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天幕里,许三九继续说道:
【相信老粉都知道,三九我本科读的是农学专业。因为专业的缘故,我对大盛朝的农业相关历史,也有过一定的接触】
【很多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可能不清楚,如果在古代发生饥荒,那会是一个多么恐怖的事情】
【三九我今天就拿泰安二十四年,也就是盛昭帝执政期间,发生在关中地区的那场旱灾饥荒跟大家举例说明吧】
【事实上,这场旱灾饥荒,早在泰安二十三年冬,就已经初见端倪。因为在这一年的冬天,整个关中地区只有零星地区下了点小雪】
【但当时间来到泰安二十四年,从春到夏,再到秋冬,旱情一天天变得越发严峻!】
【老百姓们用尽了各种办法祈雨,都终究无济于事。整个关中地区被烈日晒得像是如同火炉一般,河道干涸,田地开裂,麦苗枯萎!】
【在这样严重的干旱形势下,关中地区这一年的收成自然不可能好到哪里去,近百万农民开始陷入了饥荒之中】
【我刚才说的话听起来可能有些单薄,但如果你看到史书上关于这一场旱灾饥荒的描述,我相信只要是有人性的人类,绝对都会为之沉默】
【“岁大旱,饥民相食”】*
【“人肉之价,日贱一日,贱于犬彘”】*
许三九说到这,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她声音沙哑地朝视频观众说道:
【之前看到评论区有粉丝说自己才读三年级,考虑到可能有部分观众看不懂我前面念的话,我就大致给大家翻译一下我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严重的干旱饥荒将人逼到了绝路,使得人变成了魔鬼,以至于出现了人吃人这样恐怖的事情】
【人肉甚至也成为了市场上可交易的商品,价格还一天比一天低,竟然都不如猪狗的价格】
许三九说完这话以后,眼眶不禁泛红了起来。
她低下头,努力平复下心中突然翻涌的情绪。
短暂的沉默过后,她抬头望向镜头,嗓音低沉地道:
【这就是当时关中地区的老百姓,他们所面临的现实情况】
【我们这些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对古代百姓生活的艰辛,事实上是永远都不可能真的感受身受】
【根据记载,盛昭帝时期的这场饥荒,导致当时关中地区饿死了十万余民众】
【时任户部尚书的徐淳去到关中地区赈灾时,目睹当地老百姓在生死线间挣扎求生的惨状后,更是潸然泪下,直言说这是人世间的阿鼻地狱】
【现在,大家应该都能够理解,为什么盛武帝那个时候,会竭力在全国推广种植番薯和土豆了吧?】
【史书记载,在番薯和土豆这些高产农作物得到广泛种植后,等到盛武帝执政的后二十年,大盛朝全国范围内就已经不再出现饥荒了】
【今天这个视频,我讲到这里其实差不多就算是结束了。但出于私心,在尾声之际,我还想跟大家分享下我最喜欢的电视剧《大盛风华》里一段呈现关中饥荒的视频】
【希望大家看完这个片段以后,能够更真切地明白那个时代的普通百姓生活到底有多艰苦】
许三九话音落下后,天幕上的画面随即出现了变换。
只见破烂的茅草屋中,一个身形枯瘦的年轻女人正坐在床侧,双眼垂泪地看着她躺在床上的女儿。
当注意到小女孩眼睛微微睁开时,年轻女人神情顿时激动了起来,急忙伸手握住女儿的手:
“二妞,你再坚持一会,你爹他去给你找东西吃了,马上就要回来了!”
小女孩瘦得宛若一支枯枝,嘴唇干得尽是灰白色的死皮。
她努力睁眼望向年轻女人,声音低弱地道:
“娘,我看到哥哥拿着个包子来接我了,他正在大口大口地吃包子呢。”
年轻女人听到小女孩这话,眼泪顿时更像是决了堤的洪水般涌出,她哭着朝女儿说道:
“二妞、二妞,你再等一会会就好了!娘求求你,你别跟你哥哥走,娘就剩你这么一个孩子了啊!”
小女孩听到年轻女人这话,努力将嘴角往上扬:
“好,我听娘的话,但是……娘,我等得好饿啊。”
小女孩话音落下的那刻,双眸也跟着无力地阖了上去。
年轻女人见状,面色瞬间惨白如纸,她颤抖着将手伸到女儿的鼻下,下一瞬,她嚎啕大哭了起来。
年轻女人一手握着女儿的手,一手使劲地捶着自己的胸膛,撕心裂肺地哭喊着道:
“我是个罪人啊!我做甚要把孩子生到这世上来受这么一回罪!”
天幕下,小柳村。
一个相貌朴实的年轻女人怔怔地看着天幕,眼泪不断从眼眶里滚落。
站在她身边的丈夫注意到她这情况后,抿了抿嘴,想说些什么,但最终又都化为了无言。
他沉默得轻轻搂住女人的肩膀。
年轻女人转头看向他,“你知道吗,咱们家小花就跟那孩子一样,她临死前也是一直跟我说她很饿。”
“甚至她走的时候,我都没有立刻发现,因为她一直把眼睛睁得大大的……”
年轻女人说到这,已经是悲恸欲绝,哭得泣不成声。
而她的丈夫,一直在眼眶边打转的眼泪,也终于忍不住落了下来。
一时间,田坎边只能听到村民们痛哭流涕的声音。
去年那场饥荒,村里每家每户都有人被活活饿死。
即使大家如今已经开始慢慢恢复正常生活,但逝去的亲人,却如同被北风吹走的黄沙,终究无法再回来。
过了好一会,等待村民们慢慢平复下情绪后,柳满仓这个小柳村村长才开口道:
“好了,大家伙都用袖子擦擦眼泪,别再哭了!老头子我活了这么大一把岁数,只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哭是最不顶用的事情!该流的眼泪,咱们所有人去年一整年都已经流过了!”
“现在,咱们大家伙都重新振作起来,加把劲一起继续挖沟渠!这样等之后盛武帝他推广红薯和土豆时,咱们才用不着发愁没水可以浇田!”
柳满仓在村里很有威望,所以他这一开口,大家伙都把话听进了耳中。
“没错!老村长说得对!等盛武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