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第54章 吴知府与盐商

雪生一路跟着他们直到西城门本来还担心城门有人看守只能无功而返没成想城门大开只有一个开城门的士兵在城门口候着。

雪生咬了咬牙趁着士兵弯腰塌背的讨好吴知府默不作声的从路边坠到了队伍后面去。

士兵半点也没起疑反倒有个女侍差点回头看到他幸而前头吴知府发了话出了城门后和夫人乘了马车

出了城门后周围环境愈发荒凉不似城内道路整齐干净土路两旁是高大的树木和野草雪生趁机藏到树后借着春日浓密的植被做伪装离前面一行道士越来越近也终于看清了被捆绑起来那个红衣人。

被道士围在中间的红衣人相貌平平个子中等比他家孟夫郎矮了半头鲜红饱满的孕痣在眉间过于显眼在周围火把的照耀下雪生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那痣。

“是个哥儿?”雪生惊奇。

红衣哥儿被道士围在中间一路都是道士的念咒声和用法宝施法的声音他眼角残存着泪痕一脸迷茫与无辜怎么也不像是**如麻的妖物。

雪生在林子里走他们一行人在官道上走出了西城门不远处便是渡口。

虽然天晚但码头上仍然有船只来往力工卸货。

道士绕过码头沿着河边往北去掐指找了个位置停下。

雪生躲在树后看着几名道士将红衣小哥儿围在中间踏着八卦步一会儿掐诀挥剑一会儿燃符念咒将他吓得浑身哆嗦眼泪扑簌簌的直往下掉如果不是嘴被破布堵住只怕早就大喊大叫了。

道士们做完法命人去牵一条小船过来抬棺的人先将棺材抬上小船雪生这才发现棺材上还缠着麻绳粗实的麻绳将整副棺材捆的结结实实另一端又被拴在了红衣小哥儿的身上。

这情景不说也知道接下来是要做什么红衣小哥儿瞪大的眼睛里满是绝望他拼命挣扎的后果也只是被丢到船上。

其中一个道士踏上船去撑起船桨往河里大概划了四十多米便拿起备好的石头砸烂了船舱河水瞬间从砸破的孔洞里溢上来。

不等船舱被河水溢满他顺势跳进河里扔下船上的棺材和红衣小哥儿飞速朝岸边游来。

吴夫人坐在马车上看着这一幕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满“怎么不再多划远些。”

