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58. 大学番外(八)

吃完饭后,许家宁没有往宿舍方向走,而是带着温笙穿过校园,一路绕到教学区的另一侧。

夜幕已经完全降临,校园里的路灯亮起了昏黄的光。

因为已经进入期末复习阶段,学校大部分课程已经结课。往常这个时间点,校道总是挤满了赶着去上晚课的学生;而现在,只剩下几间被当作自习室的教室亮着灯,整个校园显得空旷安静。

“你要带我去哪?”温笙甩了甩两人牵着的手,好奇地问。

许家宁侧过脸朝她笑了笑,故作神秘地说:“等等你就知道了。”

“不行不行,我的胃口已经饱了,不能再吊我胃口了。”温笙不依地哼了一声,偏偏她就吃这一套。

他们沿着一条不太常走的路继续往前,拐过一栋旧楼的转角。温笙这才发现,在教学区的边缘位置,有一间不起眼的小屋,门口挂着一块木制招牌,上面写着“青年书社”四个字。

暖黄色的灯光从玻璃窗透出来,能隐约看见里面摆放着书架和几张小桌。

“这是?”温笙停下脚步,她微微踮起脚,透过玻璃窗打量内部。

“我在学校开的书社。”许家宁推开门,“算是我的秘密基地吧。”

一推开门,她就闻到了淡淡的书香味,混着墨水和纸张特有的味道。屋子不算大,但布置得很温馨。靠墙的几排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类书籍,从文学作品到哲学理论,从诗歌集到社会学著作,应有尽有。

靠窗的位置摆着几张小木桌,每张桌上都放着一盏台灯。此刻书社里只有两三个学生,安静地坐在桌前看书或者自习。

“这真的是你开的?”温笙轻声问。

“嗯,刚入学的时候开起来的。”许家宁牵着她往二楼走。

不同于一楼还有几个学生,二楼一个人都没有,靠窗的位置放着一张长桌,桌上摆着几本关于经济学的专业书。旁边是老式的木框窗,月光透过窗户洒进,照在桌上。

许家宁松开她的手,走到窗边,轻轻推开了窗,夜晚的冷风涌进来,吹着里面的书翻翻作响,带着初冬特有的寒意。

他抬手撑在窗框,回头对站在楼梯口的温笙,唇角微扬:“这一层,就只有我们两个人了。”

温笙下意识打了个寒颤,把围巾往上扯了扯,裹紧了些,嘴里嘟囔着:“今天这么冷,你还开窗。”

她嘴上抱怨着,但还是迈步朝他走去。

许家宁回过身,朝她伸出手,眼里带着笑意:“这边能看到月亮。”

温笙把手递过去,被他温暖的掌心包裹住。他轻轻一拉,她便被带进他的怀里,后背贴上他的胸膛。

周围太安静了,安静得她能清晰听见他的心跳声,一下一下,越来越快。

“看,今天的月色是不是很美。”许家宁在她耳边低声说,下巴轻轻搭在她的肩头。

温笙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一轮圆月高高挂在天边,清冷的月光倾泻而下。

“真圆啊。”她感叹道,“我想起了在仓中的那次赏月。也不知道清妙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说完,温笙偏过头,正准备问问李长水和李清妙的近况,却发现身后的人并没有在看窗外的月亮,而是一直注视着自己。

那双眼睛专注而深情,月光不及他一分温柔。

眼里真正盛着的,只有她一人。

温笙心跳陡然漏了一拍。她想移开视线,但自己被这双眼睛深深吸引住,根本挪不开目光,就这么愣愣地看着他。

“温笙。”他唤她的名字。

“嗯?”

许家宁手臂收紧,环得更紧,把她整个人牢牢地禁锢在怀里。

他低下头,先在她鬓角落下一个极轻的吻,温热的唇瓣贴着她的皮肤,沿着侧脸慢慢往下,经过她微烫的脸颊,直到覆上她的唇瓣。

可这样背对着的角度还是有些别扭,许家宁的手掌在她肩头一按,温笙顺着他的力道慢慢转身,抬起头,对上他深邃的目光。

下一秒,他再次俯身。

唇与唇再次相碰,这一次不再是侧过头的试探,而是面对面的、毫无退路的拥吻。

许家宁的手掌托住她的后脑,指尖陷入她的发间,小心翼翼地加深这个吻。

不知过了多久,唇间的温度渐渐退去。他松开手,额头抵在她的额头上,呼吸仍交缠在一起。

“寒假要一起回仓水县吗?李长水说,他和他妹妹想约我们见个面,聚一聚。”

温笙刚刚被亲得脑子乱七八糟的,忽然被这句话硬生生拉回到故乡与朋友的场景里,一时间还有些没反应过来。

她愣愣地眨了眨眼,心里竟冒出一种奇怪的感觉。

就像是和对象正偷偷接吻时,结果突然被双方最熟的朋友撞见,那份暧昧与亲密全都被看得清清楚楚。

温笙抬手推了他一下,低声埋怨:“你能不能挑个时候说这种话。”

许家宁纹丝不动,反而笑得更开心了:“突然在这个时候想起来了。”

“油嘴滑舌......”她挣脱他的怀抱,往书架那边走。

“这里的书好多啊。”

她随手抽出一本,是一本泰戈尔的诗集,书页边缘已经微微泛黄,显然有段历史了,扉页上用钢笔写着一行娟秀的小字:“赠青年书社,愿诗意长存。”

“当时学校支持学生创办社团活动,我就想着办个读书会,后来干脆申请了这间空置的教室,改成了书社。刚刚你在楼下看到的人就是书社社团的人,期末周来书社自习是其中的一个福利。”许家宁说。

他走到书架前说:“这里的书大多是我去外面的二手市场买的,便宜,但种类齐全。后来慢慢积累起来,书社就成了个小图书馆。”

温笙问:“买这么多,不亏吗?”

“当然要收点钱,不然谁会珍惜。”许家宁靠在书架旁,淡声答,“借书要交一笔押金,还有象征性的借阅费。钱不多,够维持书社的运转就行,也能让大家对书负责。”

温笙点点头,目光在书架上扫过。她注意到这些书虽然是二手的,但都保存得很好,没有破损或涂鸦的痕迹。

“可学校明明有图书馆,为什么大家还要跑来你这里付费借书呢?”

许家宁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厚厚的旧书,递到她手里:“因为这里有的,图书馆未必有。”

温笙低头一看,是一本外文原版,翻开书页,里面有铅笔的批注,还有用钢笔工整写下的中文译文。

“这些书,大多是我从旧书摊淘回来的。有人用过,有人留下笔记,甚至夹过一张火车票、一封信。比起新书,它们更有故事。”

他说着,随手又拿下一本,是当时图书馆稀缺的社会学著作,还带着印章与旧藏书卡。

温笙抚摸着粗糙的纸页,惊讶地问:“你从哪里买到的?这些不像是普通书摊能买到的书。”

许家宁见状,不紧不慢地说:“这些书可不是随便就能碰到的。我一开始也是无意间,跟着老教授去旧书摊,才发现那里面藏着不少好东西。”

“后来我自己也常去。天气冷的时候,摊子上的书堆里全是旧纸味和灰尘,得一摞一摞翻。偶尔能翻出一本带批注的外文书,或者一本印量极少的专业教材,那种感觉,比在图书馆里借到新书还要惊喜。”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