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皇上跑了。
带着数位皇子宫妃、朝中重臣一起跑了。
他们丢下了仍然坚守长祈、不肯放弃的忠臣良将,放弃了对于时局无能为力、只能寻求天家庇佑的百姓,丢下了皇室的尊严与脸面。
过去十余年的“盛世”就像一个笑话。
还未至决战时刻,天下之主便已带着亲信丢盔弃甲、弃城而逃。
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仍旧留在京城的官员,有一些是像翰林学士杨以清这样不愿离去的傲骨之人,也有一些只是没有得到消息的倒霉蛋。
得知陛下弃城而逃,又有一批官员趁着朝中混乱,也拖家带口地跑了。
只有百姓仍旧被蒙在鼓里,天真地以为自己所拥护的天子会永远与他们同在。
戚思彦在哪里都找不到乐瑶。
后来听宫人说,乐瑶公主也跟着陛下一起走了。
乐瑶曾说,要陪在戚思彦的身边,共同面对长祈城将至的灾祸,死生无悔。戚思彦知道她不是背信弃义之人,她的一身傲骨也不容许她做出落荒而逃的选择。
所以,戚思彦猜想,乐瑶大概是被皇帝用了一些手段强行带走了。
身边一下子少了个喜欢缠着他,同他说话的人,戚思彦难免觉得有些寂寞。但仔细想想,乐瑶离开了这个将要迎来血雨腥风的地方,应当可保性命无恙了。如此,倒也是件幸事。
天子弃城而逃,怀王和废太子也不见了踪影,如今朝中身份最为显赫的人,是承王李晁奚。
李晁奚几乎是立刻做出了一个决定——
他要自立为天子。
如此混乱的时刻,京中仅剩不多的朝臣都没有什么异议。
长祈城现在需要一个主心骨。
李晁奚正是如此这般,以一种过去从未设想的方式,夺取了这个他谋划多年的位置。说起来,当真是世事无常,又有些荒谬可笑。
这场登基,没有任何仪式庆典,只有一纸昭告天下的文书。
在这之后,李晁奚立刻召戚家兄妹进宫。口谕上并未提及因为何事,但阿柔猜想,大抵是与接下来守城一战相关。
阿柔应诏入宫,就发现司言也在此处。二人视线交汇,司言冲她笑了笑。
当着李晁奚的面,阿柔不能毫无顾忌地去找他说话,因此也只是偷偷地对他眨了眨眼,以示回应。
再次见到李晁奚,情形已与往日大不相同。
戚家兄妹二人郑重行礼,“参见陛下。”
“二位不必拘礼,快请坐。”李晁奚眼下全是乌青,看起来疲惫极了,“今日唤你们来此,是为守城一事。朝中空虚,能为朕出谋划策的人,实在是不多了。”
戚思彦微微颔首,“愿为陛下分忧。”
阿柔倒是有些意外——行军一事,向来是由朝臣和幕僚来商讨的,新帝竟然也会征询她的意见。
似乎是看出阿柔眼神中的惊讶,李晁奚说道:“阿柔不必讶异,先前黑云寨一役,朕就已见识过你的聪慧和胆识。这次西北地区没有落入谢阳和林予哲的手中,你也功不可没。”
“陛下谬赞了。”阿柔回道。
“好了,客套话都不必再说,朕现在有一些要紧的情况要同你们讲。”李晁奚面色凝重几分,“青函关失守之时,戚少卿曾劝父皇将长祈周边兵力调遣来守城,再配合西南军两面夹击。但那日,父皇离开皇宫之前曾告诉我……”
李晁奚揉了揉太阳穴,烦躁地叹了口气,“他给西南军务统领唐元思下的命令,不是北上支援京城,而是驻守原地,按兵不动。”
“什么?!”戚家兄妹二人皆震惊不已。
司言的脸色同样十分难看,“这件事,我派人查证过了,的确不见西南军北上的动作。”
“城内本就人心涣散,这消息若是传出去了,定会再生事端。”李晁奚眉头紧锁,“这也是朕没有大张旗鼓在朝廷之上商议此事的原因。”
阿柔无法理解,“可是……为什么……”
李晁奚冷笑一声,“也许是因为,早在青函关失守之际,父皇就已做好了弃城而逃的决定。下旨令唐将军按兵不动,是为了在逃离京城之后,可以去烟云四州寻求西南军的庇护。”
李晁奚没有将话说得那样明白,但在座之人都能明白其言外之意——李钰早已做好了放弃长祈,保全自己的打算。
可单凭京军八万,如何能抵挡北境而来的二十万叛军?