余下的道士忙上前解释道:“夫人,我与几位道友特意算过方位,此处是最适合封印妖物之地,再远些或近些都是不成的。

吴夫人嘴角挂着嘲讽的笑,这群江湖骗子实属可气,明明是怕将船划得太远会被同伴抛弃,这所谓“妖物

目睹船上的棺、人,同船一起沉没在江上,消失的悄无声息,只有小哥儿挣扎扑腾出的水花还算热闹,不过也只是一瞬,吴夫人还算满意。

她身边的吴知府也不知有没有看到外边的事,只是淡淡的吩咐了一句,“可以了,回府吧。

雪生没跟着回去,实在是怕再经过城门时被发现,干脆等在树丛里目送吴家人离开。

直到城门关闭,他这才从林子里走出来,河面一片平静,像是从来没人来过。

第二天一早宋亭舟拿着户籍册子守在城门口,看见排在队伍里进城的人里有雪生,他这才放下了心。

雪生一夜未归,他和孟晚猜测多半是跟出了城,但没见到人,不免担心他的安危。

“郎君。

“没事就好,先吃点东西,旁的话回家再说。

将雪生接进城来,宋亭舟先带他去早食铺子叫了两碗面条。

雪生在外待了三个时辰,又冷又疲惫,两碗热乎乎的面条下肚,身上暖和起来后人就更困倦了。

吃了面回去,雪生将昨晚发生的事一一告知,孟晚让他回去休息。

大清早的,家里的饭也刚做上,碧云和常金花在厨房里忙活,早食简单,只不过常金花坐不住,餐餐都要自己张罗。

“这可真是天方奇谭,难不成还真有个狐妖?孟晚一个唯物主义者都被吴家的操作搞得一愣一愣的。

宋亭舟目光黯淡,神色悲凉,“不过是个无辜的可怜人罢了,我以前从未想过,官至四品的朝廷命官,会如此将人命视如草芥。

孟晚才是毫不意外,他将炕上的被褥叠好,“人都有坏有好,官也是人,当然也有好官坏官,我们如今还是太弱小了。

宋亭舟何尝不是这样觉得,别说一个素未谋面的小哥儿,他甚至连自己的好友都没法帮助。

“问了城内那么多的大夫,见不得人,光听症状都是说风寒,可我不信。

孟晚将他拉到身

边坐下,“郎中都灭口了,怎么可能只是风寒这么简单?如今只能看祝举人那里怎么说了,你起得那么早,再躺一会儿吧。”

宋亭舟睡不着,“今天我告了假,听说城北大官村有个赤脚郎中医术高明,我想去请教请教。”

孟晚找了件外出的长衫备着,“用了饭我陪你一起去,若时间空余,城内没找过的也都问问。”

他们饭后也没叫醒雪生,宋亭舟卸了车驾骑马带孟晚去了大官村。也不知是其他人夸大,还是受限于没见到病人,大官村的郎中同样是那些话。

宋亭舟不免有些灰心,还好孟晚一直在他身边陪他,两人又问了几家城里的郎中,全是这番说法,无一例外。

若不是张郎中死的蹊跷,恐怕孟晚都信了吴昭远只是病重了。

两人颓败的回到家中,却遇见了意料之外的人。

“义叔?你怎么来了,泽宁呢?他可回来了?郎中可请来了?”

宋亭舟见了义叔心情十分激动,一连问了三个问题。

义叔笑呵呵的说:“宋举人莫急,公子还在谷陵县养伤,但我家三爷已经带着范郎中回来了,公子特意交代要我告知您一声,怕您心焦。”

孟晚眸中闪过一丝惊喜,插了一句,“祝三爷亲自带郎中回来了?这倒是个好消息。”

宋亭舟闻言倒是又担心起了祝泽宁,“泽宁怎么会伤到?”

义叔闻言十分欣慰,“劳宋举人记挂,公子只是受了点皮外伤,过两日就能回来了,他忧心吴举人的病情,这才让三爷带着郎中先回来。”

“那我也去吴家探望昭远。”宋亭舟心绪难平,说完就要出门去吴家。

义叔拦下他,“宋举人,三爷说此事他一人出面便好,有了消息,老奴定过来回禀。”

宋亭舟直视着义叔的眼睛,似乎明白过来了什么,他对义叔揖了一礼,“如此就麻烦义叔了。”

义叔忙回礼道:“不敢当不敢当,宋举人安心等着老奴的消息吧。”

送义叔出门的时候,孟晚突然想起一件事,他小声对义叔说了一句什么。

见对方表情诧异,补了一句,“我也不知此事究竟是真是假,也可能是我猜错了,剩下的还请祝三爷自行定夺吧。”

义叔是第一次见到孟晚,深深的看了他一眼,义叔诚恳的道了句谢,“多

谢孟夫郎提醒,老奴这就回去禀明三爷。

送走了义叔,孟晚颇感意外的说:“没想到祝三爷会回来,且人还算仗义。

不让宋亭舟跟去,是怕情形不好吴知府会迁怒宋家,宋家根基薄弱,只是小门小户,如何开罪的起知府大人?

宋亭舟几日的愁容终于舒展些许,“希望一切能顺利,你刚和义叔说的事可是真的?

孟晚将他拉回屋里,“上次娘说买回来的盐不一样,后来家里都是我去买盐,我仔细留意了一番,确实如此。加上祝二爷与吴知府来往亲密,难免让人多想。

若是往日,他也猜不到这上面去,但如今却觉得这两人当真是有苗头的。

祝三爷带范郎中回来后先回的祝家,义叔紧跟着他脚后回来急忙报了信。

“此事可属实?祝三爷满脸疲惫,但听到这等消息还是惊的从榻上站了起来。

祝家老宅里难免都是祝二爷的心腹,说话办事都要小心,义叔将声音压得极低,“老奴已经派人去盐行查看了,只是人还没回来,但老奴观孟夫郎此人像是个心有成算的,不会拿这种事胡说。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