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宁十四年春正月,上元,未央宫灯火阑珊。
成之染做了一个梦。
她梦到化作一只灰雀,振翅从殿阙高檐上飞起,抖落充溢满身的血腥之气,不知疲倦地,飞过白雪皑皑的寥落荒原,飞向记忆深处山温水暖的江南。
大江东流,惊涛拍岸,京门城外的沙洲如雪。苇荡深处两个埋头砍伐的人影,倏忽从飒飒芦花之间抬头,向漠漠江空投来一瞥。
那再熟悉不过的眉眼,是她从未见过的年轻容颜。
她的父亲和三叔穿着打满补丁的粗布短衣,依旧是寄寓京门穷苦落魄的寒庶模样,在他们身上,看不出一丝将属于朝堂新贵的气息。
那个恍然是她父亲的年轻人遥指着她,仿佛在对身旁的阿弟说,看,是一只灰雀。
她那尚在少年的三叔笑了笑,道:“这么冷的天,哪里来的飞雀落了单?”
她听到他清脆稚嫩的声音,一颗心突然猛烈地颤动起来,如同浩荡江水奔涌不息,霎时间摇晃着将整个梦境击碎。
成之染睁开了眼睛,城中传来一声邈远的鸡鸣。
她披衣出外,天地间雾气缭绕,石阶上一层湿漉漉的水珠,依稀还掺杂着尘灰的痕迹,未央宫的殿宇隐没在一片静谧之中。上元之夜嘈杂的欢庆和悲怀,都已经归于沉寂。
成之染在殿外伫立良久,寒气从四面八方袭来。她试图回忆城中的夜曲,那曲调隐隐绰绰,遥远得如同破碎的梦境一般。
她从马厩里牵出坐骑,缓缓出了未央宫。久经丧乱的长安城,即使在年节荫蔽下,也只是浅浅地恢复了些许生气。长安大街上枯败的杨槐仍在,车水马龙的人群已杳无踪迹,呼啸的寒风穿街过巷,将残余的一丝温度尽数攫取。
她听到了隐约的乐声传来,是她昨夜在风中听闻的曲调,陌生又熟悉,如同脑海中时隐时现的面容,让她仿佛仍旧在梦中。
祁连园中的草木衰败,成群的麋鹿早已不知去向。原来她不知不觉竟已走到了这里。胯#下的白马嘶鸣,呼出的白气在风中飘散,朦胧日光穿过了指缝,落在她眸中,璀璨的一点。
成之染停在一棵树下,卢昆鹊曾在此地与成肃论道,太尉的身边总是热闹的,那些鲜活的面容,却已在风中消逝,如同树下灰败的黄土,如同渭水冬日长流。
不久前,她送别了前来关中的冀州刺史董荣。他本是奉成肃之命驰援长安的援军,来到长安后已经太迟了,留给他的,唯有长子董和均业已残败的尸骨。
成之染不忍告诉他,董和均尸首被埋在京观里,从堆积如山的残肢断臂中拼合尸身,是何等血污惨痛。然而能拼凑出尸身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董荣得以送灵柩回乡,还有成千上万的将士首身相离,甚至尸骨无存,永远留在关陇的土地上。
她的白直队主赵小五,自从南康郡公江岚战死,一直跟在她身边,也因对战徒何乌维时重伤不治,数月前死在了千里之外的统万城。
一股浓烈的哀愁猛然从心头涌起,她发觉颊边凉意,伸手一摸,竟是一颗滑落的泪滴。
她倏忽抬头,对上了一双麋鹿的眼睛。
荒芜的园中,一只孤零零的麋鹿,正站在不远不近的地方,安静地冷眼旁观。
成之染盯了它许久,对方也一动不动。她轻轻问道:“你可见到……我的三郎了?”
那麋鹿沉默以对。
空荡荡的园外响起急促的马蹄声,她的白直队主叶吉祥匆匆跑进园子里,终于在树下找到她时,不由得松了一口气,高喊道:“节下!”
成之染身形微动,手脚已冻得有些僵硬。她看到徐崇朝和一干随从闻声赶来,一张张脸上难掩担忧之色,而那只麋鹿惊走,一眨眼工夫,消失得无影无踪。
她暗道可惜,方才有那么一瞬,她仿佛看到那麋鹿将要开口回答。可她又不知怎的,并不想听到血淋淋的答案。
徐崇朝见她面色不太好,取来毡裘披在她身上,想说些什么,然而彼此的目光相触,仿佛满溢的悲伤相融,唯有缄口不言。
成之染牵马走回未央宫,一路上冰冷湿滑,她似乎浑然不觉。她望见宫门北阙高悬的敌酋首级,只一眼,又收回了目光。
“薛会宁的事,朝廷也该有消息回来了。”待进了宫门,她突然说道。
河东太守薛会宁驻扎蒲坂城,去岁接济了从潼关败退的董和均,又送他和彭鸦儿渡河,那二人虽战败稷原城,他坚守河曲,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北晋慕容氏几番南下探看,都被薛会宁驱逐出境,在关中那番情势下,也是难能可贵了。
成之染有意让他做并州刺史,遣使去金陵请旨,至今还没有回音。关中久经丧乱,士卒离散,如今正是休养生息的时候,再想对慕容氏用兵,只怕是难了。有薛会宁镇守河曲,如同在河北插入一枚楔子,足够让云中城的慕容颂恶心。
元行落在殿外等她,不知已等了多久。瘦削的身形在风中显出单薄,挺直的脊梁又如同苍松翠柏一般,身上是这个年纪的年轻人难得的沉稳。
沈星桥死在他手中,毕竟是四品宁朔将军,死在长安多少是有些不明不白。成之染为元行落遮掩了,向朝廷禀报之时,敷衍地称说沈星桥兵败自裁。
金陵大抵不会对这个结果有什么异议,可是彭城就不一定了。
元行落也曾隐约听闻那位梁公的脾气,或多或少仍有些不安。成之染劝他放宽心,纵然是梁公雷霆之怒,如今的她也足以护他周全。
元行落对此很是感激,前些日子又到长安一带的郡县,招徕以往随元氏征战的流民部曲。因着元氏诸郎君之死,那些人免不得生出抵触,这也是人之常情,元行落并不灰心,关中如今正是用人之际,他要为成之染好好张罗一番。
成之染将元行落请到偏殿,听他回禀了此行见闻,心里有了底。她与诸将佐商议之时,殿外通传的军士来报,司州刺史宗棠齐派使者前来,人还在宫外等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