叛军入城之后,留守在长祈的臣子会怎样,百姓会怎样,这些统统不是他李钰会思考的问题。
他只要保全自己的性命就好了。
阿柔攥紧了拳头,心头涌上悲凉与愤怒。
但好在,她对于这荒诞的时局早已不抱任何希望。既然没了希望,也就谈不上失望。
正这么想着,阿柔察觉到到手上传来柔软的触感——一只温暖的手将她攥紧的拳头包裹着,似是在无声安慰。
阿柔一愣,不动声色地看向司言的方向。目光交错之间,阿柔读出了他眸中的安抚之色。
感受着手上传来的暖意,阿柔心头稍稍平静下来一些。
司言适时地开口说道:“我已派了脚程最快的弟子前去苔州传陛下口谕,估摸着这两日,西南军就会启程了。”
戚思彦闻言,却并未轻松几分,“叛军不日便会兵临城下。而西南军即便是急行,从苔州到长祈,至少也要半月。长祈城要以区区八万京军,对抗二十万大军压境,实在是……太艰险了些。”
李晁奚额上淌出汗来,勉强地勾起唇角,咧出一个难看的微笑,“可事到如今,除了硬着头皮顶上,又有什么办法呢?”
戚思彦叹了口气,“陛下说得是。”
桌案上铺展着一幅卷轴,其上绘着长祈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城防设计。李晁奚又将手边的案卷推到戚思彦的面前,说道:“这些是京军之中职级在校尉以上的名单,戚少卿可知这其中有哪些可用之人?”
戚思彦接过名册,一边思索,一边用笔在其上圈点勾画着。
“宁长衫,从三品归德大将军,西山营主将。西山营乃治军严明之地,即便大昭境内十多年无仗可打,西山营依旧保持着如边军一般的训练作风。这足以说明其主将严于律己,又有治军手段,是个可用之才。”
“段怀远,巡防营统领。段统领负责京城巡防事宜,因职务所需,微臣经常与他打交道。此人武功高强,曾拿下演武大会榜首,长祈城中无人可与之匹敌。再兼之勇武忠诚,虽鲜有上阵杀敌之经历,却未必不能一用。”
“陈焕,从七品武骑尉。先前清剿黑云山一役曾与陛下同行。此人年轻,却有不少带兵经验,只是心思单纯了些,适合听从别人发号施令,而非自己做出决断。”
“……”
一番分析过后,戚思彦将做好批注的名册递还给李晁奚,“大致就是如此了。”
其余几人听过如此全面而客观的分析,皆露出赞叹之色。
李晁奚更是欣喜地说道:“爱卿不亏出身将门,竟有如此独到的见解。”
阿柔坐在一旁得意地偷笑。
戚思彦则淡定而谦逊地道:“承蒙陛下厚爱,能帮上忙便好。”
李晁奚并不吝啬夸奖,“你可是帮了朕大忙了,阿彦!”
选出可用之人后,便是要商讨城防的具体布置。
阿柔提议道:“陛下不妨将宁将军和段统领叫来共同商议此事。宁将军有排兵布阵的经验,而段统领管理长祈城治安多年,对于城中布局最是了解,想来都能提出不少可靠的建议。”
李晁奚欣然应允,即刻派人去传口谕。
恰好此时,云飏进入殿中禀报道:“陛下,定州知州傅城之子傅昭,在宫门外求见。”
“傅昭?”李晁奚对此人仍有印象,没费多大力气就回想起来了,有些惊讶地道,“他怎么来了?”
云飏转述道:“傅公子说,如此危急时刻,他想为大昭河山尽些绵薄之力。”
在座几人中,只有戚思彦没见过傅昭。阿柔附在二哥耳边低声解释道:“傅公子是黛山名医陈老先生的弟子。”
戚思彦点了点头,心下了然。
他虽不认得傅昭,却认得陈老先生——那是位极有本事的医者,与江北孙圣手孙映梅不分伯仲。
长祈城接下来要打一场硬仗,伤亡是不可避免的。此时此刻,若能得医家相助,对于战局大有助益。
傅昭得了入宫的允准,进入殿内,见到几位旧识,微微怔愣,但很快便恢复如常,收回视线,同已是天子的李晁奚行礼。
他开门见山地道:“陛下,草民傅昭,带领黛山弟子一十二名,另携伤药十箱,前来支援长祈守城一战。”
众人闻言,皆露出喜色来。
这简直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李晁奚更是大喜过望,“傅卿当真是雪中送炭!”
傅昭拱手道:“陛下过誉了,傅昭是大昭子民,又是官宦子弟。如今长祈有难,傅家岂能坐视不理?”
“傅卿放心,待到这场战事结束,朕定会论功行赏。”李晁奚果决地做出决定,“傅昭,朕命你为军医营总医官,京中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