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45. 第 45 章

在京城模范学校开学的热闹喧嚣渐渐平息之后,秦易珩与秦云乔站在皇宫御花园的九曲回廊之下,望着那被晚霞染成橙红一片的天空,心中既有改革初成的欣慰,又有着对前路未知的隐忧。

“五哥,如今教育改革已初见成效,可朝堂之上暗流涌动,父皇对我们的举措虽未明言反对,却也态度暧昧,长此以往,恐生变故。”秦云乔黛眉轻蹙,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下意识地轻抚着手中的丝帕,像是要借此平复内心的不安。

秦易珩微微颔首,目光深邃而坚定,凝视着远方的宫墙,沉声道:“七妹所言极是,父皇生性多疑,我们这些年大刀阔斧地改革,早已触动了许多权贵的利益,他怕是也有所忌惮。但为了这天下苍生,我们绝不能退缩。”

说罢,他攥紧了拳头,指节因用力而泛白,透露出内心的决绝。

此时,一阵微风拂过,吹得回廊旁的花枝沙沙作响,仿佛也在为他们的前路而发出隐隐的警告。

秦易珩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脑海中迅速思索着应对之策。

就在这时,一位身着灰色长袍,面容清瘦的老者匆匆走来,此人正是他们的心腹谋士,曾任翰林院侍读的孙敬之。

孙敬之走到近前,躬身行礼,神色凝重地说道:“殿下,七郡主,刚刚得到消息,陛下近日频繁与几位元老重臣密会,似乎在商讨应对我们改革的对策。”

秦易珩闻言,脸色微变,眼中闪过一丝寒光:“看来父皇已经坐不住了,竟妄图联合这些守旧派来遏制我们。孙先生,依你之见,我们当如何应对?”

孙敬之捋了捋胡须,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殿下,依老臣之见,我们不妨先下手为强。如今您在朝中威望日盛,又有众多支持改革的官员拥护,我们可借此机会,削弱陛下的权力。”

“削弱父皇权力?谈何容易。”秦云乔秀眉一挑,眼中满是疑惑,“父皇毕竟是一国之君,手握生杀大权,稍有不慎,便是满盘皆输。”

孙敬之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郡主莫急,老臣自有妙计。我们可以效仿前朝,设立一个议政王大臣会议,由朝中德高望重、支持改革的大臣组成,凡国家大事,皆需在此会议上商议决定。如此一来,陛下的决策权便会被分散,我们便能更好地掌控局势。”

秦易珩听后,眼中一亮,拍手称赞道:“孙先生果然妙计!此计既能彰显我们对国家大事的重视,又能名正言顺地削弱父皇的权力,实在是一举两得。”

然而,秦云乔却仍有顾虑:“五哥,此事虽好,但父皇必然不会轻易答应。我们该如何说服他呢?”

秦易珩微微皱眉,陷入沉思。

良久,他抬起头来,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七妹,明日早朝,我便向父皇提出此事,以天下苍生为念,以改革大业为重,我倒要看看,他如何推脱。”

第二日清晨,天色微明,皇宫大殿内早已灯火通明。

文武百官分列两旁,气氛略显压抑。秦易珩身着华服,神色庄重地站在大殿中央,待众人行礼完毕后,他上前一步,朗声道:“父皇,儿臣有本奏。”

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神色平静,微微颔首道:“珩儿,有何事但说无妨。”

秦易珩深吸一口气,将设立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提议娓娓道来,言辞恳切,句句不离国家的繁荣昌盛与百姓的安居乐业。

他说得慷慨激昂,声情并茂,引得不少大臣频频点头,暗自称赞。

皇帝听后,脸色微微一变,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但他很快便恢复了镇定,冷笑道:“珩儿,你这提议看似为国家着想,实则是想架空朕的权力吧。朕贵为天子,天下之事,自然由朕裁决,何须这议政王大臣会议多此一举。”

秦易珩心中一紧,但脸上却不动声色,他再次躬身行礼,诚恳地说道:“父皇,儿臣绝无此意。如今国家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百废待兴,仅凭父皇一人之力,恐难以兼顾周全。设立议政王大臣会议,正是为了集思广益,更好地辅佐父皇治理国家。”

皇帝冷哼一声,正要反驳,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出列,此人正是三朝元老,吏部尚书李明轩。

