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47.不看僧面看佛面

回京的路上,八阿哥胤禩由衷的感受了一种“春风得意马蹄疾”的畅快淋漓之意。

当日王帐中,梁九功细微的表情提示让胤禩隐隐不安,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胤禩甚至迅速想好了台阶,若父皇还是不肯放大阿哥出宗人府,他也可以以孝道将此事推过去。

大阿哥的额娘惠妃娘娘不日即将生辰,她从前养育过胤禩,为解母忧以求,并非是为了政治立场,也非他认同大哥的行径……

岂料康熙帝沉默了许久,现场一度落针可闻,半晌,他像是才回神似的,轻描淡写道:“念在你一片孝心,又重手足情义,朕心甚慰,此事回京后就交由你,你去接你大哥出来。”

胤禩喜不自禁,十阿哥也开心极了:“九哥,那咱们还去天香楼吧,出来这么久,天天吃那些个烤的,爷正想换个口味!”

九阿哥知道这是又喊他买单的意思,但他心情正好,于是便调侃道:“十弟,你不如拿三十万出来给我,咱们筹钱在天香楼边上开一家,往后你就是天天去吃也不怕。”

十阿哥当真认真思索了会,摇头道:“可惜了了,还了国库欠款,弟弟如今连十万都凑不齐了,狗儿的老四,现在不是不用打准噶尔了吗?怎么还在催命似得要债?”

自打四阿哥前年修黄河没钱的时候把算盘打到他们门人的孝敬银子以后,平时骂四阿哥就是他们哥几个的保留节目了。

平时九阿哥不说跟着一起骂吧,至少是同仇敌忾的。

连十四阿哥都跟着骂。

大家的心理便是:你看看,连亲弟弟都骂你,你能是什么好东西?

但这回老十四打猎打到中暑,回京连马都骑不得,正独坐在后面的轿子里,八阿哥骑着高头大马在队伍最前头,满脑子的感受都是“人生是狂野啊~”。

老九在走神。

十阿哥瞄了一圈,见无人应答,也非常自洽,只当他九哥又在想他的鸟了。

是的,九阿哥确实在想他的鸟,他好不容易讨到手,但因为来秋狝实在不适合带着鸟儿,这是他最心不在焉的一次秋狝了。

除此之外,他其实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四哥。

前阵子在京里,为了堵四哥,他去过户部,去过工部,还去过数次雍亲王府。

四哥虽有意在躲他,可是他为什么能堵到那么多次?当然是因为四哥在忙,于是很多次他都眼睁睁的瞧着四哥忙得脚不沾地的。

他还没开口,四哥就猜到他要说什么,对他摇摇头,指指书岸上山一样高的文书,九阿哥的心路历程是:

装!尽管装!老四就是爱装!

胤禛是不是有病?爷一天玩都不能连轴转的玩三个时辰,他今天纯粹是叫我来羞辱我的是吧?

不是,老四你搞真的?你都回府了还带折子?

呃,你堂堂雍亲王了,居然晚饭就吃这么个萝卜丝配粥?

不确定,再看看……

淦,四哥这个狼人他比狠人还多一点,好像有点子东西。

……

众人就这么各怀心事的往京城赶,没来得及高兴呢,就先挨了一阵雷劈似的打击。

胤禩路上就琢磨着,先去接了大阿哥出宗人府,再一同去宫里拜见惠妃娘娘,既能表功,又能安了惠妃娘娘的心。

车驾离京还有二十几里路呢,胤禩就看到家里的管事之一正牵着马在驿站外徘徊,明显是有什么急事发生。

八成还是很急的那种。

胤禩不笑了,找了个借口让随侍去对接,等得知四阿哥趁他们离京这阵子在京城有了一番大动作——抄家。

前头说抄家什么的,确实抄了几位典型,之后不少人都告饶发誓很快还上。

却不想前阵子那阵氛围过去了,这群人又生了侥幸,说好的还款也从“明日还”,到“明日复明日”,一拖就没了期限。

何况大家都知道了,准噶尔不必打持久战了,那四舍五入,等于国库又不必详实了,空虚就先空虚着,并不妨碍什么呀?

而且,你看嘛,前头抓的严的时候,给十阿哥都抓起来了,如今不是也放了吗?这说明什么?说明皇上圣明,不紧着大家要钱了!

连四阿哥要债都没从前那股子劲儿了。

这时候甚至有人笑话那些听到风声就屁滚尿流把债还上的。

结果就在大家都放松的时候,那些个老臣重臣,世族宗亲,就是康熙帝见了说不定也要给几分薄面的人家,忽然在康熙帝离京之后开始被四阿哥暴力催收。

“十日之内,不能如数还款的人,就不要怪本王不客气了。”四阿哥起初说这话的时候,一点脸色也没变,就跟说“今天天气不错”没两样。

所以大家嘻嘻哈哈的没放在心上。

主心骨八爷党一众都不在京里,但也留了管事的,能说上话的。

于是大家来问口风,都觉得此事不过是四阿哥趁火打劫,只要拖到康熙帝还朝,他四阿哥那不过是秋后的蚂蚱——蹦不长。

也有那实心一点的,实在是年纪大了,家里叫不成器的子孙拖累的还不起的,自然也有那种故意找茬的刺儿头,借个百十两,偏也拖着不还的。

这种大多数是八阿哥一党的马前卒。

这里面偏就有一例意外。

正是那荣国府的贾家,从前鲜花着景,如今不过是落着一幅空架子了,钱财还是有些的,职权几乎是没有的,却在此事中蹦的老高,实在匪夷所思。

先荣国公贾代善去后,家里的儿子没一个能拿得出手的,二房里勉强捐了个五品的虚职,也就是女儿嫁与了姑苏林氏,因姑爷林如海得康熙帝看重,此前便有意点拨这荣国府一把。

而贾家子孙后代唯有二房里出了个出色的孙辈,叫做贾珠的,幼有慧名,康熙帝早些年点了他进宫给胤礽的长子弘玮做伴读。

奈何此子胆气弱,又逢严父严母,寄托万千期待,整日里把荣国府的荣耀都搭在他身上。

可怜这孩子三更鸡叫未入眠,五更灯火正读书,虽胸有沟壑,但人无健康体魄。恰逢弘玮阿哥一病没了,贾珠回了家去,整日惶惶,不过二十出头,一点小病,竟带累的也一命呜呼了。

荣国府连一声也不敢吭,当今圣上刚死了孙儿,他们最好的孙辈也没了,却无处喊冤,无处发落,只能认栽。

从此后,荣国府更是江河日下,在京城几乎要查无此府了。

见过繁华的人,怎么捱得过落寞?荣国府如今当家的便是贾赦和贾政,贾赦在京中名声狼藉,贾政面上倒还过得去,但这两位又各有念头。

早先府上搭上了廉亲王八阿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