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松林做事习惯走捷径,总觉得规矩是束缚。我劝过他几次,但他听不进去。”
郑仪点点头,又问道:
“那他跟王**的关系……”
“王**很器重他。”
李远回答得很谨慎。
“毕竟张松林确实给临州拉来了不少项目。”
郑仪若有所思:
“这次事情,对临州影响大吗?”
“短期肯定有影响。”
李远叹了口气道:
“但长远看,也许是件好事——让大家都清醒一下,知道红线在哪里。”
郑仪抬眼看他:
“李市长最近工作还顺利吗?”
李远明白这是在问自己会不会受牵连:
“一切正常。张松林分管的工作暂时由我接手,没有出现断层。”
“智慧物流园二期筹备得怎么样了?”
“规划已经完成,正准备上报省里审批。”
两人的对话看似东拉西扯,实则每一句都在传递重要信息。
李远在表明自己没有受到案件影响,工作照常推进;郑仪则在评估他的**地位是否稳固。
午饭后,郑仪婉拒了李远相送的好意,独自走向**大楼
郑仪独自走向**大楼三楼的**办公室。
走廊上,几个工作人员正匆匆走过,见到他都礼貌地点头致意,眼中闪过一丝好奇——省委组织部干部一处的副处长在这个敏感时刻造访****,自然引人关注。
王学文的秘书小陈早已在门外等候:
“郑处长,王**正在等您。”
郑仪点头致意,推门而入。
王学文的办公室宽敞明亮,落地窗外是临州市中心的全景。
此刻,这位****正背对门口站在窗前,手里捧着一杯茶,听到开门声才缓缓转身。
“郑处长,欢迎啊。”
王学文的笑容看起来很自然,但眼皮有些浮肿,显然这几天没休息好。
“王**打扰了,”
郑仪上前握手。
“刚好来市里考察干部工作,想着应该来向您汇报一下思想。”
王学文眼睛微微一亮:
“郑处长太客气了,请坐。”
两人在会客区落座,秘书端上茶水后识趣地退了出去。
王学文轻轻转动茶杯:
“郑处长这次来临州,任务不轻啊。”
“例行考察而已,”
郑仪抿了口茶。
“主要是想了解一下张松林事件后的干部队伍思想动态。”
“应该的,应该的。”
王学文点头。
“组织部门在这个时候发挥作用,很有必要。”
他稍作停顿,忽然叹了口气:
“说起来,张松林走到今天这一步,我作为****也有责任。”
郑仪没有接话,静静地等待下文。
“当初是我力主提拔他当常务副市长的。”
王学文面露愧色。
“看中了他的干劲和能力,却忽视了对他**品格的考察。”
郑仪微微颔首:
“王**言重了。张松林的问题隐藏很深,组织上也是近期才掌握确凿证据。”
这话看似安慰,实则是一种不动声色的试探,郑仪想知道王学文究竟对张松林的问题掌握多少,现在又想如何撇清关系。
王学文摇摇头:
“主要责任还是在我。现在想起来,当初他力推的几个项目,确实有不规范的地方。”
郑仪眼睛微眯:
“哦?比如哪些项目?”
“比如临州港西区的扩建工程,”
王学文似乎陷入回忆。
“当时土地补偿款发放就出过问题,但被他压下去了。”
郑仪心中一凛,这正是巡察组查出的张松林重要问题之一。
“王**当时不知道这事?”
“我听到过一些反映,”
王学文面露难色。
“但张松林解释说那是有人故意找茬,我也就没深究。”
他放下茶杯,语气突然变得诚恳:
“郑处长,我这次算是栽了个跟头。组织上如果要追责,我绝无怨言。”
郑仪看着王学文疲惫却坦然的眼神,忽然觉得有意思起来。
这位****表面在自我批评,实际上却很聪明,抢先承担“监督不严”的责任,避开了最为致命的”同流合污”嫌疑。
“王**言重了,”
郑仪不动声色。
“组织上一向实事求是,不会冤枉一个好干部,也不会放过一个有问题的人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