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那个从她身边打马而过的少年吗?
晓山青其实完全记不清他的脸了,但她记得他那匹白马,它在阳光下奔跑时闪闪发光的皮毛像一块流淌的银缎。
桃枝扶着她下马车的时候,晓山青忍不住回头看了看崔二所骑的马。
也是一匹白马。虽说也是皮毛光滑,通身无一点杂色,但还是比不上那匹神采飞扬的神骏。
……难不成崔家的人出行都要清一色的白马不成?
“崔二公子也喜欢白马?”
崔问雪被她问得有些纳闷,撩起帷帽前的轻纱看她:“……这个‘也’字从何而来?”
“自然是因为我也喜欢。”
晓山青上前挽过了她的手,凑到她耳边跟她讲悄悄话:“我最喜欢三样东西,银碗盛雪,明月藏鹭,白马照芦花。这秘密我只告诉问雪一个,问雪可不准说出去哦。”
“雪霁千山净,月寒一窗明。云停虚牖素,鹭没晚沙清。”崔问雪抿唇轻笑了起来,“郡主心有丘壑,有林下之风。”
怀里的白仙动了动。
它可能没听懂。不仅没听懂,还自信地误以为这几句话夸的是它。
晓山青一边悄悄把手伸进袖子里敲了敲它的尾巴,一边用小团扇掩住了脸,笑道:“我不算。我不过是附庸风雅的俗人而已,哪里当得起得上长安第一才女的夸奖。”
“二哥哥,你评评理。”崔问雪嗔了她一眼,扭过头去对兄长道:“我夸郡主,郡主不领情,竟还挤兑起我来了。”
“我不理你了。”说着便扶着帷帽,佯装要走。
晓山青“呀”了一声,抓着她求饶:“好姐姐,可别不理我呀。”
崔问雪不说话,只管斜睨着她。
“错了错了,好姐姐,我知错了。”晓山青笑道:“我可是头一次来这儿。既是崔姐姐邀我出来玩的,可千万不能把我一个人丢在这里。”
还没追几步,身后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晓山青豁然回头,已本能地想要向旁边闪去,却又硬生生地按住了自己的身形。
不过这样一刹那的功夫,那疾驰而来的白马已到了她身边。马上的人勒紧了缰绳,还没等马站稳,就翻身下了马——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郎。
“二哥,我可来迟了吗?”少年一边把身上背着的箭袋丢到了旁边的仆从身上,一边大步从晓山青身边走过。
带起的风撩起了晓山青的帷帽。晓山青就从这缝隙里看到了他的脸。
果然是他。
“先见过郡主再说话。”崔二公子板正的声音从旁边传来。
少年巡视了一圈,才把目光落定在了在场他唯一陌生的少女上。
她已伸手拂开了帽缘的轻纱,露出半张芙蓉面来。尖尖的下颌,大大的眼睛,就这样歪着头、一瞬不瞬地看着他。
“昌……昌平郡主?”崔泓只觉得自己的舌头打了结,磕磕巴巴地,吐出了这么一句话来。
她没有回他的礼,也没有挪开黏在他身上的视线,只问道:“那是你的马吗?”
“我的……我的……我的什么?”他有点茫然,疑心自己听错了,不由自主地望向了被少女挽着的三姐姐。
“郡主是在问你的流风。”崔问雪叹了口气,还是替他圆了场,又悄悄碰了碰那少女的胳膊,轻声介绍道:“喏,这便是我们崔家最不成器的五郎,郡主还是莫理他,不要多同他讲话为好。”
……不要不和他说话啊!崔泓莫名其妙就慌张了起来。
他刚想开口,却见那少女笑了起来。
“好,我不与他讲话,”她笑得狡黠极了,简直像一只山野里的小狐狸跑到了他面前,“我就是问问他的马。”
于是崔泓便看到她盈盈的目光又转了回来,再一次落在了他身上……不,不是他身上,是他身后。
崔泓回头看了看他的宝贝流风,忍不住沉默了。
少年反手握着马鞭,立在马边认真想了想,随后露出了一口白牙,兴高采烈道:“……我叫崔泓,字涉川,在崔家行五。郡主可是想学骑马?其实骑马简单得很,我来教郡主就是!”
