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来的悄然,走的也无声。等天亮时,空气已经焕然一新,也添了不少凉意。
好安拿出两套谢宗林新做的棉衣带去云台寺。
云台寺的素夹馍卖得不错,很多香客喜欢吃完面后买一份带走。
“这是十天的收入。”余二壮拿出一包铜板和一个本子。
本子是好安送的,让他记账方便日后对账。余二壮不识字,但他琢磨出一套只有自己看得懂的记账方法。
“第一天做了一百二十六个……”余二壮看了眼本子上的竖线和乌龟,一眼便能报出数。
“这边的三百六十文是最近十天的赏钱。”
好安换算成自己的记账方式誊写在本子上。
不算赏钱,十天总收入六两多,看着不少可刨去成本才赚了三百七十八文。
“一天平均卖五六十一份?”简单的求和除天数好安口算便算出来了。但落在余二壮眼里就是东家真不简单。
余二壮掰了掰指头确认的点点头。
“以后你每天就做五十份,不够卖也不要多做。”好安说道。
赚不到什么什么钱就没必要每天这么忙,还不如吊着,吊着才会念着。
“好的。”余二壮不问原因,只管听从吩咐。
好安说道:“没事了就去忙你吧。”
“好的。”余二壮嘴上答应,却没立刻离开,反而嘴巴张张合合,欲言又止。
“说吧,还有什么事。”
“九月底云台寺有义诊。”余二壮双手攥着衣角,眼神中透露出几分紧张。
“这个啊。”好安看了眼一旁的余三妞道:“我是个赏罚分明的人,这几天你们干了多少活我都看在眼里。”
好安话音未落,余二壮嘴巴抿成一条线。
素夹馍卖的钱东家好像并不满意,云台寺的活又不多,东家会不会认为他偷懒了……
余二壮不禁胡思乱想。
忽然就听好安道:“干的还不错,那天我会安排人来替你一天。”
“谢东家。”余二壮又要拉着余三妞磕头被好安拦住,:“快去干活。”
煮了多次的卤汁变得醇厚透亮,好安检查了一次发现没什么问题便离开了斋堂转去正殿。
正殿两侧放着功德箱,好安上过香后把素夹馍赚的三百多文都捐了。
出了寺庙,天又开始下雨。
好安是自己驾着马车来的,还没到好记的时候身上湿了大半。
“唉,你听说了吗?估枝巷的老花被采花贼害死了。”
之前帖告示的地方又围了几个人。
“什么时候的事?”
“采花贼什么时候杀人了?”
“老花是男的呀,都五六十了吧。”
“那采花贼原本进的是老花闺女房间,她闺女没睡死就呼救,老花为救他闺女被采花贼给打死了。”
“可惜了。那这几天怎么没听见吹丧的?”
“去衙门提供完线索就拉回老家了。”
……
他们口中的老花好安也认识,在城门口卖烙饼。好安以前摆摊的时候经常去他摊子上买烙饼当午饭。他烙的饼又大又厚实,一块能扛一天。
经常买饼的人都知道他有个闺女年纪不大,十一二岁。老来得女,老花欢喜的不行。
忽然有个认识的人死了,好安心里沉沉的。
牛车晃晃悠悠的到家,好安系好车后回屋拿了几个银锭子直奔铁匠铺。
“宋师傅我打五把匕首。”
“要哪种的?”
“要快的,一刀能把人捅了窟窿的那种。”
“哈哈。能不能把人捅个窟窿得看你力气。”
“反正就要最好的,防身用,急用。”
“那就这种。”宋师傅说道:“锋利还轻便。刚好有五把,开个锋就行。”
“行,多少钱?”好安问道。
“五把二十五两。”
好安打开荷包,她从家里拿了二十两,荷包里原本有二两,还差三两。
“我还差一点,我现在就回去取。”说完好安要往家里冲。
“外面下雨呢,你下次带给我就行。”宋师傅连忙喊道。
“谢宋师傅。这个最快能多久?”
“明天。”
“好,谢宋师傅。”
好安迎着雨往家里跑,忽然拐角处行来一辆马车,好安为了避让,一脚踩进一个大水洼,撩起一顿巨大的水花。
“谁家小娘子下雨天不打伞的在雨里跑,也不知道找个地方等雨停。衣服都湿了,成何体统。”车里的一位年长的妇人,皱眉道。
秋风忽起,卷起车帘。车里的男子顺势看去,只见萧瑟阴沉的街道上,一个模糊的背影在逆风奔跑,每一脚踩下去就是一个水花。雨密而急,看不清具体的人,只能看见一根桔红的发带在雨里一飘一晃。
她好像在专找水洼踩。男子看了一会忽然笑了,直到背影拐弯不见,他脸上的笑意也没消失。
“你笑什么?”年长的妇人问道。
“没什么,就是突然觉得万和县变化好大。”
“你上次回来都多少年了,这条街的铺子都换了几遭。不仅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