们这边?”

【我在太空开机甲:只有同意这一个选项吧?知晓秘密还不入伙,这哥们儿估计不会让她顺利出府。】

【草莓甜心卷:王萍是同意了,但是陈平见她这冒失劲,还是不太放心,期间也派人暗中盯守。不过王萍虽然憨,但是对此事却格外上心,一直守口如瓶,就连王离都不知晓此事。】

将军府。

王萍有些怪不好意思的。

嘿嘿,她不止拿到了头名,还瞒了阿兄一个惊天大秘密!

……虽然这个秘密现在大家都知道了,但是长公主应当知晓她是可靠的。

【之前提到武举分两个考场,权贵子弟那边的头名是王萍,黔首这边的头名则是韩信。】

说完这句话,主播便切了小视频,正好是韩信将对手击落台下的一幕。

在考官的宣布声下,韩信很是高兴地看向高台上注视他的阿玉。

【咸鱼突刺:啧啧~第一时间看过去,这是在心上人面前出了风头就想挨夸?】

东海郡。

项籍观看到这

一幕,眼里十分不屑。

什么武举头名,无论是王萍还是韩信,手里的那些小把戏都不算本事。

若是他在台上,哪里轮得到他们出风头?

等等……

项籍突然想到这是秦选拔人才的比试,顿时感到羞恼。

……他才不会去参加秦人的武举呢!

天幕的网友们还在议论。

【始皇v587:如果我没记错,韩信应该不是纯粹的黔首吧?他懂兵法,会剑术,更别提这几年他还在阿玉的府里呆着,算是她的客卿呢!这不算朝中有人?】

【草莓甜心卷:也许祖辈上风光过,但到韩信这一代,家里已经落魄得连饭都吃不起了。根据户籍划分,韩信这种情况分到黔首里没错,毕竟他的父辈又没有在大秦朝堂上当官。阿玉这次政策是临时颁布的,分得没那么细,像是狱卒这类官职非常小的子弟也都是分到黔首这边的。】

【头痒,要长脑袋了:令人好笑的是,有些公子或者是官员家里不得重视的门客们打着刺探情报的名义,也偷偷去参加,他们在别人那里待了数年不得重视,反而在文举或武举中崭露头角,跑到了阿玉这边。】

主播这时也继续解说。

【首届武举的情况是那样,我们再来说说文举这边。

我们先前提到过,先秦时期食物种类稀缺,加上生产能力低下,底层的大部分民众都在为了生计忙活,几乎都不识字。

文举这个制度放在当时就有些超前了。因为这根本就不是连认字都困难的普通黔首能参与的事。】

【我在太空开机甲:不是说阿玉捣鼓出了造纸术吗?】

【草莓甜心卷:刚弄出来的产物尚不成熟,哪有那么快得到应用?当时的那种纸根本不好书写,所以文举用的还是竹简。】

主播继续介绍。

【我们之前提到,军功授爵是秦朝最为主要的选官方式,这是因为这个制度最有利于普通黔首打破阶级身份。那么除了这个最主要的方式,大秦有没有其它的做官方式呢?】

【草莓甜心卷:当然是有的。政哥的心头好斯相就不是上战场的料~人家能做官,靠的是脑子。不过李斯没有什么名气时,他也见不到政哥,李斯便很有心机地先去了当时权倾朝野的吕不韦那边

做门客,当做一个跳板,这才有面见政哥的机会。

当然,李斯提出的许多方案有利于秦统一六国,便得到了政哥赏识,从一个小小的刀笔吏一路升迁至位高权重的丞相!这何尝不是君臣之间的双向奔赴?】

政哥的心头好·李斯:“……

他当真不知道这些小辈们是夸他还是挖苦他了。

不过,陛下应当是信任他的。

李斯偷偷瞥了一眼陛下。

嬴政恰巧也在看他,内心有些感怀。

李斯的确助朕良多,朕多予些封赏也是应当的。

主播这时回复网友。

【对的。秦除了军功授爵,就是举荐制,顾名思义,朝廷官员可以向君主举荐民间那些有名气或才能的人入朝为官,这种方式有一定积极意义。

但是长久以往,也很容易被朝臣们包揽官职。毕竟,你到底有没有“名气,还不是他们说了算?而且在这种制度下,举荐者向上举荐,本身也是有一定风险的,因为你向上面推人,若这个人以后犯了罪,你也得一起承担!双方互为责任关系。官员一旦举荐个人品不好的,反倒可能惹祸上身。

这个制度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久而久之,举荐者和被举荐者本身也容易形成利益关系,没有什么门路的黔首也参与不了这种拼人脉的制度。

除了举荐,秦朝其实是有官吏考试存在的。但能参加考试的还是那些有一定身份基础的人,光是识字就能把普通黔首给排除在外。所以,这几种选官制度对于下层民众而言,都没啥参与度。】

嬴政默默听着这些小辈们评议秦朝的制度。

他们所言之弊端,似乎也有几分道理。

【长公主的文举其实也是对秦朝官吏考试的一种改良。但光改制度也不行,其实还得一定程度改善生产,通过发展经济,革新技术,将生产力提高,黔首能吃饱饭,家里有闲钱,才可能会想送孩子去读书改变命运。而这种情况,当时的秦朝是办不到的,因为这涉及到方方面面,短期内不可能达成。所以,这个制度的存在有些超前了。

长公主当时想到的法子是设立书院,让普通黔首能够以极小的负担去学习知识,进而有机会去参加文举,改变阶层命运。

她开设的书院,面向普通黔

首招生不收贵族子弟但每一户黔首只能送一个孩子入学。学生参与学习的前两年书院不仅不收学费更是每个月都会给学生发放鸡蛋和一小撮盐若是在学考中表现优异者则赐牲畜和钱财。

这是一种成功的引导式宣传。咸阳的黔首们一听到能得这么多好处立刻派出家里最聪明的孩子报名入学。】

主播说到这里切换了一个视频。

“送孩子入学您真能给鸡蛋和盐?”

一位朴实的黔首抓着那个正在登记的官员询问道。

登记的官员被许多人追问过神色有些不耐烦了指着旁边正在大声宣读公子政策的门客。

“对不懂就再去旁边好好听听。决定好了再带孩子来报名。不过长公子初办书院此次名额有限招满五百就不收了。”

那黔首紧接着追问:“我听说送女娃子来每月会多给一个鸡蛋和盐这是为何?”

官员道:“这是公子之意反正每家只有一个名额。你若家中没女娃便也可送男娃就是每月鸡蛋和盐会少给一些规则如此。”

那黔首得到官员的确切回复飞快地跑回家与家里人商议。

“二丫最机灵我看就让她去吧!如果她学得好学考中还有机会得到长公子的赏赐呢!”那妇人琢磨着。

该黔首觉得媳妇说得很对。

送女娃去能多领鸡蛋和盐说什么也得让二丫在书院里待下去!

【有此类心思的黔首很多书院名额很快便报满其中女学生占了绝大多数。阿玉请了李娥阴嫚公主公羊先生等人担任书院的先生教导学生识字。府内那些闲散的门客偶尔也会帮帮忙。】

观看天幕的黔首们十分羡慕。

在咸阳附近居住的黔首们则更是眼馋!

所以长公主这个能发鸡蛋和盐的书院到底会不会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