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第 108 章 太子纷争

第108章太子纷争

【太子纷争】

太子乃中宫元后嫡出,且是嫡长子,落地刚满周岁就被加封为太子。

往前二十多年,太子一直是当今圣人最为宠爱的儿子,更是他大力培养的继承人。

同样身为皇子,二皇子与三皇子晚出生几年,际遇却天差地别,不但失去了储君之位,也得不到皇帝的宠爱和关注。

这让他们如何甘心,从小到大死死盯着这位兄长,想要抓住他的破绽,好把他从太子宝座上拽下来。

可惜的是,他们一直未能如愿。

元后还活着的时候,将太子保护的严严实实,元后死后,皇帝也将太子视作掌上宝,甚至一度将太子迁入寝宫,同吃同住。

但凡太子与两位弟弟发生冲突,皇帝素来都是拉偏架,只骂两个皇子不敬兄长,从来不会责骂太子半句。

曾有一度,二皇子与三皇子几乎放弃,认定太子之位固若金汤,心灰意冷放弃了争夺。

直到太子年近而立之年,皇帝垂垂老矣,两人再不如当年亲密无间,反倒是经常因为政务发生龃龉。

元后死去多年,早已不能为这位父子开解调和。

一次早朝上,皇帝因一件小事斥责了太子,二皇子三皇子意识到他们的机会来了。

只要能拽下太子,储君之位自然是有能者居之。

二皇子三皇子一开始还小心翼翼,生怕被皇帝发现斥责,可他们很快发现,皇帝对他们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不想以前那般严厉。

慢慢的,二皇子三皇子的胆子大了起来。

太子有破绽,他们便要穷追猛打,将一分错扩大成三分、七分、十分。

太子没有破绽,他们便要创造出破绽来,好让圣人,让天下人都知道,太子德不配位,压根不适合成为一国储君。

在两位皇子的不懈努力下,太子这些年的名声一路下滑,早已大不如前。

而这一次,两位皇子早有准备。

前脚贡院大门一关,后脚朝堂上便有**劾太子纵容门人横征暴敛。

种种罪名叠加在一起,竟是罗列出十三条来,恨不得将太子钉死在大殿上。

“父皇,太子狂暴多年,都是仗着父皇宠爱,如今愈发不把父皇您放在眼里。”二皇子连声喊道。

三皇子立刻跟上:“他仗着自己是太子,排场

竟是比父皇还大

皇帝的脸色阴沉下来。

朝堂上大臣们也是议论纷纷尤其是站在二皇子三皇子一脉的人眼神波动。

二皇子大声喊道:“父皇前些时候钦天监占卜说有阴云遮蔽天日贪狼吞噬紫微儿臣觉得此卦不详意有所指定会应在太子身上。”

三皇子也喊:“大周上下除了父皇之外只有太子德不配位才会引来天罚。”

攻击声音中太子依旧是那副温文儒雅的模样面无表情对两个弟弟的指责连眉头都没动一下。

“好了。”皇帝终于开口。

二皇子心底畏惧却不肯放过这次机会:“父皇为了大周社稷您不能再纵容太子了。”

皇帝脸色一沉目光却落到太子身上:“太子你可有分辨?”

太子出列:“儿臣无话可说。”

“父皇太子自己都认了。”二皇子忙道。

太子轻笑一声:“儿臣只是奇怪孤到底什么时候得罪了二弟三弟才让他们如此攻讦。”

“十三条罪名儿臣一条都没法认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想必二弟三弟为了今日也是做了诸多准备。”

二皇子惊声道:“太子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你纵容门人也是我指使的吗?”

