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至天晚入夜,行宫内传来消息,太子猎得一头棕熊并一头雌虎,大获全胜。
有了这一熊一虎,其余诸王除非能猎得两虎,否则再难取胜。
太子的捷报传遍行宫各处之际,与这捷报一同传出的,还有太子不慎染了风寒的消息。
皇帝甚为关切,不仅令高海亲自传旨送出那枚可号令铁骑营的虎符,一并还赏赐了诸多金银财帛,可谓给足了太子颜面。
因太子感风寒,那接引剌蒙部汗王乌察善的任务便顺势转交给了晋王和齐王,还有韩王。
自然,小韩王不过顺带同去。
皇帝派出齐晋二王接替太子去迎乌察善之举,似乎不偏不倚,并不偏袒任何一王。
这围猎赛中,太子拔得头筹,齐王所猎最多,晋王亦不遑多让,因此,这前三甲都受了皇帝赏赐,太子得了虎符,金银百箱,齐王得了金银五十箱,晋王赏赐亦是五十箱金银财帛。
除此外,皇帝还命晋王代领了礼部尚书一职。
此消息传遍朝野宫围,不少人都惊讶万分,因晋王曾是最不受重视的皇子,他在冷宫住了十四年才被恭妃收养,并且直到去岁皇帝改元大赦天下才封了亲王,可谓是极不受皇帝赏识了。
所有臣子,所有阵营,都不会将晋王纳入夺嫡之列。
可是,君王心思难测,晋王如今待遇,与从前已大相径庭,不仅婚配了太尉褚征的千金,有了一个手握兵权的老丈人,如今又恰逢礼部尚书辞官告老还乡,正无合适人选顶上这一官职,皇帝让晋王暂时代领之。
这似乎是一个信号,意味着晋王,正式有了夺嫡资格。
或者说,从这一刻开始,晋王已经踏入了夺嫡行列。
此前朝中,也就齐王有能力与太子一较高下。
齐王的外祖父庞仁仪乃当朝太傅,官拜中书令,为右相。
庞仁仪门生遍天下,在朝中势力也颇大,几乎是将朝中一帮子最能煽动是非舆论的文臣给收在了一个阵营,这些人都认为比起太子,齐王贤明有德,更有君王之相。
也正因此,当初皇帝要立储之际,齐王是呼声最高的,甚至因后位空悬至今十余年,当时也有一批臣子上谏皇帝立淑皇贵妃为皇后,并立齐王为储君。
只可惜皇帝并不采纳这些意见,最终还是立了发妻杨皇后之子,亦就是皇三子汉王裴怀郢做了太子。
太子册立后,皇帝也一并大赦天下,并改元龙显,同时大力封赏有功臣子,皇七子裴照郢就是在这个时候,被褚征等一批武勋推举入仕,皇帝因此封为晋亲王,晋王在朝堂才有了一些声望。
至此,齐王、晋王、太子,三人在朝中呈三足鼎立之势。
若仔细比较,太子似乎最有望笑到最后,他得皇帝赏识,母亲是出生弘农杨氏的杨皇后,如今又得了一枚可号令铁骑营的虎符,可谓如虎添翼。
这铁骑营骑兵五万,囊括三千重骑,四万余轻骑,是不容小觑的一支武装力量,并且,朝野早已传出信号,皇帝已在培植新的武勋以扶持太子。
但武将没有兵,一切都是空谈,所以,不少人猜测,手握二十万兵马权的太尉褚征会是被皇帝卸磨杀驴的第一人,只因褚征的站队太明显,他是晋王阵营。
当然,二十万兵马这还不足以保护太子即位,于是很多人猜测,褚征之后,下一个被皇帝卸兵权的,该是韩贵妃的父亲萧定山。
韩国公萧定山亦统领二十万兵马,他自然拥护自己的外孙小韩王。
不过这些还只是猜测。
但无论如何来看,齐王和晋王都不足以和太子抗衡。
如今漠北剌蒙部的汗王乌察善进京,似乎也有联姻的倾向,此前,皇帝想教太子前去迎宾……大抵,大局该定了,太子当是真龙天子。
