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73章
【我亦如此】
阿缠拿着那碎掉的砚台看了好一会儿,才将盒子盖上,放回原处。
此时她已经没了睡意,走到窗前推开窗,沁凉的空气扑面而来。
外面不知何时又下起了雨,没有了月亮,虫鸣鸟叫声也都隐没在淅淅沥沥的雨声中,
她搬了张椅子坐在窗前,一手托腮,看着外面雨水织就的雨幕,脑中却在想着宋砚。
他应当已经替宋煜报仇了吧?他那般聪明,就算是鸡蛋碰石头,想来也能将石头撞碎。
宋砚留下的那幅画,阿缠不是很满意,可惜他不在了,若是还在,她必然要让他重新再画一幅的。
谁家会将雄鸡啼晓图放在房中“望梅止渴?每天一睁眼就看到画中雄赳赳气昂昂的公鸡,她脑子里就忍不住有公鸡的打鸣声在环绕。
可惜,不在了啊。
阿缠见识过许多次离别,曾经对她很好的六叔,说过有一天要带她去外面玩,可他走后就再也没回来过。
她以为自己已经习惯了离别,其实还没有,还是会有一些难过。
阿缠不知何时靠在窗边睡了过去,窗外的雨水滴落在檐下,偶有几滴溅到窗户内,落在她身上。
她依旧在酣睡中,并不曾被惊扰。
雨渐渐停了。
因为后半夜的时候下了雨,清早的地面湿漉漉的,一踩就留下了脚印。国公府的下人一大早便开始洒扫,他们不敢随意发出声音,生怕扰了主子清梦。
一直到了巳时,伺候宋国公的丫鬟找来管家,说国公爷不知去了何处,书房与正院都没见到人。
同时,在世子院中伺候的人也来说,世子一直不曾出房间,她们也不敢随意打扰。
管家压下心中疑惑,让丫鬟领路,先去了世子的院子。
进了院子后,管家抬头看了眼天,天空被乌云遮住,阴沉沉的,这样的天气,让人心情莫名沉重,总觉得有什么不好的事情会发生。
管家在房门上敲了三下,开口道:“世子爷,您醒了吗?
他在外面等了一会儿,又敲了两次门,始终不见任何回应,眉头不由皱了起来。
略犹豫了一下,他才又道:“世子爷,老奴要进来了。
说罢,他抬手用力去推门,但门被从里面闩上了。不过这并没有拦住管家,他抬起脚,稍一用力便将门踹开,门框砸在墙上,发出咣当的声响又弹了回来。
此时没人去管那扇门,在开门的那一刹那,站在门外的人就已经看清了房间内的情形。
内室的门是开着的,丫鬟遍寻不到的国公爷,如今正对着内室的门,吊在房梁上。
他脚下,有一滩黑红色血迹,一个人倒在血泊中。
“啊——丫鬟们的尖叫声此起彼伏,就连从战场上退下来,杀过人见过血的管家都感觉到腿软。
“快,快去报官!!!
早朝结束后,皇帝用过早膳,回到御书房看奏折。
他着重翻看的是西陵那边的官员送来的折子,最近西陵王似乎有心与朝臣联姻,不知是看上了哪一家?
皇帝正思索的时候,御书房外有人通禀:“陛下,京兆尹求见。
“传。
不多时,京兆尹匆匆走进御书房:“陛下,宋国公府出事了。
皇帝抬眼:“出了什么事?
“臣方才接到宋国公府报案,他们说宋国公吊死在府中。京兆尹说出这番话的时候都还觉得荒谬,那可是堂堂国公,就这样**?
皇帝面上露出惊愕之色:“宋国公**?
“是。京兆尹吞了吞口水,“报案之人说,宋国公吊死在世子宋熙的房间里,宋熙……也**,死因暂且不明。
皇帝皱起眉,竟有人敢对宋国公府下手,是有私仇,还是在挑衅他?
“来人。皇帝突然开口。
“陛下。大太监赶忙应声。
“通知刑部尚书,让刑部与京兆府一同调查宋国公被害一案,朕要知道宋国公和宋熙两人到底是**的。
“是。大太监不敢耽搁,赶忙派人去刑部传陛下口谕。
京兆尹听到皇帝的命令后,终于松了口气。
这么大的案子,想也知道其中牵扯颇深,他门京兆府衙门可不敢单独查办此案。如今有了刑部共同办案,出了什么问题还有刑部尚书扛着。
京兆尹离开后,皇帝在御书房内转悠了两圈,方才开口道:“去请明王进宫。
“是。
让人去请了明王,皇帝心中稍安,坐回椅子上继续看奏折,却依旧有些心不在焉。
直到他翻到了今日宋国公府呈上来的折子。
皇帝翻开奏折,开始脸上还没什么情绪,越看脸色就越阴沉,最后竟挥手将御案上的茶杯扫落在地。
“简直放肆。
皇帝沉着脸站起身,下一刻才想到宋国公已经**,又坐了回去。
一旁伺候的大太监尚不知发生了何事,小心翼翼地喊了一声:“陛下?