太子却不跟他说话直接行礼:“正是。”

朝堂哗然。

皇帝眉头微皱。

太子继续说道:“前些时候孤发现太子府中有下人横行霸道竟敢欺压百姓当下大怒要捉拿归案谁知道仔细一查却发现此人背后还有人。”

“孤怕打草惊蛇便按兵不动原以为还要等一等才能查明真相谁知道……”

二皇子浑身一震不敢置信的看向太子。

他一定在虚张声势二皇子安慰自己。

那是他早早布下的暗线太子怎么可能发现就算发现了也没有证据证明是他在背后指使。

想明白这一天二皇子镇定下来冷哼道:“太子颠倒黑白的本事弟弟倒是见识了。”

“到底是谁在颠倒黑白还请父皇彻查。”

太子拱手道:“孤早已将人拿住犯错仆人以及家中内眷都被控制请父皇下旨三堂会审查明真相。”

三皇子眉头一皱见老二脸色惊慌暗骂他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居然被太子拿住了把柄反将一军。

他冷笑一声开

口:“纵容门人暂且略过,钦天监占卜事关国运,还请父皇慎重。

太子淡淡道:“不如请钦天监过来,当朝占卜,孤也很好奇钦天监为何不直接上奏折,反倒是将占卜内容偷偷告诉了二弟三弟。

“你——

三皇子叫嚣道:“自然是事关重大,钦天监怕太子势大,危及性命,这才故意隐瞒。

“三弟的意思是,孤这个太子的势力比父皇还大,让钦天监退避一舍,竟是连公务都不敢上报了?

太子冷喝一声:“钦天监监正何在?

“微臣,微臣对此事一无所知啊。监正都要哭了。

好好的,怎么就轮到他钦天监犯事儿了。

太子冷笑道:“如此大事你说不知,孤如何能信,既然不是监正占卜,那又是何人,出了什么卦象,解出什么卦言,到底是吉是凶?

监正哭丧着脸:“陛下,殿下,三皇子所言微臣真的一无所知,钦天监严禁私下占卜,绝无此事啊。

就在此时,一人出列,却是钦天监监副。

只见他道义凌然,朗声喊道:“三日之前,微臣私下占卜,算出荧惑犯太微星象,分解后发现,其中荧惑乃是陛下身边最为亲近之人,此人将会犯上作乱,搅乱大周,使得大周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你你你,你胡说八道什么,给我住口。监正人都吓傻了。

“微臣以性命起誓,荧惑犯太微绝不作假。监副一脸坦然。

并且大声喊道:“三日之内,帝君东方将生祸乱,此祸乃是大周祸乱之始,若不能拔除祸根,大周休矣。

二皇子三皇子对视一眼,纷纷跪下来。

“儿臣奏请父皇彻查到底,决不能让任何人动摇江山社稷。

太子却轻笑一声,看了眼这两个弟弟,眼中带着嘲弄。

皇帝眉头皱成川字,冷冷的看着这两个儿子:“星象占卜,此乃异术,不可尽信。

一听这话,两位皇子心底咯噔一下。

都以为皇帝这番话又要庇护太子,故意偏帮。

两人纷纷喊道:“父皇为何不等一等,三日之内,东方必乱。

“若东方有意向,便是上天降下警示,是他德不配位,不堪为一国储君。

太子眼底的嘲弄越来越浓。

在皇帝开口之前,太子上前一步:“父皇,儿臣也奏请彻查。

“二弟三弟这番说辞,想必是早知道

东方必乱,不如派出御林军搜查,找出根源,必能早一些消除祸害。”

这番话听来,倒像是但凡出现祸乱,都是二皇子三皇子故意为之。

三皇子心底一慌,立刻反驳:“事实真相胜于雄辩,静等便能真相大白。”

皇帝微微闭上眼睛:“那就派人彻查吧。”

两位皇子心底一喜。

谁知道下一刻,皇帝便道:“裴玄,你去。”

人群后的裴玄正在打瞌睡,压根不想掺和这场骚乱,却猛然听见自己的名字。

他眉头一皱,正要说话。

二皇子却比他更着急:“不行。”

注意到皇帝冰冷的脸色,二皇子连忙低头:“父皇,谁不知道寿国公府乃是太子舅族,理当避嫌。”

“哦,那你觉得谁最合适?”皇帝笑着问。

二皇子正要回答,看到了三皇子的颜色,忙称不敢:“还请父皇定论。”

皇帝扫了眼朝堂众人,目光在太子身上多停顿了片刻,在发现太子神色镇定,甚至嘴角带着嘲讽笑意的时候,眉头皱得更紧。

心底微微一叹,皇帝有了主意。

谁知道变故横生。

“报——刘大人求见。”