***
剌蒙部的汗王乌察善一行人进京后,皇帝下令在南苑行宫摆宴替其接风洗尘。
消息传到流光殿,朱若和紫茗忙唤了宫人服侍许蔚兮沐浴更衣打扮,好去那蓬莱殿赴宴。
许蔚兮却是不怎么情愿去。
她刚毒发完没两天,身上元气还未恢复,总有气无力病恹恹的,精神头也不好,便欲推辞不去。
不过淑皇贵妃的大宫女素桃却来传话,让她勿必要去,因皇帝记得她善抚琴,让她去宴上助兴的。
她只好更了衣前去,因时间赶,梳头的丫头也就随意往她发髻上插了一堆钗环步摇什么的权当了事,她哭笑不得,这般穿金戴银朱翠满头,过于招摇了。
临去前,她便取了大半朱翠,倒是不张扬了。
她不知自己是浓妆淡抹总相宜的,即便已刻意低调,但依旧难掩姿色。
她一入内,那剌蒙部一众人眼睛都看直了,汗王乌察善更是盯着她直看,连太子举觞劝酒的话都没听见。
皇帝高坐龙椅,不免咳了声。
乌察善身边一个大眼睛的美人这时用手打了一下乌察善的胳膊。
乌察善回过神,忙起身举觞遥遥与太子对饮了一回,坐定后又看那美人儿,只是美人儿离得太远,他很是有些懊恼。
许蔚兮挨着昭阳公主入了座。
昭阳靠过来,用手圈着嘴同她耳语道:“那个乌察善真是不怀好意,他自己来我朝求娶公主也就算了,还打算将他妹子娜雅公主嫁给我皇兄他们中的一个呢,臭不要脸,我们是天朝上国,何况娶一蛮夷之女为正妻的皇子,便是宣告与皇位无缘了,谁敢娶他妹子啊。”
许蔚兮一笑,也凑过去低声同公主耳语:“真是如此吗?这乌察善的算盘珠子打得倒挺响。”
昭阳慢吞吞吃了一口烤鹿肉,努了努嘴:“我有个坏消息和好消息,璇姐姐你想听哪个?”
“……先说坏的吧。”
“坏消息是,父皇打算赏赐一个公主给乌察善做老婆,好消息是,父皇并不打算让我这些皇兄们娶乌察善的妹子娜雅做老婆。”
许蔚兮喝葡萄酒的手一顿,看了眼那乌察善身边的美人儿,这位眼珠子极大的美人应该就是娜雅公主了吧?
娜雅果是漠北第一美人,容颜不俗,看着,倒是同她一般年纪,十七八左右。
昭阳公主有些烦恼道:“我已是到了婚配年纪了,父皇别是把我赏给这乌察善啊!他今年都三十了,老男人一个,我才十六呢,而且漠北不比我们中原,那里要啥没啥的,也就牛羊马这些牲畜比较多,我不要和亲,我不要去……”
许蔚兮只好安慰昭阳说:“公主别担心,陛下对你宠爱有加,应是不会送你去和亲的,这两国结盟要联姻,也并不一定要嫁一个真公主过去。”
“……那就好,我这几日得躲起来才行,别是那乌察善看上我了要娶我呢!”
二人正说着话呢,那边,淑皇贵妃的宫女素桃过来了。
“姑娘去准备吧,一会儿抚琴。”
“……”
许蔚兮忙去了,她调试了会儿琴弦,从容上场抚了一曲,曲毕,鸦雀无声。
她以为自己抚得不好,正要谢罪,那乌察善蹭一下站起来连说了十来个好字。
皇帝笑问:“乌察善,你这是何意?”
乌察善朝皇帝行了一礼,亦笑道:“早听闻大梁人才济济,美人儿也是天下一等一的好,真是百闻不如一见,陛下,臣三年前丧妻,一直未娶,臣恳请陛下能够赐给臣一个妻子。”
皇帝顿了顿,拧眉道:“朕的女儿大多都已出嫁了,剩下的三位公主,一个六岁,一个十岁,至于昭阳公主嘛,倒是到了出阁的年纪。”
座中,昭阳的酒杯都差点翻了,她吓得狠狠瞪了那乌察善一眼。
乌察善却只看着许蔚兮,对皇帝说:“陛下既不愿赐一公主给微臣做妻子,便是别的人也可。”
皇帝:“哦?你看中了何人?”
乌察善:“方才抚琴的美人儿!臣想娶她做王妃!”
