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64. 天河迢递笑牵牛

李青一醒来的时候,天光已经亮了,她翻了个身,发现那个青年不在身侧,她伸出手去摸到了已经没有体温残留的床单,心里不禁忐忑了起来。

难道是自己昨天做了什么过分的事么,她不安地想,瞬间那种酥酥麻麻的困意褪了个一干二净。

她猛地下了床,顾不得伺候的下人,就想往外跑,然而下一秒钟她就和杜毓文撞了个满怀。

对方看起来笑意盈盈的,倒不像是被自己得罪了。

“那个?”李青一抬起了头,还没想好说什么,脸一下子红了个彻底,她又低下头,用细若蚊蝇的声音问道,“你做什么去了?”

“没什么。”杜毓文笑着说。

老实说,他昨晚没怎么睡着,他一直在自己做错了事的焦虑和这样不是很好么的贪恋中反复煎熬,待到天将明的时候,便披了衣服,准备找太医聊聊。

说实话,他也不知道想从太医那里得到一个什么答案。

他站在镜前,小心翼翼地整理着衣领,将昨晚的痕迹全都掩盖下去,明明是和自己明媒正娶的妻子,他忍不住叹了口气,弄得好像偷情一样。

他微微地抖了抖,怎么不是偷呢,他忍不住想,好像是偷取了她的幸福和人生一样,他狠狠地将中衣的领子压在那些齿印之上,套上了外袍,将每一根系带都系的紧紧的,让他几乎有些喘不上气来,又没办法松开了些。

不过他身子的确好了不少啊,他想,若是从前的话,这么折腾一晚上,高低得病一场,他伸出手来摸了摸额头,并没有异状的温度让他感到了几分陌生。

黄太医给他把了脉,“大人这段时间养的不错。”他说,“气血多少补回来了一些,但是毕竟之前伤过根本,也不能操之过急。”

杜毓文点了点头。

他深呼吸了一下,然后转过了头来直视着黄太医的脸,“那我还能活多久?”他问道。

黄太医笑了笑,黄瑛虽然是个世故老到的人,一贯也是信奉不关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人,但是这些日子处下来,他倒是的确对这个青年生出了几分敬意和好感来。

“这些都是不好说的。”他斟酌着开口了,“体弱多病的,也有活到高寿的,筋骨强健的,也有转瞬之间就不行了的。”

“所以说,”杜毓文轻声说,“我还是有机会和寻常人一般的么?”他慢慢地说,“只要我自己小心,勤加保养。”

黄太医愣了一下,他其实以为杜毓文是希望恢复到从前的,医武不分家,第一次为杜毓文诊脉的时候,黄瑛就知道,他从前武艺绝对不低。

这都是多少辛苦汗水,勤学苦练才得到的一身筋骨和功夫,有几个甘心此生就再也没有了。

“若是说再动武,恐怕是不能的了。”黄太医见状自然也放开了讲的,“但是说,只是图个寿终正寝,还是有望的。”

杜毓文的脸色轻松了几分。

“这样。”他说,连声调都忍不住变得轻快和上扬了,“那多谢太医吉言了。”

黄太医不懂他为什么这么高兴。

如果是自己的话,黄瑛想,恐怕还沉浸在自己一身武功被废的痛苦中呢,而这青年明显脸色烟雨天霁,甚至可以用喜出望外来形容。

“平日里的鸽子汤和参汤不要断了。”黄太医和简明嘱咐道,“另外,心情也很重要,最近大概是这平川城总算是有了几分走上正轨的意思,看着杜大人心里轻松了,身子自然也好多了。”

简明点了点头。

“希望他还能遇上点别的喜事。”黄瑛由衷地说。

“还有什么要注意的吗?”简明追问道,黄瑛觉得这个侍卫不愧是皇上选派的人,脸上永远是一派纹丝不动波澜不惊的神情,拿着公事公办的派头。

“不要动武。”黄瑛强调道,“他身上旧伤太多太重,这是最大的难关,无论怎样,都不能再受伤了。”

简明将头点了点头,表示自己都记好了。

“也是简侍卫照顾的精心的缘故,”黄瑛笑道,“武成侯这病我也接手有一年了,总是迁延蹉跎,治不明白,如今看来,全靠平日里精心照顾和自己心态放宽啊。”

他细细地推敲着自己说的每个字,觉得自己依旧保持着原本的人设,一个热心肠的,胸无城府的庸医,既看不懂杨公公的方子,也只觉得武成侯好起来是件好事。

这样谁也没有得罪,肯定没什么问题,他对自己说。

然而,待到简明离开了药房,黄瑛微微地叹了口气,安全固然是安全了,可是自己表现的在体察上意溜须拍马上,好像就差了几分。

是他不知道该怎么做么?

他自己摇了摇头,他当然知道走那条路需要怎么表演。

只是,他伸出手来放在了自己的胸口上,默默地按着自己的心脏,他感觉他的心跳得很快,甚至快得有点让他难受。

他不想让杜毓文死,这是真话。

杜毓文年轻,有才干,而且,从前的黄瑛并不喜欢用这个词去形容别人,但是现在好像没什么比这个词更合适的了。

他是个好官。

这一点平川城里的人应该都赞同,黄瑛想,而如今他也算是平川城里的人,在北地不比在宫里,他虽说是专门来给武成侯看诊的,也住在武成侯府上,但是平日里留在军中药房的时候也很多,毕竟他年纪轻轻的,武成侯府这安静到有几分死寂的氛围并不适合他,去军中药房可以说是交流切磋,顺便认识认识这边的独有药材,理由充分的很。

于是这大半年来成了他一生中见人最多,最复杂的一年。

有普通的军士,有在这里很多年的军医,有药贩子,胡商,贩夫走卒,几乎让黄瑛有一种大开眼界的错觉,原来不同的人一直在世界的某个地方过着不同的人生。

但是他们的人生和幸福都很脆弱,黄瑛想,只要来一个类似杨师古的长官,就全都完了。

他在京城中的时候,经常也会听他们聊起某某大人的生意,说他们是如何的精明,既捞到了好处,又对皇上表示自己胸无大志,简直是一举两得,英明神武。

这时候总是要讲些反面例子,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之类的箴言。

黄瑛从前也是这么认为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