皇帝眼眸一沉。

太子却笑了起来:“二弟三弟,你们等的骚乱来了,两位皇弟可真是料事如神。”

二皇子三皇子也意识到不对劲。

太子这反应,不像是中计,倒像是早就知道他们今日攻讦,顺水推舟。

心底吓了一跳,两人暗道不妙的同时,又觉得此次计划天衣无缝,太子也不可能料事如神。

刘考官满头大汗,不是因为一路疾行,而是离开贡院后,他就听说了考场之外发生的事情。

最让他担心的事情发生了,此次贡院骚乱,竟是与几位皇子有关。

更糟糕的是,他还未踏进宫廷,外头已经传得沸沸扬扬,都在说太子德不配位,所以上天降下天罚,使得位在东方的贡院祸乱横行。

刘考官恨不得自己死在了考场了。

看到刘考官出现,文武百官脸色莫名,裴玄一直淡淡的神色顿时阴沉下来。

会试主考官出现在这里,定是贡院里发生了了不得的事情。

那顾清衍现在可好?

裴玄方才还不想管,此刻却恨不得将二皇子三皇子,连带着太子一起狠狠揍一顿,好让他们知道争权夺利,也不该拿科举会试开玩笑。

“会试

当头期间无论发生何事贡院都不能打开刘大人为何在此?”二皇子疾言厉色问道。

刘考官眼前又是一黑。

皇帝开口:“刘爱卿你只管从实说来。”

刘考官弯腰:“陛下贡院中有硕鼠作乱引发幻阵幻阵中有恶虎**考场内骚乱不停。”

“事关重大微臣不敢擅自做主只能奏请天听。”

太子挑眉开口问道:“哦硕鼠?那定是人为了?”

刘考官头更低了:“尚未查明真相但看那阵仗绝非天灾而是人祸。”

太子似笑非笑的看向两个弟弟不再言语。

二皇子三皇子脸色都变了。

二皇子最是沉不住气:“怎么就是人为刘大人你是文官对占卜星象一知半解定是你看错了。”

“父皇不如先派人彻查一查便知。”三皇子意识到什么收敛许多。

皇帝冷声道:“不管是谁不管什么竟敢在会试中生乱罪无可赦其罪当诛。”

“陛下微臣愿意前往贡院彻查此案。”裴玄出列。

寿国公眉头一皱

方才还在点名裴玄查案的皇帝此刻却神情莫辨不置可否。

二皇子从皇帝的态度中得到鼓励朗声喝道:“裴世子如此急切莫不是要替某些人遮掩事实伪造痕迹。”

裴玄冷笑一声:“莫非在二皇子眼里会试大事也不如攻讦太子重要?”

“你!”二皇子脸色大变。

他素来不把这个养在宫外头的弟弟放在眼里连祖宗姓氏都改了注定裴玄与皇位无缘。

可偏偏寿国公府在大周地位特殊让人不得不防。

以往裴玄是一颗蒸不烂煮不熟谁的面子都不卖甚至与太子关系僵硬两位皇子尚且放心。

可谁想到今日朝堂上裴玄竟是光明正大的站出来两人看不透他的意思不免心生警惕。

裴玄自然看到了两位皇子眼底的戒备但他依旧不退:“请陛下应允。”

皇帝轻叹一声:“老二老三说的也有道理寿国公府乃是太子舅族若让你去难免让人心生不服。”

太子垂眸眼底嘲讽无比。

皇帝目光落下:“罗实你去。”

“谨遵圣令。”监察所罗实应声道。

朝堂上又是一静。

皇城司乃是皇帝亲信其中监察所更如前朝锦衣

卫乃是亲信中的亲信是皇帝手中的鹰犬除皇帝圣令之外连太子都差使不动。

此刻皇帝派出监察使罗实其中又是什么意味。

是要为太子彰显名声洗刷冤屈还是要为两位皇子落下的马脚遮掩好让这两位在太子的反击下有喘息的空间。

“罗实你多带一些人彻查务必要在最短时间内让贡院恢复正常。”

“刘爱卿此次贡院虽有骚乱但你应对还算得当功过相抵。”

“你随罗实一道儿回去继续会试。”

刘大人一听心底稍安。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