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解释?
两个人机会异口同声地说到,然后又不约而同地笑了。
陈子钧却又不得不感慨,不愧是蒋公啊,自己是因为有后世的后知后觉,乃是经验之谈,事后诸葛亮,如果说战前让他去想,他是绝对不会想到两条路线的。
毕竟,按照华夏军事上的思想,谁会没事主动自己给自己开两条战线?
这种失败的案例别说华夏了,就算是欧洲,从拿破仑的法兰西帝国到威廉二世的德意志帝国,甚至到了后续的小胡子元首的第三帝国,哪一个不是对东西线的两条战线感到咬牙切齿?
但偏偏人家东瀛帝国,不单是一两条战线的事,人家竟然能展开大陆路线和太平洋战线的同时,在大陆路线上,竟然还能开北上和南下,在南下战线上竟然还能同时展开对华北平原和长江方面的两条路线……
太平洋战线算是好点,但也依然在展开对美利坚进行太平洋决战的前提下,不忘记了经略东南亚!
啧啧啧,这气魄,可比地图开疆的花生强多了。
陈子钧想了想,也没有推辞,毕竟现在的蒋福还没有写出《国防论》,自己的一些后知后觉经验之谈说不定能启发做出更多有利于华夏抗战的军事分析。
“我的出发点是从东瀛帝**事力量在海陆方面的割裂造成的。东瀛对远东地区土地的渴望也决定他们会在东北地区跟现在的俄国有一战,而后就会衡量一二,毕竟,与西伯利亚相比,华夏的富庶才是东瀛人的目的,他们会沿着朝鲜、东三省、京津地区,华北平原,然后南下!
“但是同时,以东瀛海军为主的海陆联合进攻也会在沪上展开,然后顺着长江逆流而上!
“我觉得东瀛一切战争的指导策略是……
“交通线!
两个人又异口同声地说到,然后相识一笑,很是开心地笑了。
蒋福指着陈子钧,笑着打趣说到,“你小子啊,看来这列强军事学校是真的学进去了,就你这个军事意识,遍数华夏所有的军事将领,你可以排进前十了。
“如果要是只以成败胜负论的话,依照现在的沪上和浙江的军事实力,你能进前三了!
“蒋公过奖了!
“那蒋公,这个沪上陆军军官学校我就交代给您了?
“好!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都在不言中。
陈子钧却又不得不请教地说道,“敢问蒋公,您那个所谓的北直隶和沪上是什么意思?
蒋公想了
恭喜你可以去书友们那里给他们剧透了,他们一定会“羡慕嫉妒恨”的
想,才淡淡地说到,“这跟华夏的国情和东瀛的国力决定的,所谓的北直隶沪上,其实说白了,就是北京南京,这里面更多的是**和国防的考量。当然南京几乎毫无防御重点,在现在这个时代,海陆并举的前提下,沪上变成了南京的军事替代,沪上存则南京在,沪上失则南京陷。”
“两场决战,必定以北京南京为中心的展开,如果,华夏能抵抗住,那定然可以从容应对,步步抵抗,甚至可以针锋相对地进行交战,但如果一旦失败,后果就是引发巨大的连锁溃败反应,同时对整个国家抗战的信心造成巨大的损害,这个时候,很容易出现汉奸,甚至是汉奸政权,石敬瑭之流,华夏向来不缺。”
陈子钧点点头,缓缓地说到,“这一点蒋公可以放心,我陈子钧可以就此立誓,誓死不会当汉奸和**奴!为华夏之崛起而努力……”
“好!”
蒋福很是满意的看着陈子钧,这一刻他觉得自己人生轨迹中所有的经历似乎都是为了等待这么一个明主。
他在盛京将军赵总督手下编练过新军,在禁卫军训练大臣良弼手下指挥过禁卫军,在北洋新军中当过袁大帅的军事顾问,也当过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校长……
他拿过东瀛**的御赐**,也曾在德意志帝国兴登堡的手下当过军官!
从没有哪一个人如同陈子钧给他的感觉,怎么说呢?
自信!
一种决不言弃,矢志不渝,宁死不屈的精神。
这才是我华夏的好男儿!
生子当如陈子钧!
厚山兄生了一个好儿子啊!
人是上午答应出任沪上陆军军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