皇帝看都没看大太监一眼,目光依旧落在手上的折子上。
越看,呼吸就越重,连捏着折子的手都在抖。
大太监心中忐忑,暗道陛下这到底是看到了什么东西,竟能气成这个样子?
就连当年青州大灾,赈灾银被抢走,都没能惹得陛下这般生气。
就在这时,外面有
人通禀,明王来了。
见明王迈步走进御书房,皇帝将手中的折子扔到一旁,直接道:“皇叔,宋国公和宋熙**。
“**的?明王有些惊讶地问。
“还不知道,昨晚,镇北侯是否离开过侯府?皇帝问。
能够潜入宋国公府而不被宋熙发现,还能轻易害死他的,最有可能的就是修为比他高的修士。
而京中修为比宋熙高,还与他有仇怨的,当属镇北侯。
明王摇头:“镇北侯不曾离开侯府。
“若不是镇北侯,又会是谁呢?皇叔,你说此事是否与西陵有关?提及西陵,皇帝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宋熙对西陵王已然没有了威胁,按说他们没必要对宋熙下手。不过此事确实蹊跷,是该好好查一查。
“那边交给皇叔了。
“嗯。明王点点头,应下了。
事情交代完了,皇帝却并未让明王退下,反而说道:“如今宋国公与宋熙都**,皇叔觉得,这国公府的爵位,还有传下去的必要吗?
明王微微一愣,皇上这是打算夺了国公府的爵位?
皇帝对勋贵并不苛刻,宋国公都已经**,皇帝却想要夺爵,这是怎么惹到他了?
“宋国公可是做了什么大逆不道之事?明王问。
皇帝并不言语,只是将桌上的折子扔给明王。
明王接过折子后打开,只瞧了两眼,眉头便高高挑起。
这折子写的挺有意思,前面字字句句都在认错,但在提及换子之事的时候,折子的内容与宋国公当日在朝上说的,却是截然相反。
折子中写道,是他本人亲手将嫡子与庶子调换,还埋怨陛下,若不是他在先国公死后冷待国公府,他如何会做出此等丧心病狂之事。
宋煜之死,陛下至少也该算同谋。
后面又说,陛下明明已经启用了宋熙,却因为朝臣的无端抹黑就将人调回经,分明就是出尔反尔。
再后面的内容就有些大逆不道了,宋国公在折子里提及了当年皇帝登基前与异母兄长端**争暗斗,最终成功登上皇位之事。
他说陛下尚且如此,宋熙也不过是效仿陛下,何错之有?
他们宋国公府为了给皇帝效忠,连嫡子都舍弃了,难道还不够忠君爱国吗?
明王拿着折子看了足足两遍,总觉得这语气和这种与常人相悖的思考方式还真和宋国公一模一样,可宋国公除非是疯了,才会写出这样一份请罪折子送到皇帝的御案前。
“皇叔觉得如何?皇帝此事依旧阴着脸。
“宋国公前脚写了折子,后脚便**,此事或许还有隐情,陛下不打算再查一查吗?
明
王暗道,无论这折子是不是宋国公写的,都成功戳到了皇帝的逆鳞。
当初先皇更看重贤妃所出的端王,对皇后所出的陛下很是冷淡,还曾一度想过换太子。
端王就是因此被养大了胃口,几次派人刺杀皇帝,兄弟二人早就不死不休。
皇帝登基后不久,便赐**端王,为此皇室宗亲与朝中大臣多有不满,皇帝受了不少窝囊气。
敢在奏折里提及端王,要是宋国公今天没死,皇帝怕是恨不得亲手摘了他脑袋。
“朕倒是觉得,宋国公怕是遭遇了什么意外,才将真心话都写了出来。”皇帝说完后,才又道,“不过皇叔说的有道理,是该再查一查。”
话虽如此,看他的模样,不管这份奏折是不是宋国公死前写的,这罪过都算到了宋国公府上。
明王也没有再劝。
很快,宋国公府出事的消息就传了出去,许多朝臣心中忐忑,担心也会有人对他们下手。民间也同样传出了风声,百姓们的反应倒是各不相同。
一部分人更关注是谁能害死当朝国公,另一部分则暗中叫好。
还有人认为是死去的宋煜化作厉鬼,来找害死他凶手复仇了。
闻重从一处茶摊经过,恰好听到许多百姓在议论此事,大家似乎都相信这就是恶有恶报。
比起宋国公,他们似乎更愿意相信那位宝木先生书中的内容。
闻重在路旁站着听了一会儿,突然看到不远处有一道熟悉的身影,他略微有些意外,快步上前:“宋公子今日怎么到这里来了?”
走在前面的人恍若并未听到他的话,连头都没回。
闻重心中有些疑惑,抬手拍了下前面人的肩膀。
那人迅速转过身,果然是宋砚,只是看过来的眼神却满是警惕。
“这位先生,我认得你吗?”那人先开口问道,看向闻重的目光是全然的陌生。
闻重微怔:“宋公子莫不是与在下开玩笑?”
那人似乎想到了什么,目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