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斜阳!我们回来啦!”
莫寻踪迫不及待地奔向自己的房间。
原无乡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听见少年惊喜的欢呼声,唇角不自觉扬起一抹笑容。
莫寻踪站在房门前,被焕然一新的景象晃得眼花缭乱。
云母屏风映衬着鎏金香炉,精雕的金器玉玩错落陈列在多宝架上,锦绣华服整齐悬挂,珠翠首饰在妆台上流光溢彩,连床帐都换成了珍珠点缀的鲛绡纱。
每一处陈设都极尽巧思,处处透着奢雅气韵。
这一室繁华,皆是原无乡借着两地奔波的间隙,亲手挑选、精心布置的。
莫寻踪像一阵风似的冲了出来,开心地抱住师父连亲了好几口,还没等原无乡反应,又跑回去欣赏新得的宝贝了。
原无乡摸着被亲过的脸,无奈笑道:
“这孩子……”
此时八卦镜震动,镜中显现出倦收天的面容。
两人正说着话,倦收天问起寻踪,原无乡回头张望了一下,压低声音:“前些天收拾库房,找出些料子给他打了几套头面,这会儿正臭美呢......”
“师父!”房里传来少年的喊声。
“好好好,为师不说了。”原无乡一手掩着嘴对倦收天道:“好友,你看到没,这就是个小祖宗,真是说不得,半点都说不得。”
这不过是师徒二人日常中一段有趣的小插曲。
随着莫寻踪从原无乡那里习得的武学日益精进,他开始有意在师父面前流露出遇到瓶颈的困扰。
就在莫寻踪暗自盘算着该如何安排自己下一次突破的契机时,原无乡惯常施展的一门独门武学给他带来了灵感。
“古时谓八方极远之地。《淮南子·墬形训》有云:八纮之外,乃有八极。”
“归元,即归真。谓超出生灭界,还归于真寂、本元。《楞严经》有云: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午间,师徒共参心法,莫寻踪凝神细听原无乡讲解“八极归元”的武学精要。
待原无乡说到创招本意时,他适时问道:
“师父,你这招八极归元与失传已久的八极拳可有什么渊源?”
原无乡略一颔首:
“算是一脉相承。”
莫寻踪立即睁大双眼,语气中带着恰到好处的惊叹与向往:
“那这门拳法,当真能如其名所示,其力可达天地九州、八荒八极吗?”
原无乡摇了摇头道:
“八极拳其名虽取“发劲可达四面八方极远之地”之意,但正如你所说,拳理虽存,但核心要义多已失传。如今流传的招式,再难臻此境了。”
莫寻踪闻言眉头微蹙,陷入沉思。片刻后,他抬眼望向原无乡。
原无乡观其神色,会意道:
“决定了?”
莫寻踪点了点头,斩钉截铁道:
“师父,弟子要学八极拳,请师父教我。”
原无乡欣慰一笑:
“为师的武学你已尽得真传,我正愁后续该如何教导你,如今倒是瞌睡来了枕头。此功艰深,当年为师也未能尽解。如今我们师徒共研,若有谬误或不足之处,你直言便是。”
八极拳刚猛霸道,若无人从旁指点,稍有不慎便会伤及经脉。原无乡实在放心不下让莫寻踪独自修习,万一练功出了差池可如何是好?
他必须在旁看着才能安心。
“走,师父带你去取拳谱。”
原无乡领着莫寻踪来到烟雨斜阳的地下密室。
昏暗幽深的甬道里,师父的手始终稳稳牵着徒弟,即便明知以莫寻踪如今的能为,这点黑暗根本不足为虑。但照顾徒儿,早已成为了原无乡改不掉的习惯。
行至甬道尽头,莫寻踪忽觉掌心一空。两人已停在一排古旧的书架前。抬眼望去,层层叠叠尽是拳谱秘籍。
原无乡抬手取下最高处的锦缎包裹,一册纸页泛黄的古籍显露出来,边角处已有轻微卷曲。
“当年为师因缘际会之下得此拳谱,八极归元正是由此参悟而来。”
莫寻踪双手接过,小心翼翼地翻开扉页。纸页发出细微的脆响,但见纸上墨迹苍劲,赫然写着八极拳诀:
拳似流星眼似电,腰如蛇形脚如钻。
闾尾中正神贯顶,刚柔圆活上下连。
体松内固神内敛,满身轻俐顶头悬。
阴阳虚实急变化,命意源泉在腰间。
莫寻踪指尖一顿,这句“拳似流星眼似电,腰如蛇形脚如钻。”分明是北派弹腿的练功口诀。
他不动声色地继续研读,发现其桩功竟与南拳的腰马步法异曲同工。劈挂掌法却独树一帜,讲求的是放长击远,兼容短打,擅长中远距离克敌制胜,与寻常南拳大相径庭。
若说南拳追求点状穿透,八极则讲究面状杀伤。其精髓尤在“顶”、“缠”二诀,此处的“缠”与南拳截然不同,更近于“靠”字诀,以肩胯为兵,仗身体优势硬撼对手。
翻至末页,莫寻踪不禁哑然。封底内侧赫然题着十六字:
忠肝义胆以身做盾舍身无我临危当先
银钩铁划的笔锋几乎破纸而出,却终究难掩这本拳谱仅余基础桩功与一套小架的遗憾。泛黄陈旧的纸页间,仿佛还回荡着当年创招者未竟的武道宏愿。
莫寻踪合上拳谱,问:
“师父,八极拳的创始人可还健在?”