好像所有人都沉默了一瞬间。最后还是崔问雪忍无可忍地打断了他:“今日是我与若瑜邀了郡主来,你要借郡主走,怎么也得问问我才是!”
崔泓眼睛亮晶晶的:“那三姐姐……”
“不借!”
*
曲江岸边,杨柳依依,满目清透的绿色。三月初三,风里还透着微微的寒,嫩绿的草丛里已经开了一簇又一簇的不知名的白色小花。
岸边已有许多人在忙碌。这“许多人”里并不会有举着风车吱哇乱叫的小娃娃,也不会有挑着香喷喷的饼子卖的妇人,更不会带着一箩筐针线杂物四处兜售的货郎。
这幽静、美丽的两岸显然是属于贵人的。
崔家的仆妇已经早早地过来,挑了近水又有风的好地方支好了帐篷与围帐,垫了细竹编织的席子,又用各种皮毛与锦缎铺满了贵人行动的地方。热水已经备好,茶汤的香气已从红泥小炉里飘了起来,连琴都已经安置好了——就放在一块架起的高台之上,晓山青一眼就望见了。
“这次可不能让二哥哥再逃了。”崔四姑娘还在兴致勃勃道:“上回还想叫他给我们诗社当个评审,一回头的功夫,他与王家哥哥都不知跑到哪里去了……还好瑶光请来了太子殿下与陆家哥哥。”
晓山青的目光微微一闪。
这句话里的王家哥哥显然说的是已在工部任职的王尚书独子,与给她下帖子的王家四姑娘是一母同胞。兄妹两人一人叫若瑾,一人叫若瑜,恰好取“怀瑾握瑜”之意。
至于“陆”吗……应当是陆瑶光的兄长,也是如今圣人面前的大红人。
“瑶光与我写的信里说她不慎染了风寒,还在荆州外祖家养病。”有一道轻快的声音插了进来,接着是一个穿着宝蓝色窄袖襦裙、外罩鹅黄团花半臂的贵女从琅琊王氏的马车上下来,朝她们这边走来,“我们燕娘可是想她了?”
“也是,我们这群人里也就你们年龄相仿,往日里玩得最好。”提裙而来的王若瑜先对着晓山青行了礼,又兴冲冲地去揉崔四的脸,“从前你就是仗着你年纪最小,我们又总纵着你胡来,竟敢找瑶光闹着要让太子殿下当评审,瑶光也是心软,听了你的鬼话。”
崔四苦着张小脸,含含糊糊道:“太子哥哥有什么好怕的,我倒是比较怕陆家哥哥……不过今年瑶光不来,太子哥哥也不来,陆大公子是个大忙人,肯定也不来。”
崔家有一个贵妃在后宫,因此她与太子也算得上隔着一层的表亲,平日里也叫一句“太子哥哥”。只不过细论礼法,在场之中,能唤太子一声“表哥”的恐怕只有一个昌平郡主——不过昌平郡主晓山青自己却不太乐意这么叫。
晓山青摇着手里的小团扇,有意无意地略过了“太子”这个怎么也避不开的话题中心,反而问起了陆家:“摇光是陆家哪个姑娘的名讳?”
她提着扇子往外面指了一指:“……我刚刚来时,好像也瞧见了京兆陆氏的马车?”
“那个啊,”崔四姑娘撇了撇嘴,“是陆家二房的女儿,平日里总是悄悄欺负瑶光,我们便不带她玩儿了。”
又愤愤然道:“太子哥哥与瑶光可是青梅竹马长大的,偏偏这个兰娘,喜欢出来挑拨。这次瑶光在荆州待了那么久,小半年了都不肯回来,必然是有她在里面当小人!”
晓山青轻轻地“哎呀”了一声:“这位陆姑娘竟然与太子哥哥是一起长大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