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正思索着,天幕中仙人的话语又再次打断了她的思考。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脂批写的是“甄宝玉、贾宝玉一干人。】
众姊妹和宝玉听了,只觉得好生奇怪,有个贾宝玉,还来了个姓甄的宝玉。
贾母倒是心中了然,道:“想必就是甄家的那位哥儿了,我之前恍惚就听说过世交家里有个哥儿就叫作宝玉的。”
宝钗笑道:“从古至今,同时隔代重名的很多,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而宝玉还沉浸在自己要娶宝钗的复杂情绪中,对甄宝玉一事并不大感兴趣。
【这是对贾宝玉和甄宝玉命运的直接剧透。他从一个锦衣玉食的贵公子,最终沦落为“寒冬噎酸藿,雪夜围破毡”的乞丐,受尽世人诽谤。】
贾母和王夫人听到宝玉未来又要成为乞丐,心疼得直哆嗦。
王夫人忙向宝玉道:“我的儿,我宁可你日后出家做和尚,也不想看到你沦为乞丐。”说完王夫人又不由自主流下两行清泪来。
贾政只觉得丢脸,宝玉有手有脚,宁可沦为乞丐,这岂不是在打他的脸?
贾母只是若有所思地看着宝玉,想着自己是否真的过于溺爱宝玉,致使宝玉日后成为一个只会讨饭的乞丐。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指的是柳湘莲。他出身世家,本该走正途,却因遭遇变故,看破红尘,最终“作强梁”很可能是指他落草为寇,走上反叛的道路。】
大部分人并不知柳湘莲,因此没有当一回事。
倒是那宝玉回神过来,心下道:“他怎么会去做强盗?”在宝玉印象中,柳湘莲一直是个素性爽侠,生得俊美的男子。
他想象不出柳湘莲未来会去做强盗的样子。
贾政微微皱眉,他是知道柳湘莲这个人,他祖上与贾府就是世交,柳湘莲一个正经的贵公子,怎么会去做抢打砸杀的活计?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这里没什么争议,指的就是巧姐,王熙凤为女儿选择“膏粱”之婿,但贾府败落后,巧姐被“狠舅奸兄”所卖,流落烟花之地,幸得刘姥姥救出。这句诗是对世事变幻、父母筹划成空的最残酷的写照。】
听到这里,王熙凤对贾蓉和王仁的恨只增不减,幸而这会子的王仁还在金陵,否则她就立刻杀到王仁跟前,狠狠地给王仁来几个耳刮子。
【“昨怜破祆寒,今嫌紫蟒长”,脂批指出此句关乎贾府的后辈——贾兰和贾菌。
他们曾在家族败落时经历贫寒,或通过科举或战功,得以重登仕途。然而,“今嫌”二字又暗含了对功名富贵的讽刺,暗示这种复兴背后或许仍有不满足与新的烦恼。】
众人总算能听到一句还算好的预言,至少他们贾府还有后人能撑起家族门楣。
李纨原是高兴的,只是又想起贾兰早逝,那份心情就立刻消失了,她宁可希望贾兰一世平安,也不想要如此耀眼的仕途。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黛玉听罢,细眉微粗,只这一听,便如寒霜侵骨,痴痴地怔住了。
她心中酸楚,自己本是姑苏人,孤身一人来到京城,虽则是外祖母疼爱,姊妹情深,锦衣玉食,终究是客居之人。
这偌大的贾府里,每天都在上演着各种悲欢离合,看似热闹,何尝不是一种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
这片刻,黛玉只觉得心惊,她自己竟也在这台上演了许多年,险些将这雕梁画栋的“他乡”反认作自己生根落叶的“故乡”。
黛玉心中苦笑,想起凤姐姊姊操持家务、争强好胜的辛劳,乃至宫中元春姐姐的显赫与幽闭……
这府里府外,人人争名逐利,岂不正是“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轰轰烈烈,营营碌碌,到头来,果然是为谁辛苦为谁忙?
天幕中,只见文字消失,又回到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