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刘强这件事宋雪芝感觉公司做大了还是需要严格管理的不然以后员工多了只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漏洞。
要说她是什么经商天才那不可能。上辈子的梦境里她就是个带女儿的宝妈全职主妇只是闲暇之余会追剧听书看小说听点新闻之类的。她对社会运转的认知大多来自二手信息。
如今之所以能把食品厂和销售公司做起来一是吃到了预知未来的时代红利二跟丈夫厉承渊的背景也有点关系。他给她带来了无形之中的庇佑。在外面做事她都很顺像什么合作商听说了她的背景都会巴结她没人敢给她惹麻烦。
但管理公司的实际经验她是很缺乏的。
对此宋雪芝并不打算去学习类似的知识来增进自己。她现在越来越感觉赚钱这件事跟人性有关系。
她现在赚了钱就该去找相应的人才来管理。
要是凡事都自己去做不得累死。
前世那些大富翁也不见得什么事都会做特别会管理公司。他们只是做对了一件事——用钱找到了相应的人才替自己办事各司其职。
她有钱有平台有前景现在最缺的就是能帮她解决具体管理问题的专业人才。
巧的是她就在清华园在系里认识的学长还有北大学生资源再加上哥哥所在的大学又认识不少同学高端人才那是大把。
这年头大学还是稀缺的毕业包分配工作
宋雪芝开出的条件对渴望施展才华又追求更高收入的毕业生来说具有致命的吸引力。
通过周教授、物理系学长林浩然以及宋彬的牵线搭桥宋雪芝很快就招到了自己想要的人才。
首先是陈默他是北大经济管理系的毕业生思维缜密对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有深入研究。宋雪芝聘请他担任副总经理主抓内部管理和制度建设。
随后是一名女学姐孙雅。她是清华经济系高材生心思细腻沟通协调能力极强。宋雪芝任命她为人事行政总监负责招聘、培训、薪酬福利等方面。也就是后世所说的HR。
还有几位来自不同高校的财务、法务、市场策划方向的优秀毕业生充实到各个关键岗位。
陈默等人走马上任立刻就开始大显身手。
首先是制度重建将公司上下建立起统一的一套流程体系方便管理。
在宋雪芝模糊的“后
如果喜欢本书请记得和好友讨论本书精彩情节,才有更多收获哦
世办公自动化”概念指引下陈默引入了简单的台账系统和报表体系告别了完全依赖手工记账的混乱状态。
有了他们的介入公司上下焕然一新终于摆脱之前的小作坊状态了运转效率显著提升。宋雪芝看着井井有条的报告和日益规范的运作
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
陈默是典型的学院派追求制度的完美和刚性。他推行的某些规定在宋雪芝看来就有些“不近人情”了。
比如他要求所有员工必须严格打卡考勤包括常年在外奔波的销售人员。一个业绩很好的销售骨干委屈地找到宋雪芝:“宋总我这月跑了三个省签了五个大单火车上、旅馆里都在整理合同结果月底因为漏打两次卡被扣了全勤奖!这……这合理吗?”
还有公司里有几位能力不错的女员工是宝妈。陈默严格执行“工作时间内不得擅离岗位”的规定。一位宝妈因为孩子幼儿园提前放学临时请假一小时去接孩子被记了警告。她红着眼圈对孙雅说:“孙总监我就离开一小时工作都安排好了回来也加班补上了这样也不行吗?孩子没人接怎么办?”
这些问题反馈到宋雪芝这里。她没有直接否定陈默而是把他和孙雅叫到办公室。
“陈默你制定的制度非常好规范了公司运作功劳很大。”宋雪芝先肯定又话锋一转:“不过管理不仅是冷冰冰的条文更需要‘温度’和‘灵活’。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你看看那些宝妈她们也为公司创造了不少功劳但上班以后连接送孩子都无法做到。”
陈默推了推眼镜若有所思。他追求制度的严谨但宋雪芝的话让他意识到自己太过死板。
他心悦诚服地点头:“宋总我明白了。是我考虑不周。我立刻和孙总监一起完善相关细则。”
年轻人办事效率很高很快他们就出台改革了新的公司制度:比如允许弹性工作时间如早来早走、午休延长设立公司内部简易托儿所。这些举措一经推出立刻赢得了员工尤其是女员工们的热烈拥护和感激。
孙雅是女生想出的公司福利待遇更以人为本些。比如逢年过节都会给员工分发米面油、自产的精装卤味礼盒、辣椒酱、豆豉酱大礼包是标配。中秋发月饼和水果春节发丰厚年终奖和购物券。
之后公司规模大了还建立专门的员工食堂聘请了专业厨师提供物美价廉、营养丰富的工作餐。
再比如定期组织团建、体育比赛、员工生日会
听说和异性朋友讨论本书情节的,很容易发展成恋人哦
等。
之后几年消息传开,宋记的各种福利待遇,再加上它在行业内的名声,更是成了求职者心中的“香饽饽”。每次招聘都人满为患,挤破了头都想进来,甚至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