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县这边本有习俗,结婚前三天男女双方不见面,但林君雅家情况特殊,胡**产队里已没了家,母女俩户口都到了孟家,他们也就没严格遵循这个规矩习俗了。
今天是婚礼前的最后一天,上午去领了结婚证,下午配合着遵守习俗,林君雅直接去了日化厂帮忙,将结婚的各种事宜交给长辈和男人了。
日化厂开办时间不长,但两位负责人业务能力很强,生意特别好,订单都排到半个月后了,前段时间又招了二十个员工,日夜赶工轮班生产。
林君雅先往后勤仓库里送粮食蔬菜,厂里搞了一台碾米机,安排了人定期碾米,日常所需的稻谷和蔬菜暂时都是从空间里供应,荤菜则是由外边供应,由肉联厂那边按时送过来。
之前她抽空在空间的山上种了十来亩的西瓜,如今都瓜熟蒂落了,今天给厂里供应了一百个大西瓜,给他们中晚餐解暑降温。
大车间里几十号人在忙碌,屋顶吊了二三十个大风扇在吹,室内温度相较外边要凉快舒适些。
林君雅过来转了一圈,跟相熟的人打了声招呼,然后又去配料室帮忙了。
她在厂里忙碌,江谨为下午则在接待亲戚,江源丰在省城租了一辆大客车,亲自开车将江家一大家子全给拉过来了,下午三点半到的县城。
孟雪娇姐妹俩都有来招待所接待,江老婆子和李岚母女俩都有来,她们全程拉着脸,但孟雪娇她们都当做没看到。
“谨为,结婚证领了没有?”江老爷子放下行李就问这事。
“爷爷,领了,君雅之前忙着备考,今天上午才去把结婚证领了。”江谨为回答。
江老爷子点头,又问另一件事,“孙媳妇考得怎样?”
“考得很好。”
江谨为面露笑容,将周老师的原话转告:“学校领导和班主任都跟她对过答案了,班主任说她至少三科满分,其他科目也考得很好,她填报的是省医科大学,老师说能稳上。”
“好,好,非常好。”
江老爷子连说三个好字,心情特别好,“我们家今年三个参加高考的,三个女生,谨惠和晴晴考得也还行,不确定能上本科,专科还是稳上的,君雅应该是三个里面考得最好的。”
老爷子口中的谨惠是长子江源荣的女儿,江源荣夫妻俩育有两儿一女,老大江谨名是儿子,也是江家的长孙,在省城机关单位工作,早已结婚生子。
老二是女儿江谨惠,她去年参加了一次高考,但考得不好,选择复读一年,这次考得还算理想。
老三江谨才今年17岁,他初中毕业后选择入伍当兵,如今在南方部队,因为选择的路跟江谨为相同,他们兄弟俩关系还不错,平时常有书信来往。这次堂哥结婚,他实在不好请假前来参加婚礼,提前给他们邮寄了贺礼。
老爷子说的另一个晴晴,是女儿江源云的长女赵晴,江源云夫妻俩育有四个孩子,前面连生三个女儿,拼到四胎才生下儿子赵炎。
今日他们一家六口都有前来参加婚宴,江源云跟二哥关系不错,对侄儿谨为挺好的,这次过来还给未来侄媳妇买了当下时髦漂亮的裙子鞋子,刚一下车就交给了侄儿,让他转送给侄媳妇。
孟雪娇本在跟江家亲戚说话,听他们祖孙俩说起儿媳妇的学习成绩,过来接了句:“爸,君雅从小学习成绩优异,若不是家庭原因,她估计早就在两三年前考上重点大学了。”
“她头脑聪明会读书,是遗传了父母,亲家母是师范中专毕业,本也是有文化的高材生。”
“亲家母外祖家曾也是赫赫有名的书香世家,爷奶家在当地也很有名望地位,只是后来因为社会动荡及家庭变故等各种原因,她才来到这边,结果就陷在了泥泞沼泽里。”
“君雅爸爸是在东源县这边农村长大的,但他身世有些特殊,三言两语说不清楚,等谨为婚礼结束后,我再跟您仔细说说。”
江老爷子之前没听儿子说这些,以为孙媳妇是普通的农村姑娘,点头应着:“好,今天你们应该有很多事要忙,我们就不去跟亲家那边见面了,明天婚礼上再见,回头再跟他们好好聊聊。”
说完,又问:“对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