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昭醒的时候,晚霞遍天,此时眼前虽有些模糊,但是大致的轮廓还是能看清,至少,不会一睁眼就是黑暗。
床帐都被放了下来,他整个人陷进柔软舒适的被褥里,被子边沿往内折的好好的,一丝凉气都进不来。
沈昭不记得自己的睡相有这么好,他使劲眨了几下眼睛,先是动了动右脚,果然一丝疼痛都没了。
荆王殿下正骨技术了得。
他窸窸窣窣的发出起床的动静,青鱼正在外面守着,听到动静便进来,见沈昭已经坐了起来,他弯腰给人穿鞋。
沈昭打了个哈欠,耸了耸鼻子,道:“栗子酥?”
青鱼莞尔,他接着帮人穿外衣,“刚出炉的栗子酥,刚好侍君可以用来就药。”
沈昭不耐烦喝药,觉得苦,但是为了解毒,他不得不喝,所以每次陵阳雨那边送来解药的时候,他都让青鱼去膳房给他端点甜品,栗子酥是首选。
“好吧,”沈侍君一副慷慨就义的姿态,“拿药来!”
喝完药,青鱼将栗子酥放置沈昭手边,因为侍君不乐意让他喂,沈昭吃了一块,随后才像活过来似的,舒了一口气。
眼前有些不舒服,像是有睫毛掉在眼睑处,沈昭伸手欲揉,却遭到了青鱼的制止。
“侍君,让奴才来。”
沈昭撇了撇嘴,觉得青鱼真是把他当易碎的琉璃了,连眼睛都揉不得。
青鱼小心翼翼地将那根睫毛捻起,暗叹了句真长真翘,跟沈昭解释道:“殿下帮侍君眼周涂上了活血化瘀的药膏。”
“哦哦,是这样啊。”沈昭点点头,难怪不让他揉眼睛。
继而,他又高兴起来,这可是赵鸾亲自涂的药。
回想着一日的经历,惊马的心悸已然散去,他现在满脑子都是赵鸾。
她虽然冷待他,不回应他,还带他纵马。
可是她又不知他曾因马而死,不知他反应这么大,况且,她又是他捧在心尖尖上的明月,所以他不会怪她。
而她……
她不仅抱他,还喂他水,还给他涂药。
沈侍君此刻脸颊都爬上了绯红,他搓了搓双颊,觉得太烫了。
只觉得有什么东西发生了变化。
-----
演武场
李明玉一脸不忍地看着那群王府守卫们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满脸痛苦,唯一站立着的赵鸾还冷着一张脸,在那训人。
“倘若这次不是孤,而是刺客,你们又当如何?孤能将身家性命都放在你们手上吗?”
守卫们不说话,只一味地坚持爬起来,然后跪地认罚。
虽然她们认为,这本就是意外,殿下武艺高强,哪来的刺客能比得上她?若是她刚入府就被发现,那她就不是殿下了。
更何况,她们坚定的认为,若是刺客遇上了赵鸾,那么该担心身家性命的应该是刺客自己才对。
“我就知道这事儿没那么容易过去。”今日值班的侍卫队长龇牙咧嘴地揉着肩膀,跟李明玉吐槽,“玉姐,当时殿下抱着侍君,都没让我们请罪,现在为何秋后算账?”
李明玉思考了一会儿,一无所获,她虚心请教,“为何?”
侍卫队长小声说:“我猜是不想在侍君面前发火,殿下还是很怜香惜玉的。”
李明玉恍然大悟,随后又悟出了点别的,她一巴掌扇上侍卫队长脑门,“都知道殿下怜香惜玉了,还敢私下议论她跟侍君,你脑袋还要不要?”
侍卫队长一个激灵,她赶紧捂着嘴巴点头,生怕脑袋搬家。
赵鸾整理着腕带走了过来,见侍卫队长一副被抓包的神态也没当回事,此人虽然性格跳脱,但是武艺很好,办事也妥帖。
她吩咐道:“去请曲悠然。”
曲大人生得面若桃李,她穿着一身夜行衣深夜才至,面对赵鸾的时候态度却是恭敬的,“殿下找属下所为何事?”
曲家世代从军,祖母更是威震八方的护国大将军。
赵鸾:“谢岚审得如何?”
曲悠然轻描淡写道:“审出不少好东西,九族跑不了了。”
赵鸾并不意外,“近日可还忙?”
曲悠然有些疑惑:“大理寺不止臣一人,殿下若是有事吩咐,臣自然不忙。”
赵鸾曾救过曲母一命,曲悠然为报母恩非要跟着赵鸾办事,起初无意,后面也衷心起来,毕竟谁都想有个从龙之功,在她眼里,赵鸾胜过其余皇女无数。
赵鸾看了她一眼,又看了一眼,最后让她附耳过来。
曲悠然以为是什么机密的事情,当下兴奋地凑了过去,听到了荆王殿下说的几个字之后,她有些不可置信:“殿下……莫不是开玩笑?”
赵鸾:“不是。”
这任务虽有些缺大德,但却正中她下怀,曲悠然纠结了一会儿,随后坚定起来,“遵命。”
随后她便离开,隐入夜色。
外面已然是深夜了,万籁俱寂,赵鸾看着桌面上这盏散发着光亮的琉璃灯,再看了看着空荡荡没有人气的书房,总觉得缺了些什么。
翌日,早朝之上,向来是被弹劾的荆王殿下第一次开始弹劾起了别人,众人都颇觉得意外。
更意外的是,被她弹劾的人竟然是一向老实本分的恭顺侯。
端王跟肃王对视了一眼,两人都有些意外,尤其是端王,她记得这位二皇姐近来明明对那位沈侍君颇有宠爱,怎么会弹劾他的母亲呢?
赵鸾一身朱红色亲王朝服,面色是浑然正气,弹劾的内容是恭顺侯纵夫强占平民田地,纵女强占良家儿郎。
被弹劾的沈如婉冷汗直冒,这事不都被她压下来了么,荆王怎会知晓?
沈昭告诉她的?
不可能,沈昭更不会知晓。
那只能说明,她府中的一举一动,都在荆王的掌控之下,思及此,沈如婉更是心里打鼓,开始思索对策。
与其狡辩,不如低头认错,不是原则问题,她最多也就是掉一层皮,若是不认,最后被查出些别的,可就不是简单的罚俸这么简单了。
此类事件在朝中贵族之中时有发生,文兴帝并不意外恭顺侯,只是却有些意外这竟然是一向不爱管此类事件的荆王所弹劾的。
况且,赵鸾府中,不是还养着恭顺侯家的大公子吗?
莫不是不满意?
文兴帝思衬了一会儿,罚了恭顺侯一年俸禄,命她归还平民田产并给予补偿,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