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小梅将杨思思的表情尽收眼底,脸上露出了不易察觉的一丝笑容。
终于是把这个蠢货给鼓动了。
要是杨思思真的把李书瑶给举报了,最大的威胁就没了,而作为举报人的杨思思,肯定也是过不了面试那关的。
她老妈赵淑芬可是说过,王主任最是讨厌爱使手段的人,怕这种人进了供销社,不安分。
要是杨思思举报没有成功,那也会让李书瑶疲于应对这些流言蜚语。
就算她能证明自己没有谈恋爱,但是旁人心里可不是这样想的,到时候这个供销社的工作又是站柜台,她就不信李书瑶能抵得住旁人的眼光。
所以,就算没举报成功,金小梅相信,李书瑶也不会考上。
至于说杨思思,没举报成功,一个诬陷的大帽子扣下来,她就不信杨思思还能进供销社。
这怎么看,都是必赢的一局。
趁着杨思思不注意,金小梅悄悄的走了,她不希望其他人觉得她跟杨思思走得近。
......
李书瑶和陈以南在操场的另一边,就课题申报的事聊得火热。
现在陈以南已经板上钉钉地要带着她申报了,李书瑶自然是对于课题申报书的撰写格外上心。
她之前没有写过这种官方的课题申报书,所以不清楚具体的格式。
但是陈以南对此并不介意,他有这方面的经验,他是需要李书瑶给课题申报书提供一些可以填充的内容。
基本上,一个申报书,除了要写出这个课题的研究价值发展前景外,还需要重点论述一下,现有的技术条件能否支撑这个课题的完成。
陈以南对于家兔养殖,可以说几乎是没有经验,所以技术条件这一块,他是一个字都憋不出来,只能由李书瑶来提供。
“书瑶同志,申报书整体框架我搭得差不多了,但是这个“现有技术条件与可行性分析”,说实话,有点卡壳。”
陈以南将自己对整个申报书的大致写作框架跟李书瑶说了之后,就开始想拜托李书瑶完成以下他无法完成的部分了。
“站里过去的申报书,通常在这个部分都是写些“具备相关技术知识储备”、“拥有基本实验设备”之类,再引用点文献,可咱们这是实打实的家兔养殖应用研究,总感觉空话套话填进去,说服力不够。”
李书瑶点了点头:“嗯,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对于咱们这种应用的课题,光是说理论知识太虚了,所以得要一些真实的数据,真实在使用的技术才好!”
她虽然没有具体写过课题申报书,但是前世她也是写过毕业论文了,大概能知道一些。
就像她这种动物科学的毕业论文,总不能光是引用其他人的文献,说这种理论知识好,而是要真正有自己的实验数据证明。
否则真到了答辩导师也不会放过的,在这里也是一个道理,他们申报课题,肯定是要一些真实有的技术积累以及养殖数据的。
陈以南连连肯定:“对!就是这个意思!书瑶同志,我就说这事儿非得你不可,那关于这个‘现有的...”
正说到兴奋处,突然广播里传来科普周活动继续的声音,他的话说了一半就被打断了。
“书瑶同志,咱们等会儿再继续聊这个话题吧,先忙这个活动”,陈以南有些扫兴地说道。
“嗯,当然可以”,见陈以南对于自己的理解很是认可,李书瑶也是很开心,这正是能让她在这个课题中无可取代的开始,她必然会期待着继续讨论。
两人就此分开,陈以南朝着主席台上走去,李书瑶则是继续坐在了台下第二排靠边的位置上。
吴美兰继续上台报幕着,陈以南也坐在台上,时不时地看向正在讲话的吴美兰,还时不时地目光扫过台下,不经意地看过李书瑶,然后微笑。
台下的李书瑶,虽然总是避着这道视线,但是还是会忍不住抿嘴微笑。
只是,没一会儿,她的嘴角落下了。
她感觉到身上突然多出了另外一个人的视线,虽然李书瑶没有转头寻找,但是那条视线如蛇一样攀附在她身上,根本无法忽视。
也许是那道视线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