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父子
公子扶苏出生的那一年,嬴政十九岁。
就在婴儿涎世的当天,左行草上新生出了一枚小小的叶芽,并随着扶苏年岁渐长,一天天长大起来。
大概天底下所有的父亲,对长子的感情都是有些特殊的罢。这个孩子往往承载了他最深切的期许,所以常常愿意付出比其他儿女更多的耐心与精力--而嬴政尤是。
大约是自己幼年时的经历太过惨淡,所以下意识就想把小时候曾经渴望过的一切,统统补偿到这个孩子身上。
他的扶苏,生来就是地位尊崇的秦国长公子,王城为家,秦王为父,李斯为师,蒙恬为友。然后,也如同自己当初为他取这个名字时的期许一般日渐长在,木秀于林,拔萃群伦。
只是--终究有些心善手软。
咸阳宫主殿中,四十八岁的嬴政,目光从自己案头那一摞谏议施行仁政的奏疏,移到了殿下居中而跪的长子身上,皇帝目光静静落在长子身上,一字一顿--
“蒙恬奉命戍守北边,三日后动身。这一次,你随行监军。”
自小在周遭所有的关怀与善意中长大的孩子,自然是温和仁慈的--只有到了边疆战场,亲眼看着大秦边境的百姓惨死在敌人的刀刃枪尖之下,才学得会狠戾悍勇;亲眼看着并肩作战的同袍尸首被戮,腥热的鲜血溅了自己满身满脸,才学得会杀伐决断。
他年近五旬……已没有太多时间了。
“是。”
一袭雪青色曲裾深衣的公子扶苏跪在殿中,一垂首领命,二十年如一日的果断与恭敬。
秦国的长公子,面貌似极了父亲,独一双眼睛轮廓过于柔和,自然而然地透出了几分纯善温文来。
话音落后,扶苏缓缓抬眼看向高坐殿上的父亲--
有些昏黄的光线里,年将半百的老人清瞿的脸上褶皱纵横,眼窝微微凹陷了下去,鬓边霜丝里已经寻不见一根黑发。因为多年间昼以继夜的劳顿,大秦的皇帝看上去甚至比寻常的同龄老叟还要更沧桑一些。
--记忆中那个强悍凌厉、无坚不摧的父亲,几时竟衰老到了这般?
蓦然,他眼底一涩。
这世上最公正也最冷酷的,莫过于时间。人事变迁,光阴荏苒,年年月月天天……老却英雄似等闲。
“阿父!”旷静的大殿中,扶苏忽然扬音唤了一声。听到这久违的称呼,皇帝竟也怔了怔。
--扶苏当年伊呀学语时,头一个学会的便是“阿父”,小小的稚儿咬字含糊,时常奶声奶气地唤成了“阿唔”……一晃眼,已近三十年。
“儿此去千里,不能行孝膝前,唯祈阿父四体康直,诸事安泰。”
青年静静凝望着衰老沧桑的父亲,目光渐渐有些模糊,蓦然俯身,以额触地,重重叩首--
“扶苏此去,誓为我大秦绥靖夷狄,攘平北疆,不负阿父所望!”
那个时候,父子二人谁也没有想过,此一别,即是永诀。而直到皇帝临终,左行草上,唯有那一枚叶子翡翠般润泽碧透,绿郁如初。
*
秦始皇帝四十九岁这一年的秋天,一块小小的夔纹白玉璧被小寺人送到了他的御案前。在认出这块玉的那一刻,皇帝面色未变,但心底却骤然掀起了一阵波澜--这是他的东西,八年前渡江时不慎落入江心的那块佩玉。
瞬时间,他的记忆被拉回了三十六年前,那名医者献上左行草时的情形……
“你想要怎样的诊金?”十三岁的他问。
“日后,若王上的佩玉不慎落入了江中,有人送回的话,便用那块玉抵了诊金罢。”白衣的少年医工温声答。
这句话,听得少年秦王微微皱了眉--日后的事情孰能预料?即便他当真沉璧江中,这世上,谁又能自深逾千尺的江底捞回一块小小的玉?
但此刻,八年前他乘船渡江时坠入江心的那块夔纹白玉璧,就如假包换地躺在眼前的御案上。
“何人送回此璧?”
“是……一个山野之人。”小寺人声音低了低,“半月前,陛下的使者经过华阴时,有人拦道,献上了这块白玉璧,只说,将此玉转赠予滈池君,还有……”
嬴政的目光淡淡扫了过来,甚至不带多少情绪,却令小寺人生生打了个寒噤,尽管知道接下来的话或许会触怒龙颜,却终究不敢隐瞒--
“还有,‘今年祖龙死’。”
话音未落,小寺人已经五体伏地,浑身抖得筛糠一般。深旷的大殿一刹时静了下来,仿佛亘古宁寂,八荒六合不闻一丝声息。
过了半晌,皇帝面无表情地挥退了小寺人--对于他身边的人而言,面无表情几乎已经成了皇帝唯一的表情。
四十九岁的嬴政,默然自御案后揽衣起了身,一身帝王冠冕,孤孑孑地立在殿中长窗边,俯瞰着眼底的咸阳城……
九、尾声
九月初八,咸阳城西,池宅。
“……为什么又揉坏了啊啊啊!”内院的小池塘边,响起了女孩子一嗓子怒不可遏的嚎声。
明日便是茱萸节了,宅中正在筹备应节的蓬饵。
池畔的薜荔藤荫下,摆着张青石几,几案上一只鱼纹彩陶盆里盛着稻米粉、黍米粉和水揉匀的蓬子粉团儿,一只髹漆碗里满满装了熟红鲜润的枣粒儿,旁边还有几只盛糕点的陶盂。
藤紫色襦裙的女孩子——这吃货大名儿丹堇,正和池蓼相对坐在池畔石案边。
不过池蓼坐的是茵席,她坐的却是藤制的轮椅。
当初被池蓼捡到时,她遍体鳞伤,浑身骨头断得没剩几根儿。这些年,被他事无巨细地悉心养着,才勉强恢复了小半儿。可膝盖以下伤势过重……至今也没有一点儿知觉。所以,池蓼才特意制了这架精致舒适的轮椅,供她平日代步。
虽然她艺高人胆大,觉着自己踩高跷的技艺已经炉火纯青,蹬着这么一双废腿照样如履平地。可无奈作为一个蹭吃蹭住的病患,在池蓼面前实在没什么发言权,只好委屈巴巴地谨遵医嘱,轮椅一坐几十年。
眼下,她瞅着手里那团儿被自己糟践得不成样子的糯米面,嚎了一嗓子后,径直把那团儿糯米面往嘴里一丢,“啊呜”一口咽了个干净。
然后,抱着胳膊往案沿儿上一趴,百无聊赖地看着对面的池蓼做饵糕。
少年的手指修颀而白皙,指节分明,细致而灵巧地捏好了一只四瓣花样式的糯米饵糕,花心点上枣粒,放进案上的鱼纹彩陶盆里,挨着刚才那只整整齐齐地摆成笔直的一线。
……啊啊啊啊!谁会相信这只花妖的眼睛有问题,面前的盆碗米面,他统统看不见啊看不见!!!
丹堇差点吐血三升。
“叮,叮叮--”几声清脆的击玉声传了院内,打断了她的思绪。
“米饵,有人求诊,快滚去开门!”
只见墙角薜荔藤下,某只已经欺负惯了哥哥的肥兔子熟稔地使唤道。
半刻钟后,“米饵”驮着只和它差不多大小的漆匣,蹦蹦跳跳地到了池蓼跟前,三瓣嘴一动一动地禀报--
“小公子,是咸阳宫那边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