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42. 广寒糕

宇文庸蹙眉:“……你知道你父母去世的真相?”

项凛予点点头,却避开他的目光。

“你怎么知道的?”宇文庸想刨根问底。

“你不用知道。”项凛予冷着脸道。

宇文庸只好止住嘴,毕竟如果项凛予真的知道他父母去世的真相,对自己绝无好处,既然他不愿揭开这层窗户纸,自己还是不要追问了。

书房突然闯入一丫鬟,宇文庸皱眉看着来人,是令狐倾的陪嫁丫鬟,那丫鬟看着项凛予在此处有些错愕。

宇文庸瞪着她,却没说什么,只是沉声道:“你来干什么?”

而后又转身给了项凛予个眼神,项凛予心领神会,颔首后便快速离开了。

那丫鬟看见项将军离开,这才迟钝地朝宇文庸福了福:“殿下,今日是要与皇妃一起去宫中拜见庄妃娘娘的。”

宇文庸转过身,懒得回头看她,声音带些怒气道:“日后书房重地,你与你家皇妃,不得踏入半步。”

没听见那丫鬟跪地认错的动静,耳后却传来另一个熟悉的话语:“一步都踏不得吗?”

宇文庸回头,他望向令狐倾,她今日换下红艳的嫁衣,身着的衣衫素雅高贵,只是眼睛因为昨夜痛哭而有些红肿。

他不敢直视她,新婚之夜,他去找了别的女子,只怕婚房未见红,她也不好交代。

没想到令狐倾并未生气,反而收起性子,走到自己面前,握住他的手:“殿下,我知你心里有别人,我不怪你,我不是那等沾酸吃醋的小女子,可我毕竟是你的妻子,就当我昨夜什么都不知道,未曾听见,未曾看见,未曾想过,我们同从前一般相敬如宾,好吗?”

宇文庸皱着眉,看着她拿出一块白布,他瞬间明白她的意思,他反握住她的手,又将她拥入怀中,深深懊恼自己昨夜行事冲动,他只能安抚她。

随即,他拿过水果盘上的弯刀,干脆利落地在掌心划了一刀,将鲜血滴在她递来的白布上。

令狐倾看着任务已经完成,却有些担心他的手,连忙拿出手帕将伤口简单包扎,她皱着眉有些忧心:“今日要去见母妃,这可怎么解释?”

宇文庸沉默片刻:“……无妨。”

二人坐着马车启程,一路无言。

令狐倾只是无奈地看向别处,她如今既然已经嫁过来,既来之则安之,她别无选择,她只能相信总有一天宇文庸会爱上自己的,她仍然记得爹爹的嘱咐,爹爹既然相信他日后能继承大统,自己无论如何也要保住日后的皇后之位,保住令狐一族的荣耀。

庄妃远远的便看见儿子和儿媳并肩朝她走来,大喜过望,在宫里闷了这么久,如今终于有盼头了。

庄妃眼尖,看见儿子手上的伤,忧心忡忡:“这是怎么回事?昨日还没看见你手受伤了啊。

宇文庸笑笑:“没什么大碍,手下的人做事毛手毛脚,把瓷碗摔在地上,不小心划伤了。”

庄妃点点头,只嘱咐他小心些,后又与儿子儿媳闲聊一些,儿子没呆多久就被他父皇喊走议事了。

庄妃握住令狐倾的手,看着面前的人,她突然微微皱眉:“这眼睛怎么这么肿?哭了吗?”

令狐倾拿起帕子擦了擦眼,尴尬地笑道:“殿下……不太温柔。”

庄妃一愣,转而又笑着,看见她羞涩地递来落红布,点了点头:“日后若能给我添个孙子,那便是我的福气了。”

她甚是满意这个国相之女当她的儿媳的,一没有那些世家大族小姐的那些骄纵脾气,二也没有因为宫里那些风言风语瞧不起她这个出身低贱的母妃,对庸儿也是大有助力的,她看着令狐倾是哪哪都好。

庄妃又笑道:“庸儿可把那个鸳鸯手帕给你?”

令狐倾疑惑:“啊?鸳鸯手帕?”

庄妃一听,又提了一遍:“对,我绣的,那个鸳鸯手帕,他没给你吗?”

令狐倾急中生智:“想来是殿下近日公务繁忙,忘了这茬,他待我是极好的。”

庄妃点点头,并未思索过多,笑着拍了拍她的手:“你多体谅些,庸儿一路走来不容易……”

宇文庸被父皇召见,原以为宫中又出了什么事,没想到只是喊他去说说家常话,皇帝见他成家后,行事颇为稳重,心里不自觉开始比较着三皇子与太子。

此时,沁妃带着太子突然要求面见皇帝,宇文庸微微蹙眉,沁妃是如今最得皇帝宠爱的妃子,连皇后都要给三分颜面,倒不是她多么婀娜多姿,只因她长得像先皇后。

太子向来不喜沁妃,谁叫她老是利用自己长得像太子亲生母亲做文章,原先水火不容的这两人怎么如今走向一处了?

宇文庸看着沁妃携太子来到此处,宇文庸拱手行礼,她视若无睹,只是朝皇帝简单福了福,她盈盈一笑道:“陛下万福。臣妾想着陛下议事或许劳累了,本想亲自做些点心,正巧了,谁料太子拿着他亲做的广寒糕特来探望臣妾,说是思母之情难自抑,臣妾便想着,不如送来给陛下,让陛下也尝尝太子的孝心。”

皇帝听后果然喜笑颜开,他笑着接来太监递来的广寒糕,他品尝一口,点了点头,看着这广寒糕若有所思,想起先皇后还在世时,每当自己思索过度头疼不已时,她便会送来广寒糕,意欲思如泉涌。

他看着太子,百感交集,又问到:“近日虞家老大人官复原职,命为太子太师,你可有跟着虞老大人认真学?”

太子点点头:“那是自然,虞老大人历经两朝风云,见识非常人所比,孩儿感激不尽。”

皇帝看了他眼:“哦?感激什么?”

“父皇悉心教导之意,孩儿全然明白。”太子拱手道,看着父皇眉眼间的温意,又瞥了眼宇文庸,他又说,“恳请父皇赐琅琊王氏嫡女为孩儿正妃,虞家嫡女为侧妃。”

陛下沉默地看着面前的三人,虽然皇后之前已与自己说过想让她侄女嫁予太子,亲上加亲,自己一直盘算着,三皇子娶了国相之女,可太子却只娶了正四品通政司副使之女,虽并不匹配,但太子喜欢,自己也并没有过多理会。

太子一直以来总是秉性温和,虽少些帝王狠戾之气,但孰能无过?许是自己利用三皇子敲打太子已经有了用处,太子已经意识到危机,自己一直放任三皇子在朝廷中的势力不断扩大,若三皇子真的有这个本事能让太子在不知不觉中“退位让贤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