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必须要汉化
「赤云衣,歌大风,饮如鲸,气似虹,玄德有吞残虏之势,浩浩汤汤,兵所未至气已吞。」
牵招不禁点头感慨道。
太像了,简直太像高祖皇帝,无论行事作风,还是以耕田封赏功勋士卒,又重申军法,对汉军进行整顿。
特别是从青州开始分赏土地,这是只有汉初高祖执行的律令,以军功爵赏田宅,优待将士吏卒,功臣常说高祖能与人分天下,这就是分天下。
光武皇帝也没有这种气魄,说是继承先汉,实际上许多政令只沿着新莽时期进行缝补。
「百年来,天下英雄惟有玄德你呀。」
牵招心中感慨万千。
随着时间推移,他越来越能看出玄德的韬略。
刘备忍俊不禁,指着牵招道:「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假使备能气吞万里如虎,囊括四海纵横驰骋,此生之愿足矣。」
「可惜天不遂人愿,天下终究是要以农事为主,再怎麽气吞河山,也要先让庶民百姓填饱肚子,穿得起麻履与衣袍。」
「甚喜胡姬之事为戏言尔,备之所以对西边念念不忘,乃是因为万里外有中原尚未有的种植良种,是我汉家百姓急需之物。」
「如今汉兵久久未至西域,外族轻视之心日益渐盛,哪怕将来不出汉军,也要用武官领鲜卑丶匈奴的骑兵之利,以夷狄攻夷狄,使西域不敢轻视汉使,为计之善。」
刘备笑着说道。
蛮夷汉化乃是大势所趋,与其等着鲜卑丶匈奴人日后主动汉化,还不如让他来推一把,择其忠良者赐汉姓。
如今儒家教化之风盛行,那就多派一些清谈之士,前往蛮夷部落教导儒家经典,反正现在这些人太多,一抓一大把。
与其青春空作赋,皓首穷经,还不如都丢到鲜卑丶匈奴丶羌族的部落,让他们理论与实践结合,省得空老于林泉之下,学问派不上用场。
至于蛮夷部落,若有酋长予以顽抗不肯学习汉文化与儒家经典,那就别怪他刘玄德言之不预。
朝廷含辛茹苦收降你们到并州丶幽州丶凉州丶辽东是怕你们在草原挨冻挨饿,此刻还派儒者千里迢迢前去教导,竟还不肯学习,以蛮夷为荣。
那就别怪汉军犁庭扫穴,汉家不需要夷狄占据郡县,天下耕地均给黔首百姓且嫌少,设使有酋长不想成百姓编户齐民,就学北匈奴西迁罢。
愿意留下来汉化便掌欢迎,不愿意也不强求。
至于不想编户为民,又不肯离开,还想在这里放牧的部落,那就抱歉了。
连豪强都被度田令杀的人头滚滚,没道理对蛮夷网开一面,岂不叫豪强在黄泉高喊不公允,死不目啊。
刘备心中暗道。
「玄德路过兖州一路大张旗鼓,也有安定兖州士族和百姓之心吧?」
牵招端起杯具抿了口茶,细问道。
「确有此意-—」刘备循声轻点头颌首,接着笑说道:「现在我与袁本初就如当年光武与王郎,他盘踞北地,我屯兵南边。」
「他想拉拢兖州豪强在交战之际,突然举兵掩杀我后方,而我也偷遣人接触河北士族,让其多为袁绍『献计献策』,使各方士族争斗不断———」
牵招思索片刻,说道:「袁本初好谋无断,要士人幕僚各种意见纷纷,怕更难辨别出谋划策之人的忠心敦真敦假,袁绍恐早就头疼不已。」
不得不说这一招,直接往袁绍要害处打,不是洞悉袁本初性格的人,是绝想不到此策的。
此计莫非是荀文若,或郭奉孝所出?
牵招轻抚胡须想道。
青州只有这两人是当面见过袁绍,又对其失望而离开邺城投玄德的,除去郭丶荀外,他就想不到别人了。
面对牵招的小声寻问,刘备只笑了笑,没说话。
建安元年七月,青州平原的秋季播种已经开始犁地松土,去除田野间的杂草。
在田曹属吏的引导下,农夫不断开垦原本贫瘠的田地,又挖沟渠修建水车引水灌溉,使得不少耕地变得肥沃,特别采用了大豆与小麦轮番种植,无疑让收成变得更多。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