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30. 虞歌行

林安澜注意着吴月皎的动作,某日见她拿着册子来找周佩宁,两人单独在房间里聊了许久,之后也没什么大的动静,只偶尔见有下人向他们禀报什么事,比之前要频繁许多。

林安澜注意到这点,悄悄听了一耳朵,确定两人在为织造坊做前期准备,放下心来,不再特意关注。

天气转暖,野菜不多了,村人便专门忙起田里的事,林安澜也从每天都出门变成隔三差五一趟,小院里的植物也丰富起来,看似杂乱什么都有,其实除了那些带回来充数的野草,其它都是按照植物本应该种植的方法来栽种的。

不再需要日日出门,林安澜清闲许多,心态也随之放松,才有了心情去看先前在躺椅下发现的小说。

看前面几章,人物个性鲜明,剧情流畅,节奏轻快。林安澜觉得,如果后面情节写得好,确实是一本好的小说,便带着愉悦的心情继续看。

几天后,静心书斋里,林安澜盯着《虞歌行》这本书发呆,良久才叹口气。

一开始看书,林安澜还是抱着放松的心情看的,然而看到三分之二,逐渐觉得不对劲,加班加点把它看完,最后就有了这样的画面。

先来介绍一下《虞歌行》这部小说的内容吧。

小说故事开头在京城,主要人物有三个,大部分是以女主萧梦歌的视角展开。

萧梦歌是太医之女,得父母宠爱,传授医术。长大后想积累医术经验,遂女扮男装在街上摆摊看病。

偶然一个事件中结识一文一武两个少年郎,三人在认识当天就结拜为兄弟,成为铁三角。

这两个少年郎各有所长,文的那个足智多谋,带着二人用智慧化解危机,此人便是小说男主楚承运。

按照套路,另一个会武的就是男二了。

男二周飞昂武艺卓群,需要动手的事情交给他只管放心。

按照年龄排序,男主为长,女主为次,男二最末,以兄弟相称。

三人小队在京城闯荡,经历了各种惊险刺激的事件,查明不少案情。

一次意外,男二发现女主是女扮男装,不可控制地喜欢上了她,而女主早就对男主暗生情愫。

男二察觉这一点,想要为自己争取,便单独约女主出来表明心意,结果自然被女主拒绝。

经过男二这一遭,女主决定向男主说明真相,但两人还没来得及见面,男二先来向女主传递了坏消息。

原来,男主真实身份竟然是当朝太子。宫中突遭变故,皇后被打入冷宫,废除后位,身为太子的男主也被废掉,贬到鸟不拉屎的岭南义州做郡王,后日便要启程。

女主听到这个消息,没有多少犹豫就下决心要跟男主一起走,男二百般劝阻无效。

不顾家人的反对,女主简单收拾了行李,从家里逃出来和男主会和,得知女主身份的男主感动不已,不愿她跟着受苦。

二人一番拉扯,最终男主妥协,带着女主前往义州。

距离京城十里的长亭,男二早已在等待与他们告别。

三人把话说开,女主这才知道男二是当朝周大将军的幼子。大将军带着几个儿子常在塞外,仅把女眷和幼子留在京城。

对于男二的身份,男主早就有所猜测,所以并不意外。出于这段时间的兄弟情,男主告诉男二,皇帝对大将军有所提防,并不完全信任,让他早做打算。

和男二告别后,男女主跋山涉水来到义州,这里百姓食不果腹,度日艰难,还常被瘴气所扰,过得苦不堪言。

男主决心治理好此地,女主便开始行医,免费为百姓医治,还配置出了治瘴气病的药方。

在这里,两人度过了辛苦但温馨平淡的两年,感情也突飞猛进,私定终身。

在他们的努力下,义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百姓安居乐业。男主女的生活也步入正轨。

