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40. 第 40 章

秦易珩正为书院的初步成效感到欣慰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阴霾悄然笼罩了京城。

这日,秦易珩如往常一样在王府书房处理事务,忽然,医官神色慌张地闯入书房禀报道:“殿下,大事不好!京城内近日突发怪病,许多百姓高热不退、咳嗽不止,症状极为诡异,已有数人因此丧命。”

秦易珩闻言,沉声道:“立刻召集太医院众太医,速来王府商议对策。”

医官领命,匆忙退下。

不多时,太医院的太医们鱼贯而入,个个神色凝重。

为首的太医令李太医上前一步,躬身行礼道:“殿下,此疫病来势汹汹,臣等已初步诊断,却从未见过如此棘手之症,一时之间竟毫无头绪。”

秦易珩眉头紧锁,问道:“可有尝试救治之法?”

李太医面露难色,摇头叹道:“臣等已试用了诸多常用的清热解毒、止咳平喘之药,却收效甚微,病情依旧在持续蔓延。”

秦易珩心中愈发忧虑,他深知瘟疫一旦失控,将给京城带来灭顶之灾。

就在这时,秦云乔听闻消息,匆匆赶来。

她面色焦急,眼中满是关切之色,走进书房说道:“五哥,我听说京城闹瘟疫了,情况究竟如何?”

秦易珩将目前的状况告知了她,秦云乔说道:“五哥,我虽不懂医术,但依我看,当务之急是控制疫情的扩散。可下令封锁疫病高发区域,避免百姓相互传染,同时广贴告示,告知百姓此病症状,让大家提高警惕。”

秦易珩微微点头,认可道:“七妹所言极是,本殿下这就安排。”

随后,他迅速下令,命顺天府尹带领衙役封锁疫区,张贴告示,并组织人手安抚百姓情绪,严禁恐慌情绪蔓延。

然而,疫情并未因这些措施而得到有效遏制,反而愈发严重。

最初,疫病只是在京城的城南一隅悄然出现,几家相邻的住户中,有人开始莫名高热,起初大家只当是普通的风寒,并未太过在意。

但短短一两日,这些患者的症状迅速加重,咳嗽愈发剧烈,甚至咳出黑血,且身体愈发虚弱,卧床不起。

周边邻里见状,纷纷惶恐不安,有的选择闭门不出,有的则匆忙收拾细软,打算投奔别处亲友。

可瘟疫的传播速度远超众人想象,每日清晨,都有新的家庭传出病患的消息,从城南的街巷,逐渐向城东、城西扩展。

街头的小贩们不再高声叫卖,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死寂,只有偶尔传来的咳嗽声和痛苦的呻吟。

平日里热闹非凡的集市,如今冷冷清清,摊位大多空置,地面上散落着被遗弃的杂物。

少数几个还在坚守的摊主,也都戴着厚厚的布巾。

学堂里,孩子们的朗朗书声戛然而止,先生们无奈地遣散学生,嘱咐他们回家后务必闭门不出。

可即便如此,一些孩子在归家途中,或是因与染病者同路,或是因路过疫病高发区域,也不幸被感染。

短短几日,学堂里的学生和先生,便有不少人病倒在床,病情危急。

随着病患数量的急剧增加,城内的医馆人满为患。

郎中们忙得焦头烂额,每日从早到晚,都在为病患诊治,可面对这来势汹汹的瘟疫,他们的医术似乎也无能为力。

药铺里,各类清热、解毒的药材被抢购一空,货架变得空空荡荡,即便如此,也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病患需求。

街头巷尾弥漫着恐惧的气息,百姓们人心惶惶,对未来充满了绝望。

一些人开始求神拜佛,在自家门口摆上香炉,祈求上苍保佑;还有些人则陷入了疯狂,趁乱哄抢财物,社会秩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秦易珩心急如焚,他日夜与太医们商讨对策,尝试各种药方,却依旧收效甚微。

这日,秦易珩身着素服,前往城外的寺庙祈福,希望能为京城百姓求得一丝生机。

寺庙中香烟袅袅,梵音阵阵,秦易珩虔诚地跪在蒲团上,心中默默祈祷:“上苍保佑,愿这场瘟疫早日消散,还京城百姓安宁。”

此时,寺庙的主持慧明大师缓缓走来,双手合十道:“殿下,老衲观此疫病,来势异常凶猛,或许非寻常之法可解。听闻殿下正在全力救治,老衲虽不懂医术,但寺中曾有一位云游高僧留下一本手记,记录了不少疑难杂症,或许对殿下有所帮助。”

秦易珩闻言,急忙起身,恭敬地说道:“大师,若能助京城百姓度过此劫,本殿下感激不尽。还请大师速速将手记赐予本殿下。”