李明轩颤颤巍巍地行了一礼,说道:“陛下,老臣以为五殿下所言极是。如今改革大业如火如荼,诸多事务错综复杂,确实需要一个能汇聚众议的机构来协助陛下决策。这议政王大臣会议,并非要削弱陛下的权力,而是为了更好地维护陛下的统治,还望陛下三思。”

李明轩的话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朝堂上引起了一阵骚动。

许多支持改革的大臣纷纷附和,一时间,大殿内议论纷纷。

皇帝的脸色愈发阴沉,他狠狠地瞪了李明轩一眼,心中暗自恼怒:这老东西,竟然也背叛朕,与珩儿这小子站在了一起。

就在皇帝犹豫不决之时,秦易珩趁热打铁,继续说道:“父皇,这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成员,皆由父皇亲自挑选,绝对忠诚于父皇。而且,会议的最终决策权仍在父皇手中,只是在决策之前,多听取一些大臣的意见罢了。如此一来,既能彰显父皇的英明神武,又能避免决策失误,实乃利国利民之举啊。”

皇帝心中暗自权衡,他深知秦易珩如今在朝中的势力已不容小觑,若强行拒绝,恐怕会引起众怒,对自己的统治不利。

但要他拱手让出部分权力,他又实在心有不甘。

就在皇帝陷入两难之际,秦云乔莲步轻移,走到大殿中央,盈盈下拜道:“父皇,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如今改革正是为了百姓的福祉,这议政王大臣会议,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改革目标,让天下百姓早日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父皇圣明,定能洞察其中利害。”秦云乔言辞温婉,却又句句在理,让人无法反驳。

皇帝的目光在秦易珩和秦云乔身上来回扫视,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今日若不答应,恐怕难以平息这场风波。

思忖良久,他终于咬了咬牙,说道:“既然诸位爱卿都如此坚持,朕就暂且同意此事。但这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成员,必须由朕亲自挑选,而且会议的一切事务,都要向朕如实汇报。”

秦易珩心中暗自欣喜,但脸上却仍保持着恭敬的神色,他连忙行礼道:“父皇英明,儿臣遵旨。”

退朝之后,秦易珩和秦云乔回到王府,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

秦易珩兴奋地在书房里来回踱步,笑着对秦云乔说:“七妹,今日之事,多亏了你和孙先生。若不是你们出谋划策,这议政王大臣会议恐怕难以顺利通过。”

秦云乔微微一笑,说道:“五哥,这只是第一步,后面的路还长着呢。父皇虽然暂时答应了,但他必然不会善罢甘休,我们还需小心应对。”

正说着,孙敬之走了进来,他笑着说道:“殿下,郡主,恭喜恭喜啊!这议政王大臣会议一旦成立,我们便掌握了主动权。不过,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尽快挑选出合适的成员,确保会议能按照我们的意愿进行。”

秦易珩点了点头,说道:“孙先生所言极是。我心中已有几个人选,皆是支持改革、忠心耿耿的大臣。只是这名单,还需与你和七妹仔细商议。”

于是,三人围坐在桌前,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他们逐一分析着朝中大臣的性格、能力和立场,最终确定了一份议政王大臣会议成员的初步名单。

然而,就在他们以为一切都在顺利进行之时,新的麻烦又接踵而至。

一些守旧派大臣不甘心失去权力,他们暗中勾结,企图破坏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成立。

他们四处散布谣言,说秦易珩和秦云乔妄图篡权夺位,这议政王大臣会议不过是他们的阴谋工具。

这些谣言很快便在京城中传开,一时间,人心惶惶。

百姓们不明真相,纷纷议论纷纷,对秦易珩和秦云乔的改革举措也产生了怀疑。

秦易珩得知此事后,怒不可遏:“这些人简直是岂有此理!为了一己私利,竟不惜造谣生事,扰乱民心。”

秦云乔也是柳眉倒竖,气愤地说:“五哥,我们不能坐视不理,必须尽快澄清事实,否则这改革大业恐怕要毁于一旦。”

孙敬之沉思片刻后说:“殿下,郡主,我看我们不妨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向百姓们公开解释议政王大臣会议的目的和意义,让他们了解我们的改革初衷。同时,对那些造谣生事的人,也要予以严惩,以正视听。”

秦易珩听后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