原无乡摇了摇头:
“早已仙逝。关于这位宗师的来历,江湖上众说纷纭。有传曾是月山寺住持,也有说是云游四海的道门高人。最早可考的记录……“
他从书架上取下一册《纪效新书》,翻至拳经捷罗篇:
“你看,戚继光将军在此记载的「巴子拳」,便是八极拳的前身。这要追溯到明代了。”
自此,莫寻踪将全部心力都倾注在复原这门失传武学上。但他并不急于补全拳架套路,一套小架已足够参悟拳法精髓。招式形制之上,还有最根本的要义待他参透。
何为拳术根本之所在?
唯在一个“劲”字。
形意拳以五行劲立根基,劈、崩、钻、炮、横五式连环,硬打硬进无遮拦。拳风过处,摧枯拉朽。
八极拳以十字整劲为本,内三合聚气凝神,外三合形整力猛。寸截寸拿,劲发如炸雷,硬开硬打势若崩弓,刚烈无匹。
莫寻踪潜心钻研后发现,这两门武学在劲力运用上竟有异曲同工之妙。
只不过形意六合偏重道家思想,讲究五行生克与象形取意;八极六合则更重实战,追求十字劲的刚猛对抗。
而在实战运用与训练上,八极拳与南拳亦有诸多相通之处。
八极拳短打刚猛,招式简朴,尤重跺子步法,这种跺脚技法既是八极拳步法的根基,更是劲力迸发的关键。
而南拳则以短桥硬马见长,且与八极拳都注重震脚助劲,借地发力;其密集手法更与八极拳硬开硬打的理念相合。
放着现成的名师不用就是傻子。
莫寻踪二话不说就开始了在烟雨斜阳、永旭之巅两头跑的日子。
倦收天和原无乡这两位师父更是尽心尽力,每日通过八卦镜互通教学进度,生怕耽误了他们共同也是唯一的爱徒莫寻踪。
既然往返奔波,途经南宗各脉时,莫寻踪自然也不忘顺路指点一二。
春去秋来,寒暑更迭,拳域众人早已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远远望见莫寻踪的身影,便齐刷刷后退一步,默契地将策师护至身前。
不仅是拳域学会了卖乖,如今南宗各脉弟子看见莫寻踪更是跟耗子见了猫一样。
谁能不怕啊?
从前一周挨两顿打,如今一日挨两顿打,挨打比吃饭都准时!
不是没有人想过要偷跑……
武陵拳宗连夜收拾细软举派搬迁,谁知天刚蒙蒙亮,莫寻踪竟杵在他们的新家大门口啃人参。
毫不夸张的说,当时众人真是连一头撞死的心都有了。
几个胆小的当场腿一软,直接昏死过去。
余下众人正琢磨要不要跟着装晕,却见莫寻踪一把揪起昏厥的同门,啪啪两个耳光打醒,顶着肿成猪头的脸继续挨揍。
这下可好,站着的弟子们一个个拼命掐着自己的人中,生怕晕过去又要多挨一顿毒打。
打又打不过,跑又跑不掉,众人只能在莫寻踪的手底下咬牙硬撑。毕竟挨打总比没命强,凑合活也是活。但若是谁敢偷奸耍滑不用全力,等待他的必定是更狠的毒打。
直到有天,莫寻踪漫不经心地甩出一句:
“还行,有进步。”
这群平日里被他打习惯的南宗弟子,个个红了眼眶,活像得到了天大的褒奖。
他们一边在心里唾骂自己没出息,一边却又控制不住地心头发热。明明他们每天都被这个小魔头揍得死去活来,这会儿却为他轻飘飘的一句话激动不已。
——————————
永旭之巅
夜风凛冽,倦收天负手立于峰顶,金色道袍在风中猎猎作响。
他修长的手指抚过身旁那块泰山石敢当,等人高的大石表面早已不复当年粗粝,经年累月的贴身靠打,早已将石面磨得光滑如镜。脚下的山岩布满蛛网般的裂纹,原本松软的土层在少年日复一日的苦练下,被劲力层层夯实,最终与坚硬岩骨融为一体。
袖中八卦镜突然震颤,倦收天取镜在手,镜中传来原无乡刻意压低的声音:
“好友,寻踪可睡下了?”