慧明大师微微一笑,从禅房取出一本略显破旧的手记,递与秦易珩,说道:“此手记年代久远,字迹有些模糊,望殿下莫要嫌弃。”

秦易珩如获至宝,接过手记后,立刻赶回王府。

他迫不及待地翻开,只见上面的文字歪歪扭扭,不少地方因纸张磨损难以辨认。

但秦易珩没有丝毫退缩,逐字逐句地钻研。

经过一夜的努力,他终于发现了一种与当前瘟疫症状极为相似的病症记载,上面提到了一种名为“百草愈疫汤”的药方,只是所需草药多达二十余种,且大多生长在人迹罕至之处。

秦易珩目光坚定,说道:“无论多么艰难,都要想尽办法找到这些草药。本殿下即刻安排人手,前往全国各地搜寻,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集齐药材。”

在秦易珩的安排下,王府侍卫们兵分多路,奔赴各地。

第一队侍卫前往西北的崇山峻岭,那里山高路险,寒风凛冽。

他们身着厚重的棉衣,背着干粮和采药工具,艰难地攀爬着陡峭的山峰。

每前进一步,都要小心翼翼,稍有不慎便会滑落悬崖。

在一处山谷中,他们发现了一种名为“寒灵草”的草药,可这草生长在悬崖峭壁的缝隙中,一名侍卫系上绳索,冒着生命危险,一点点下探,才成功将其采摘。

第二队侍卫则深入南方的茂密丛林,这里闷热潮湿,蚊虫肆虐。

他们手持长刀,在荆棘丛生的树林中开辟道路,身上被蚊虫叮咬得满是红肿的包,奇痒无比。为了寻找一种名为“翠叶藤”的草药,他们在丛林中穿梭了数日,终于在一片沼泽地边缘发现了它的踪迹。

与此同时,京城内的疫情愈发严峻,病患数量急剧增加,许多家庭都陷入了悲痛之中。

秦易珩看着日益增多的病患,心中如刀绞一般。

他亲自前往疫区,安抚百姓情绪,鼓励他们要坚强面对:“百姓们,本殿下定会竭尽全力救治大家,这场瘟疫必将被战胜,大家切莫灰心丧气。”

经过数日的艰苦搜寻,侍卫们终于陆续传来好消息,药材已基本集齐。

秦易珩得知后,长舒一口气,立刻命太医们按照药方连夜熬制“百草愈疫汤”。

在王府的药房中,炉火熊熊,药香四溢。

太医们忙碌地穿梭其中,小心翼翼地按照药方调配药材。

经验丰富的张太医手持戥子,仔细称量着每一味草药,眼神专注。

年轻的王太医则在一旁负责将称好的药材逐一放入大药锅中,动作麻利又谨慎。

经过一夜的努力,第一批“百草愈疫汤”终于熬制完成。

秦易珩亲自监督,将药物送往疫区,分发给病患服用。

然而,药效并未如预期般迅速显现,许多病患服用后,病情依旧没有明显好转。

秦易珩的心再次悬了起来,他焦急地询问太医:“这是为何?为何药效不佳?”太医们也是一脸困惑,摇头不语。

就在众人感到绝望之时,秦云乔突然想到了一个可能。

她对秦易珩说道:“五哥,会不会是这疫病已发生了变异,普通的药物难以奏效?我们或许需要寻找其他的方法。”

于是,秦易珩再次召集太医和各方人士,共同商讨应对之策。

一位来自民间的郎中站了出来,说道:“殿下,草民听闻在西南边陲的深山之中,有一种特殊的蜂类,其所产蜂蜜有奇效,可解百毒、愈沉疴。或许可以尝试用这种蜂蜜来辅助治疗疫病。”

秦易珩听后,虽然觉得此方法有些冒险,但此刻也别无他法,决定一试。

秦易珩当即挑选出王府中最为精锐的一队侍卫,郑重地向他们交代了任务。

这队侍卫共有十人,各个身强体壮、武艺高强。

为首的是侍卫统领赵勇,单膝跪地说道:“殿下放心,我等定不辱使命,哪怕历经千难万险,也要找到那蜂群,带回蜂蜜!”

众人收拾好行囊,携带了大量财物以备不时之需,便踏上了前往西南边陲的遥远征程。

当踏入那片茂密的原始丛林时,闷热潮湿的空气瞬间将他们包裹。

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枝叶,只能洒下斑驳的光影。

蚊虫在耳边嗡嗡作响,不多时,众人的脸上、手上便布满了被叮咬的红肿包块。

赵勇从行囊中取出提前准备好的草药膏,分给大家涂抹,以缓解瘙痒。

他一边涂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