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五,李明和盛主任被一个电话喊到了幽兰乡朱**办公室。
一进门,朱**就拿出了县里的批文。
“工业园区的事情县里十分支持,很快就把手续批好了!前三年每年只要十五万的租金,而且只收8%的税,三年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那挺好的,厂子压力会小很多!那对于这块地的开发费用和厂房建设费呢?”
“说到这个,我也是尽力了,县财政比较吃紧,让我们自己想办法。所以才给了我们这么优惠的租金和税收政策。”
既然是这样,李明也就不纠结这个问题了。
但他提出了要对工厂进行改制的想法,成立股份有限公司。
“嗯?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朱**,我也是基于未来的发展考虑的。乡镇企业要发展,前期野蛮一点没问题,后期肯定要逐步的正规化,才能与其他企业进行竞争。”
朱**收起了批文让他继续说下去。
李明结合现在的情况,以及后世他所接触的事物,一字一句的给朱**解释起来。
他认为改革开放的脚步肯定是越迈越大的,他从两次演唱会就看出来了,百姓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越来越强。
这样也会倒逼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开始做出相应的改变,他还举了两个例子。
“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关注相关新闻,去年7月份交通银行就进行了重组,成为全国性股份制金融企业。”
“而今年的1月1日,北方的鞍钢跨时代先河,进行了股份制改革,给大型国企带了个好头,后面肯定会引起连锁反应。”
在李明看来,国家从去年年底开始,虽大力加强了对乡镇企业的扶持,可一旦这些国营单位也反应了过来,那么乡镇企业的日子一定不好过。
毕竟国营单位他们的底子厚,只要方向对了,不仅非常容易向上面要政策,对职工来说也会很支持的。
“他们集资了将近5000万,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是怎样一种凝聚力,这对于我们乡镇企业来说,是很致命的。”
朱**听了之后,陷入了沉思。
李明继续发言!
他说道幽兰厂看似也是集资,但并未形成鲜明的股权结构,责任划分的并不是很清晰,这也导致很多时候全部靠李明一个人拉着往前走。
随着盘子的越来越大,李明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的,必须培养人才梯队。
最关键的是,以后一旦发生重大事件的评判,这些原始的村民也许会成为事业的绊脚石。
“李明,你是怕这些村民以后不同意你们的发展规划吧?”
“是的,我不是怕,这是必然可见的结果。赚的钱越多,以后发生这种事情的几率就越大,因为他们是只能赚钱不能亏钱的!”
这也不是李明凭空想象的,当时花一百万签约崔老师的乐队,村里面不是没有讨论。
很多村民是不能理解的,甚至还有反对的,这些牛大力都私底下给李明说过。
“不瞒您说,我后面还打算签约飞翔老师,他一定会是未来几年甚至十年内炙手可热的大明星,到时候签约费就不是一百万了,而是几百万!到时候村民们还不得跳起来。”
朱**点点头,以他对村民的了解,肯定是会的。
“所以,我想尽快推进咱们厂的股份制改革一事,争取在新厂建成之后搞定。”
朱**有些为难了,他认为李明的想法是好的,但时间太紧了。
“其实时间还好,工业园区的地得休整吧,厂房还得建吧?少说两三个月,这段时间我们多做做村民的工作呗。”
“那你有没有具体的方案?”
李明表示方案其实不复杂,股份制改革之后,李明、盛主任进入绝对管理层,牛大力成为执行管理层。
村民只保留分红权,没有任何的决策权和投票权,除非这些村民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公司的基层管理者。
在挂靠政策没有取消的情况下,乡政府每年依旧可以从改制后的公司里获得5%的分红,用于基础建设。
一旦政策宽松了,李明会让公司立刻脱离乡政府,并一次性补偿相应的款项。
“怎么?你认为乡政府也会制约你们的发展啊?”
“哈哈,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