“我在峰顶。”倦收天语气平淡。
“那便好。”原无乡的声量立刻明朗起来,不多时,他转而又叹:“有时我真觉得,天才与疯子不过一线之隔,而这孩子……偏偏就踩在中间那条线上。”
他并非说寻踪资质平庸,而是忧心其一念可为惊世之才,一念又恐成癫狂之人。
“不疯魔,不成活。”倦收天面对着大石上光可鉴人的釉面,神色平静如常。
“所谓天才,不过是对某件事痴迷成狂。只是疯子活不出天才的精彩罢了。以寻踪的心志,无论做什么都会有所成就。”
“我明白,我明白......”
原无乡轻叹一声,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从锦盒中取出的缂丝团扇。
扇面上精致的碧桃蝶雀图样在眼前流转,这柄缂丝精品原是他特意为寻踪备下的。徒儿惯用的折扇虽非凡品,但唱《牡丹亭》时他总觉得少了几分韵味。
可自从修习八极拳以来,莫寻踪就像是着了魔。莫说登台唱戏这等附庸风雅之事,便是连一日三餐都要原无乡时常提醒。
若放在往常,原无乡心里难免嘀咕:莫非是吃腻了我的手艺?可自从那件事后,他只觉得寻踪还能记得吃饭已算万幸。
那日,莫寻踪独自在书房闭门不出已整整五日,任他如何叩门都不应,放在门口小桌上的饭菜也从未见他取用过。
直到原无乡听到屋内接连传来桌椅翻倒的动静,继而一声沉闷的□□坠地声轰然炸响,他再也按捺不住,霍然起身。
原无乡硬闯结界,推门便见满地狼藉。
翻倒的砚台泼墨如瀑,散落的宣纸上密密麻麻写满拳理。墨迹未干的拳经被少年高举在手中,人却直挺挺地倒在纸堆里,周身武息未散。
原无乡慌忙上前,半扶半抱起那具失了魂似的躯壳,然而任凭原无乡如何小心,都掰不开他紧握的手指,又怕伤到他,只好煮了补汤一勺一勺喂进他嘴里,却要哄上许久才肯咽下一口。
也是那时,原无乡才惊觉徒儿周身的变化。
少年向来精心打理的一头发丝,如今只草草束在脑后;素日喜爱的金玉首饰他一件都没有戴,身上也只穿了最简单的短褂;就连原无乡买给他把玩的名贵文玩,也被他嫌碍事而胡乱堆在墙角。
最让原无乡心惊的,是徒儿的那双眼睛。
少年的眼珠定定地望着房梁,一动不动,肉身尚在眼前,魂魄却似飘到了九霄云外。那一刻涌上心头的惶恐,至今想起仍让原无乡浑身发凉。
他甚至有一刻后悔把拳谱交给寻踪。
后来见莫寻踪开始两地奔波修习,原无乡反倒暗自松了口气。
也罢,说来终归是他们这些大人的不是。双秀此生注定只为苍生聚首......只是苦了这孩子,要两头奔波。
原无乡如是想道。
不过这样也好,家里的神兽终于开学了,为师也能缓缓劲儿了。再继续折腾下去,自己这把老骨头都要吃不消了,得让倦收天这个师伯也来分担些压力。
而让原无乡真正忧心的,远不止于此。
前人武学岂是轻易能够发扬光大的?更何况是这等已然失传的绝学。
寻踪这般执着痴狂,稍有不慎若是……
一想到此处,原无乡便觉心头压了块巨石,连带着手中的缂丝团扇也变得无比沉重了起来。
倦收天宽慰道:
“他如今进展颇顺,只差临门一脚。跨过去便是武道新天地。”
原无乡眉头紧锁:
“正是这临门一脚......”
一部武学的精魄所在,从凡俗武技晋升至高深武境的关键之处。
古往今来,多少武者止步于此,终生难有寸进,更有甚者——走火入魔,万劫不复。
原无乡忽然低吟道: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倦收天闻言笑道:
“所以“公卿”还是要当的,只是希望“无灾无难”而已,对吗?“愚且鲁”不过是件外衣,大智若愚才是内核。”
原无乡苦笑道:
“世事哪能尽如人意。从前只当是东坡戏言,而今读来却觉着字字珠玑,句句沉甸。苏东坡此愿,实在是有感而发,绝非无病呻吟。好友,寻踪这孩子天资太过惊人,我总怕……”
“我懂。此刻你我为人师者,唯有倾尽全力托举。纵使……”
倦收天话音戛然而止,一阵强烈的地动山摇后,永旭之巅突然传来震天巨响。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