这下换许蔚兮打翻酒杯了。
皇帝这时状似不悦道:“此女
不能赐给你做妻子,她已有了婚约,是朕的太子未来的太子妃,这样吧,你既想娶我们大梁女子为妻,朕赐你一宗室女,朕收作义女封为公主便可。”
乌察善甚是失望,还想说什么,但皇帝已是不悦。
他此次赴京,本就是寻求大梁庇护,于是不敢再说,便不大高兴又入了座喝起闷酒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乌察善刚坐下,他妹子娜雅公主却是站了起来,对皇帝说:“陛下既打算赐我王兄一位公主做妻子,不如也顺便替娜雅也寻一位好夫君吧!”
皇帝笑道:“你倒是同朕的昭阳公主一般性子活泼,既如此,你便说你看中了朕的哪个儿子?”
娜雅手一指太子那一席,众人望去,以为她选中了太子,都低笑了声。
不过娜雅却说:“陛下,臣女喜欢晋王,便让晋王做我夫君吧!”
座中,褚采薇甚是不悦般皱了眉头,站在韩贵妃身边的上官云碧也是冷然看了娜雅一回,冷笑着。
太子这时起身对皇帝拱手作揖道:“父皇,既娜雅公主看中了七弟,不如便允了此事吧。”
皇帝:“太子,你如何也这般举止轻狂?晋王已有了婚配,君无戏言,如何轻易能改,你醉了,下去歇着,酒醒之前莫要出来了。”
太子似乎才酒醒,大惊失色般忙晃了晃脑袋,便恭敬退出了蓬莱殿。
皇帝这时看向娜雅,道:“你若不介意做妾室,朕这几个儿子倒是随你挑。”
娜雅不管不顾地笑道:“不是正妻又何妨?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正正侧侧!臣女决定了,要做晋王的妃子!”
此言一出,殿中诸人都为这娜雅的言论感到十分震惊。
昭阳公主忍不住笑得捂着肚子:“璇姐姐你瞧这公主,书都念不好,什么正正侧侧的,比我还不学无术呢!”
“……”
许蔚兮只淡然看了晋王一回,他今日一袭月白色衣裳,倒是有些亮眼,不似平日总穿玄色衣袍。
娜雅说心悦之,他却似乎并不甚喜欢,眉拧着,一手捏着杯盏侧目而视娜雅,神情极冷。
***
娜雅公主并未能如愿,只因,翌日出了件不太能对外启齿的事儿。
太子当夜因喝了太多酒水,神志昏聩,且喝的还是鹿血酒,夜半兴致勃勃,便欲传妃妾侍寝。
其侧妃姜氏来了癸水,不能伺候,而此次围猎,太子只带了姜侧妃一人来行宫,于是,太子便只随意拉了一宫女侍寝。
但意外都是,太子当夜宠幸的那个宫女却不是宫女,而是娜雅公主。
娜雅公主亦是喝了许多酒,宫宴未结束,就已经被人扶出了殿。
许是公主的贴身婢女不识路,不想,竟将公主往太子的寝宫带了去。
太子又正血气方刚,于是,二人便如此这般睡到了一张床上去。
二人的事情传出去的时候,皇帝和韩贵妃正陪小韩王一块吃早饭呢。
高海特来禀了此事,只因娜雅公主又哭又闹的。
韩贵妃听罢,呵呵一笑,看向皇帝柔了声道:“陛下,既生米已煮成熟饭,这娜雅也就是太子的人了,不如封个侧妃也就行了,算什么大事值得一闹的,蛮夷女子,果真如此不知礼数,打扰了陛下早膳。”
皇帝也是不悦,却无法,当即便下了旨,封娜雅做了太子的侧妃。
***
娜雅哭闹了半天,迎来了皇帝的圣旨,封她做太子的侧妃。
这陪高海来传旨的宫女她认得,是大梁皇帝的宠妃韩贵妃身边的女官上官云碧。
上官云碧在高海离去后,便手捧了圣旨递给娜雅。
娜雅不情不愿接了旨,正要下逐客令,上官云碧却屏退了左右,对娜雅耳语道:“公主可知昨夜不是一场意外。”
“什么意思?”
“你兄长欲求娶上官云璇,此女一向心思歹毒,有仇必报,必是她为了报复你兄长,便就拿你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