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城的某次校际学术论坛上,江煜意外遇到了顾彦。
“顾彦?”江煜挑眉,有些意外,“没想到能在这里见到你。”
“我在京城科技大学。”顾彦微微一笑,语气平静,“物理系,这里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听说你在京城大学,果然如预料一样。”
江煜点了点头:“科技大不错,那里的物理学科全国顶尖。你选的这条路很有挑战。”
顾彦目光坚定:“高三那一年让我明白,只有靠自己的实力,才配得上未来的高度。这次论坛我也带了论文,准备参赛。”
两人相视一笑,曾经的敌意早已化为惺惺相惜。
“江煜,期待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以不同的方式再次竞争。”顾彦说道。
“随时恭候。”江煜回应道。
在大学的初期,许多高中的老同学纷纷通过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动态:
林曼曼去了邻省的海城师范大学,成为一名师范生,朋友圈里都是教育课的趣事和与室友的合影。
赵铭去了东南沿海的岭南大学,主攻经济学专业,他晒出了学校里茂密的榕树林和热闹的校运会照片。
周妍则考入江城医科大学,朋友圈充满了实验室和图书馆的日常,配文是“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江煜偶尔刷到这些动态,会心一笑: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城市里为梦想奔跑,而我,也该专注于自己的目标。
苏念晴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挑战,她所在的艺术设计专业要求极高,课程安排紧凑,作品要求原创性强。
一次课堂上,教授布置了一个设计任务——“以城市为灵感,设计一幅概念海报”。
苏念晴将主题定为“旧与新的交汇”,灵感来源于家乡的小城镇与京城的对比。她将传统的徽派建筑元素融入现代化的城市天际线,通过色彩对比展现了两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苏念晴,这个作品很有深度。”教授在课堂点评时说道,“如果能把细节再精炼一些,会更有冲击力。”
这次任务让苏念晴信心倍增,她第一时间给江煜分享了自己的作品。
“煜哥,你觉得怎么样?”她忐忑地问道。
江煜仔细看了看图片,微笑着说道:“很棒,既有情感也有思考。念晴,你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
苏念晴眼中闪过一丝喜悦:“那我会继续努力,不辜负你的鼓励。”
另一边,江煜开始深入参与导师王启文的创业项目,协助完成市场调研与数据分析。
一次团队会议上,王启文拿出了一份创业计划书:“我们准备在短视频领域切入一个细分市场——生活记录型平台,目前市场竞争不算太激烈,但需要精准的用户定位。”
江煜迅速提出建议:“可以以年轻人喜欢的‘城市生活体验’为切入点,比如探索城市中的隐秘角落、夜市文化等。这种内容既接地气,又有社交属性。”
“不错的想法。”王启文点头,“这部分市场分析,就交给你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