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第二百八十九章宫变


工部尚书见太后问话,下面竟无一人回应,不由得心寒。

“太后娘娘,此事原本也该是工部的职责,臣愿意用三日时间整理出详尽的计划,前期修复河道用银,与日后扩建河道用银都做计划。”

“至于所派何人监工,臣可举荐工部管事二人前往,具体由何人督办,还要内阁商议选定。”

太后缓了缓心口郁结之气,还好,朝堂之上还有忠君之臣。

端王却是在这时瞪向赵尚书,眼里闪烁着将之除掉的打算。

“尚书大人,此表可要做的详尽些,否则出了错,做出劳民伤财的举措,你可不是罪人。”

太后心口泛着疼,她感觉,这种局势要不了多久,她便不需要再坐在这里。

朝堂之上还坚持等皇上回来的朝臣越来越少。

不是入狱,就是被革职,如今留下的鼠辈皆不堪大用。

赵大人的官途正当受到威胁之际,宫外八百里急报。

“报,汀州传回捷报。”

皇太后眼前一亮,问身边的夏公公,“哀家没有听错吧,是捷报吗?”

夏公公忙不迭地点头,“娘娘,是捷报,皇上一定是得胜了。”

皇太后双手合十,心中祈祷。

四个月了,四个月没有任何消息,她也要撑不住了。

“终于,终于有皇上的消息了。”

“报,南境大军大获全胜,皇上已登陆泉州,不日大军归朝。”

太后正当激动之时,端王发现,急报上落的是皇后的凤印。

他一声冷哼,“皇后传回的消息,一没有军中印信,二没有皇帝的印章,此消息真伪不可信啊!”

太后才落下的心被他一句话激起怒意。

“皇后乃一国之母,她命人传回急报,必是我军大捷。端王此言有不臣之心,难不成你不希望皇上归来?”

端王心底终是慌了。

他吃不准是皇后起的缓兵之计,还是皇上真的归朝。

眼前朝中的几个钉子被他拔除的差不多了,自己很快就能坐上龙位,皇上怎可以回朝?

“今日朝政到此,散朝。”

皇太后沉浸在喜悦当中,正想着如何搬回局势,让赵尚书立即拟定章程,端王便要求散朝?

朝臣呼呼啦啦退了,皇太后怒不可遏。

“端王越发不将哀家放在眼里了。”

赵尚书到底是两朝元老,经历的多了,处事便会想到如何避忌祸福。

他见端王**已经退出,这才敢上前。

“太后娘娘,老臣有一个不情之请。”

“怎么,就连赵大人也慑于端王**,不敢替百姓做实事了?”

赵尚书连连摇头,“太后娘娘,此次南境大捷,证明皇上不日就能归朝,可千里之遥最快也要月余,臣,担心端王狗争跳墙,做出于您不利之事。”

“他敢!”

赵尚书已过花甲之年,脊背都挺不直了,脸上皆是担忧之色。

“娘娘,从今年九月,端王将朝臣以各项罪名罢免的已有五人,其中张中堂还是皇上托付朝政重臣。获罪下狱的八人,斩首抄家三人。”

“这十六人皆是朝中砥柱,一心为民,哪怕他们自身确实犯了错,可娘娘辅政之时,正是需要他们之际,不是一样被处置了?”

皇太后自责,她娘家不在京中,忽然辅政无强势手腕,没两个月就被端王架空了权势。

她长叹,神色当中有哀色。

“太后,听臣一句劝,暂避锋芒静待皇上归来。”

皇太后也是盼着帝后归来,自己含饴弄孙。

她怕自己一味的孤勇,最后成为人家拿捏的人质。

皇太后回宫后,便称心疾犯了。

太后临行前,终究不放心皇上留下的最小孩子。

若有宫变,时景忠必会**害。

她临行前让丽太妃带着孩子与她一同离宫。

姜妙梨见形式变化如此突兀,坚定道。

“太后,后宫无人主持大局,只周嬷嬷应付不来突发事件,一但让端王发现端倪,必能搜查出您所在之地。”

“就让妹妹替您留在慈宁宫,多拖延一些时日,您的安危也会多一些胜算。”

她说这话时,眼泪已经在眼圈当中打转。

“只求太后平安将忠儿带在身边,妹妹便无遗憾。”

太后没想到她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端王若不逼宫一切都是咱们杞人忧天,若他真的走到那一步,你可有想过后果?”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