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二,晨光微熹,一抬接着一抬的红妆从沈府大门蜿蜒而出,抬箱笼的力夫们身着簇新红衣,热热闹闹送往齐王府。
打头的是礼部的几名官员,与宫中派来的嬷嬷、内侍,手持礼单,高声唱喏,声音洪亮,穿透薄雾。
“沈府陪嫁,盛京铺面八间,紫檀木嵌螺钿千工拔步床一张,缂丝屏风四面,锦被二十床……”
“天水姜氏,添京郊良田两百亩,铺面两间,赤金头面两套,东海珍珠十斛,珊瑚盆景一对,古籍字画、古玩玉器,计八箱……”
唱礼一声高过一声,围观的百姓越聚越多,踮着脚尖、伸长脖子,看着那一眼望不到头的送妆队伍,发出阵阵惊叹。
“沈府对这养女当真用心,瞧着这排面不输相府嫁女。”
“这是嫁王府,哪里敢怠慢,沈尚书怕是把家底都掏空了。”
听着年轻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胡须花白的老者忍不住出言:“此话差矣,想当年沈冕将军的母亲,曾命人送了不少私产到沈府,老朽可是亲眼看到一箱一箱往沈府抬的,想必都添到嫁妆中了。”
“如此说来,沈二娘子在沈府也不是白吃白住的。”
“沈府的嫁妆说得过去,天水姜氏与沈府是何关系,怎也路远迢迢送来添妆,还这般丰厚?”
与百姓同有此问的,还有在酒肆二楼临窗而坐的宁昱:“那个避世的姜家,也要来盛京出风头了?”
“出不出风头不知,但姜氏应当有通过此事,重回盛京的打算。”张云朗瞧着底下的热闹,阴邪的目光落在一人头顶:“宁兄且看,前边送妆人中有一眼生的男子,便是姜氏族人。”
宁昱顺着张云朗指的方向瞥了瞥,并未放在眼里:“盛京世家新贵众多,姜家还挤得进来?”
“姜家虽不如从前,可若与齐王府连在一起,再凭着书香世家的名头,倒也能有一席之地。”张云朗明知宁昱与齐王府有嫌隙,特意提了这么一嘴。
“天水姜氏果然是越活越回去了,居然想着捧谢景舟的臭脚,来了又如何,乌合之众,不足为惧。”宁昱不屑冷嗤道。
张云朗心里想的是,齐王有圣上的偏爱,若再有姜氏支持,今后局势如何变化就难说了,可面上对着宁昱却是点头不语,命人关上了窗。
齐王府门前,早已锦绣铺地,阵仗丝毫不输沈府的送妆队伍。
大长公主早几日便亲自坐镇齐王府,带着灵禧郡主准备着给送妆人的回礼与酒席,信王世子谢临与礼部侍郎在门口迎妆,太后心腹钱嬷嬷率王府管事,将停满院子的箱笼一一打开,捧着妆奁清单,仔细点妆。
阖府上下,最清闲的当属谢景舟,他与拄着拐的赵钦,四处转溜一圈,最终转到了门口。
赵钦看着一箱箱红妆鱼贯而入,低声道:“景舟,沈二这架势,恨不得把整个沈府都搬来给你!先前你说沈二爱慕你,我总以为是你的错觉,今日我是信了。”
石砚站在两人身后,闻言,立马“维护”起了谢景舟:“赵郎君,主子待沈二娘子也是不错的,往日睡到日上三竿的,今儿天没亮就起来沐浴更衣,发冠都梳了好几回才满意。”
藏在心底的那一丝紧张与期待,被石砚明晃晃说了出来,惹得谢景舟立马给嘴上不把门的一脚,又斜睨了满是探究之色的赵钦一眼:“都闭嘴,你也好好站着,别摔倒了给本王丢人。”
赵钦回头与石砚对了个眼神,无声交流:我们就看着他嘴上逞强吧。
谢临迎了一上午,可算看到了尽头,倏忽眼睛一亮,也转头调侃起了谢景舟:“景舟,走在末尾的那位,是跟在沈二娘子身边的丫鬟吧?那一份定然不一般。”
谢景舟想起沈颜欢说的“惊喜”,生出了几分期待,立马提不上前:“这份嫁妆,本王亲自迎。”
恰巧,青辞手提盖着红布的物件,在谢景舟面前停下,规规矩矩行了一礼,便道:“王爷,这一件是我家姑娘特意为您准备的。”
“青辞姑娘,可能给我们透个底,里边藏了什么好东西?”赵钦一瘸一拐挪过来,好奇红布下藏了什么巧思。
而他话音才落,盖在外边的红布无风自动。
“这里边,是活物?”谢景舟心中忽然有个大胆猜测。
青辞低头瞧了瞧手里提着的物件,莞尔道:“姑娘嘱咐了,这一件只能王爷亲手开。”
“你家姑娘可有吩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