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作为皇帝平日办公之所,分为内外两殿,中间用雕刻着龙纹的紫檀木隔开。
一名名近侍躬身候在大殿四角,连呼吸声都被放得极轻。
普通臣子连走入御书房的资格都没有,但凡能踏足内殿的官吏,无一不是朝中显赫权贵。
空气中还弥漫着一股龙涎香与墨香交融的气息,彰显着皇城大内的奢华尊贵。
今日内殿站着兄弟俩:
三皇子景霸、六皇子景淮。
坐在龙椅上的自然是当朝皇帝景弘,身前一张鎏金御案,文房四宝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一摞摞奏折堆积成山。
两兄弟恭恭敬敬地弯着腰,皇帝就像没看见他们,依旧埋头在书案中批阅奏折。
过了很久,皇帝才抬起头,慵懒地伸了个懒腰:
“叫你们来是想问问,对于洛羽出身一事,朝中大臣这两天可有什么议论?”
景霸轻声答道:
“堂堂安西将军、阙州持节令竟然是已故武大将军的私生子,此事确实出人意料。
这几天满城震动,街头巷尾的百姓都在议论此事。
朝臣们也众说纷纭,有人说二十多年前武大将军还是边军一校尉时曾经在陇西带过兵,想来就是那时候留下了私生子。
推算洛将军的年纪也对得上,再加上诰命夫人亲口承认,所以身份一定不会假。”
“假是不可能假的,当着满城百姓和世家子弟的面喊出那句武成梁之子,岂能有假?
诰命夫人更是把武家名誉看得比什么都重,连她都开口承认,洛将军定是武爱卿的儿子。”
景弘往龙椅上一靠,目光微挑:
“洛将军当街给了崔清两巴掌,朝臣们就没什么说辞?”
两位皇子对视了一眼,皆未做声。
“说吧,朕很想听听。”
“咳咳。”
景霸这才说道:
“崔大人毕竟是户部侍郎,朝堂重臣,洛将军当街行凶、辱人颜面,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朝臣中指责洛将军的不在少数。
更有人言,洛将军粗鄙不堪、不懂礼数、无视法度,不应再加封陇西节度使,可功过相抵,不赏也不罚。”
洛羽打的是谁?户部侍郎啊!
若打的是旁人,这种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可崔清背后站着一个崔家,这两巴掌可是结结实实的扇在了崔家脸上。
“功过相抵?”
“哈哈哈。”
皇帝笑得前仰后合:
“洛将军在西境退十万羌兵、杀敌国皇子,这么大的功劳,两巴掌就抵掉了?
有趣,当真是有趣。”
“这两年明里暗里给武家使绊子的人不少,有些人啊这是怕了。”
两位皇子虽然面如止水,但他们如何听不出皇帝语气中的嘲讽之意?
看来父皇更偏向于洛羽。
“老三,你怎么看?”
景弘突然盯着景霸:
“那天你和老六不是就在场吗。”
若不是景霸急忙派人来报信,景弘就真的答应崔钧赐婚的请求,到时候洛羽再想提武家出头都找不到借口。
没办法,崔家毕竟替朝廷镇守东境,若是这点面子都不给,以后怎么让人家卖命?
身为皇帝,光念着旧情可没什么用。
景霸毫不犹豫的说道:
“儿臣以为,洛将军为国镇守边疆,屡退强敌,该赏还是要赏的,否则会寒了陇西十五万将士的心。”
“噢?你这么想?”
景弘饶有趣味地问道:
“那崔家怎么办?白挨两巴掌?”
“崔清本就有妻妾,还想着让武家独女嫁入崔家,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崔家还想着求父皇圣旨赐婚,分明就是想借父皇的手打压武家。以后若是民间议论,骂的可不是崔家,而是父皇您啊。
挨两巴掌是他们活该!”
皇帝目光微凝:
“道理谁都懂,可崔家势大啊,以后还得靠他们守着东境,抵御郢国的兵马。”
“父皇,儿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景霸破天荒的神神秘秘,令景弘十分好奇。
“父子之间有什么不能讲的,说吧。”
景霸壮硕的身躯再度弯下:
“恕儿臣直言,崔家在岭东道盘踞数十年,根深蒂固,拥兵自重,对朝廷的政令多次阳奉阴违。
像这等臣子,于国不利。
但洛将军则不同,自领兵以来,朝廷让他出兵就出兵,从未有过二心,更没有要过朝廷一兵一卒、一粮一饷。
论战功,洛将军退敌十万,杀西羌皇子,强过崔家数倍;
论实力,陇西道也超过岭东道远甚;
论忠心,武大将军的忠心世人皆知,其子定然不差。
所以儿臣觉得,当鼎力支持洛将军,一来可保西境平安,二来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