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134.欢聚·家宴

在医院的适应性康复持续了三四天,陈铭生完全适应了新的假肢,陈铭生的耳鸣在她的观察下,再也没有复发,旧金山之行最重要的部分完成了,杨昭的心里像落了一块石头。

晚上她窝在沙发里,一边看回程的机票,一边喝红酒。

陈铭生撑着拐杖走过来,看着杨昭手边上的高脚杯:“最近喝酒的频率直线上升啊。”

“心情好呀,你也来点。”

陈铭生摇摇头:“红酒我喝不惯。”

“那来点白的?”

陈铭生笑开了:“先不喝了,跟你说正事啊,咱们什么时候回去?”

“快得话,可以后天走。”杨昭说完把杯子里的红酒一饮而尽,“其实都可以,回去也没什么事。”

陈铭生接过杯子,放在茶几上:“要不就晚几天,我想请史密斯医生还有康复医生照顾过我的护士们,来家里吃个饭,做点中餐,表表心意,毕竟,救我一命,一直都没来得及说句谢谢。你觉得行吗?”

“行啊,反正房子又大,院子里还可以烧烤。”

“我可以烤点羊排,西北风味的那种。”

“好呀,好久你都没下过厨房了,我都馋了,那我明天过去邀请一下大家。”

“等回去,天天给你做。”

第二天杨昭到医院邀请了医生和护士们,回来之后,一家人去超市买了很多的食材,为了买到地道的中国口味的调料,又转战了唐人街。

唐人街上的中国商铺,基本上国内能买到的东西都有,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陈铭生一边走一边规划准备做的菜。

晚上回家,先把准备好的食材清洗干净,明天需要烧烤的食材全部改刀腌渍入味,陈铭生撑着拐杖在厨房里忙忙碌碌。

杨昭则带着南南在客厅剥蒜,南南有些失去耐心:“爸爸,这一袋子蒜都需要剥了吗?”

陈铭生撑着拐杖从厨房伸出头:“对,等会还需要捣成蒜泥。再帮爸爸把这些食材穿成串。”

南南皱着眉头:“爸爸,你不会准备请大家吃大蒜宴吧。”

“怎么会?剥累了你就去玩吧。”

“不要,我说好了要当爸爸的小帮手的。”

杨昭笑了,她站起身去看厨房里陈铭生准备的情况。

“你准备做什么菜?”

“包饺子,烤羊排,烤鱼,还有各种烤串。红烧肉、大盘鸡,酸菜鱼、锅包肉、钵钵鸡、还有你最爱的糖醋排骨,再搞几个素菜……”陈铭生打开锅,锅里酱着牛肉还有一些素菜,“这里还有卤货,就是没有买到爪子之类的。”

“美国人不吃家禽的爪子脖子还有头,都打成饲料了。”

“啧啧啧,我早就说过,美国人做饭不怎么样啊。”

第三天一早,杨昭七点钟起床的时候,陈铭生已经在厨房忙碌了。餐桌上,已经摆好了各种酒水饮料,摆着各种各样洗干净的切好的水果。

杨昭柔柔惺忪的睡眼:“陈铭生,你几点起来的?”

“六点多吧。”陈铭生指着吧台上的面包和煎蛋,“先吃早餐。”

等杨昭吃完早餐又带着南南吃早餐,然后收拾和布置客厅,忙忙碌碌,就将近到了中午。

医院的医生护士们三三两两过来,因为杨昭他们很快回国,医院的医生护士们还准备了礼物,有送给南南的积木和玩具,也有送给杨昭的香水和送给陈铭生的皮带,护士长还给陈铭生带了一个很实用的礼物,一个同声传译的耳机,调好频道之后,陈铭生就可以挺懂大家说的话了。大家为了沟通的顺畅,都提前安装好了翻译软件,方便沟通。

南南在美国待了几个星期,加上杨昭之前的启蒙,基本上沟通没问题,很快跟医生护士们打成一片。

杨昭招呼着大家到院子里坐,凉菜和酱肉已经切好,杨昭和南南教大家怎么用筷子,跟大家一一解释都是什么菜,属于中国的什么菜系。大家一尝,就被色香味俱全的中国味道深深吸引了,赞不绝口。

陈铭生还在厨房里忙碌着,把早已经准备好的热菜一炒,煮好饺子就加入了大家的行列。

远远地就听到院子里一片称赞,就着耳机里有些机械的女生,陈铭生听出来是大家对他厨艺的称赞。

“鸡肉也太好吃了,我喜欢这种麻辣咸鲜的口感。”

“饺子的面皮很筋道啊。”

“排骨还可以这么做吗?也好好吃了。”

等陈铭生落座,客人们开始给他敬酒,开始他一直推脱,可是医院的医生护士盛情难却,他就打开了易拉罐,跟大家一起喝啤酒。

餐坐上,突然听懂了英语,听到了大家的夸赞,他有些不好意思,一直红着脸,他脑海中回忆着杨昭说的话,不能说“no”,要说“thank you”。

小护士们终于适应了手中的筷子,开始大快朵颐,餐桌上的美食,大家都喜欢,照顾陈铭生最长时间的护士开口:“陈,怪不得你最开始吃不下饭呢,原来在中国,你们天天都吃这么好吃的东西,难怪对我们的牛排和三明治不感兴趣。那时候一挂一天的营养液,要是我从小吃这些长大的,我也不吃,我也挂营养液。”

大家都笑了,大家三言两句的让陈铭生留在美国开餐馆,最好把医院的食堂承包下来,生意保准好。

午餐中,陈铭生听着大家嘻嘻哈哈,他一边听着,一直边烤羊排,然后把羊排按照羊肋骨的走向,切成一根一根的小条。

史密斯大夫笑得眼睛迷城一条缝,他拍了拍陈铭生的肩膀:“陈,你快自己吃一点吧,别忙着招呼我们了。”

陈铭生笑了:“你们照顾我那么长时间,也该轮到我表现表现了。”

陈铭生说完,史密斯大夫的眼睛里溢出了温柔,那种眼神,是经历过很多人生大起大落之后的平静和安宁,他慢慢地跟大家说起故事。

“十年前,我第一次拿到陈的病例,我最初的印象是,这个病人不能接,之前我救治过很多中毒的患者,也有很多伤到了神经,像陈中毒剂量这么大的,预后不是特别好,很多救不过来,还有少部分有严重的后遗症,基本上生活没办法自理。讲实话,我怕惹上医疗官司,尤其是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