两年后,京城突发旨意召男主回京,催得紧,却并没有说为何事。

这就不得不提男主当初被贬来义州的缘由。

当今皇帝娶男主母亲前有一个早逝的王妃,原王妃生下了三个孩子,二儿一女。

生下小儿子时难产,强撑着一口气缠绵病榻半年后撒手人寰。她留下的三个孩子只有女儿一直健康平安,顺利长大成亲生子,那两个儿子则出了意外双双殒命。

男主母亲被贬入冷宫,便是宫中贤妃给皇帝递了证据,表明当初那两个儿子的死是男主母亲下的手。

皇帝对原配用情至深,对此勃然大怒,若非男主外家在朝堂上拼命力保,恐怕就不只是废后打入冷宫这么简单。

皇后被废,母族也受到牵连元气大伤,男主的太子之位便岌岌可危。

尽管前头两个儿子死时男主还未出生,皇帝还是毫不留情地废了太子,将人贬到义州。

出事后,男主一开始也被禁足东宫,出发前连见一面自己母亲的机会都没有求到。

他相信自己母亲不会做出这种事,但远在义州,被勒令无诏不得离开,他即便想要查清真相为母申冤,也无计可施。

收到旨意,男女主一路风尘仆仆回到京城,还未去拜见皇帝,先被带去见了母亲。

男主母亲此时已经算是强撑着一口气等男主回来,见到男主,没说多少话便去世了。

原来是寿安公主也就是皇帝原配之女查清了真相,害死她两个兄弟的是贤妃,还了男主母亲清白。

说起贤妃,她是在皇帝原配还在世的时候便入了皇帝后院,还生下了一子一女。

皇帝登基时,男主还没出生,被立为皇后的男主母亲只生下了两个女儿。

贤妃母族联络大臣向皇帝施压,要立贤妃之子为太子,毕竟皇帝当时只有这一个儿子。

皇帝便下旨让贤妃之子住进了宣徽殿,配备了太子三师规模的老师,虽然并未正式入住东宫,也没有册封太子,但这些动作已经有要将他立为太子的苗头了。

但不过三月,皇后有孕的消息传出,局面又有些僵持,朝内外都在等皇后产子,看是男是女。

最后,男主出生,朝廷分为两派,一派认为皇帝有了嫡子,自该立幼子为太子,另一派则认为男主还小,为稳定朝局,当立贤妃之子。

事情一直没有定论,直到男主渐渐长大显露聪慧,朝中支持

他的人多了起来。到男主八岁时,皇帝给他起名为承运,立为太子。

而贤妃之子依旧是亲王,早就被移出皇宫,只是也未曾让他去封地上,在京城建了王府居住。

这便是男主成为太子的过程。他八岁成为太子,十八岁被废,如今母亲的冤情得以昭雪,也不知前路为何。

寿安公主查明真相呈给皇帝,皇帝便把男主母亲从冷宫接回了皇后居所蓬莱殿,但她此时已经油尽灯枯,撑不了多久,唯一心愿便是见儿子一面,这才有了男主被召回京城的旨意。

母亲去世,即便自己又被封为亲王,留在京城,男主依旧深陷失去母亲的痛苦悲伤之中,好在有女主的陪伴,有些安慰。

之后便是两人在京城相互扶持,无论多么困难的境遇都不放弃,在男二的帮助下平定了发起叛乱想做女皇的寿安公主,最终男主登基,立女主为后。

简单总结,这其实是一本披着权谋皮的甜宠文。写男女主相处的日常要比朝堂线多许多,林安澜很轻易能感受到这些事情发生,只是为了促进男女主的感情发展。

但权谋的地方逻辑也还算严谨,登场的人物性格鲜明,反派也没有多么降智,读下来确实观感很好。

林安澜是什么时候觉得不对劲的呢?大概就在男女主这边在京城安定下来,男二那边又出了事的时候。

男二父亲周大将军戍守边关,吐蕃突然进犯,与内贼里应外合攻下两城。

大将军反应及时,带兵平定,夺回两城后又与吐蕃大战几场,尤其最后一场战事延续许久,最终吐蕃退兵,周家军惨胜。

之所以称为惨胜,是因为这场仗虽然消耗吐蕃一半兵力,吐蕃元帅也被大将军一箭射死,但他们自己也损失惨重。不仅兵丁数量锐减,为将的周家儿郎死的死伤的伤,大将军也受伤颇重,引发旧伤,不治而亡。

消息传来京城时,派来的传信兵说在边关的周家人仅有男二的三哥幸运留下一条命,但双腿残疾,后半生都不能再站起来。

男二深受打击,回京的三哥告诉他,父亲临终前有一心愿未了。

约在三十年前,周大将军的姑姑所嫁林家男丁被抄斩,女眷幼子判了流放,却在途中都丧了命。

大将军一直想查清真相,还林家清白,但直到临死,都还未达成,颇有些死不瞑目。

男二便振作起来,誓要完成父亲遗愿。但他打架没怕过谁,查案这事着实不擅长,便去找了男女主。

本来,在知道男女主在一起之后,男二是不再想见到这两人的,当年送他们去义州便说过是此生最后一面。

就算他们回京,男主封了亲王,在京中炙手可热,他也没去和两人见一过一次。男女主都来找过他,全被拒绝见面。男主自有皇族傲气在,除了女主他不会对其他人委曲求全。女主知道男二对她的心思,虽然遗憾失去了朋友,但也不好再继续纠缠。

这种情况下,男二和男女主的关系降至冰点。

为了完成父亲遗愿,男二违背曾经立下的誓言,承诺若是男主帮他这一回,日后便效忠于男主,为他鞍前马后,可谓是放下一身傲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