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真这么想?”周安琳的语气越来越缱绻,勾得人脸热。
她只觉得眼前一黑,沈瑜便没了踪影,只剩下木门发出轻轻的吱呀声响,证明有人来过。
周安琳也不着急追上对方,她刚刚也是一时兴起,没想到沈瑜这么经不起逗。杯盏被她端起,周安琳吹开水面的茶叶,微微抿了口茶。
……
一行人舟车劳顿,总算在一周后到达了宣城。
一提到宣城,最先想到的必定是鱼米之乡,进城的路上四处是稻田,只余一条小径给过路人。
此时并非农忙时节,地里的水稻也没有成熟时的金黄色,反倒是绿油油的。
周安琳自小生长在深宫里,纵然在古籍里见过水稻相关的记载,也没法将面前的小苗苗同桌上的米粒对上号。
“此城百姓田里的杂草颇多,可是遇到了什么困难?”周安琳看着田里那被微风吹得有些摇晃的稻苗,托着下巴,整个人都有些惆怅。
云想向来机灵,此时义不容辞地挺身而出为主子解惑。她在窗口探头探脑看了好一会,一棵野草没看见,全是稻苗啊?
“殿下,您说的杂草在哪儿呢?”云想扒着看了半天,依旧一无所获。
周安琳瞥她一眼,只觉得她小小年纪眼力如此不好,指了指最近的一块田地道:“这不都是杂草吗?”
云裳听见动静,也凑上前来:“殿下,这就是水稻啊。”
空气凝滞了几秒,云裳也粗线条到没有察觉气氛的不对,仍然看着周安琳。
“这是她说的,跟奴婢无关,还望殿下明鉴!”云想身子格外灵活,起身往一旁挪了几寸。
周安琳有些忍俊不禁,作势要去拧云想的耳朵,笑道:“在你心里本宫就是这样刻薄的人?”
“殿下饶命啊,殿下饶命啊。”她的手还没触到云想后颈,云想就嚷嚷了起来。两人笑闹成一片。
风吹起帘子,将少女的嬉笑声传远,沈瑜循声扭头,将周安琳的笑颜印在眼底。手中的缰绳微松,他的嘴角不自觉翘起,眼里的温柔快要溢出来了。
太守胡敏令早就收到了消息,在城门口恭候多时了。
“臣参见殿下。”行礼后,胡敏令将风尘仆仆的一行人带到完工不多久的公主府。
“诸位舟车劳顿,今晚胡某不便多打扰,明日接风宴恭候殿下,若是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吩咐臣等。”
“有劳。”进城时周安琳有特意观察过街上的百姓,每个人脸上都被风吹得红扑扑的,依旧很有干劲,想来此地应当比较富饶。如今见到太守做事有条理,进退有度,一颗心也算是放下来了。
胡敏令走了,周安琳却迟迟未动,她嘱咐云裳云想先进去收拾,自己则是和沈瑜一起留在外面。
“要把我丢在外面?”沈瑜扯了扯周安琳的衣摆,很快手就被她拍下去了。
“少来,我可不吃这套。”周安琳冷着张脸道,“不是皇兄安排你护送我?如今任务完成,你也该回去了吧?”
沈瑜脑子飞速运转,在说实话和说假话之间,选择了不说话。
是的,只要他假装听不见,周安琳就没有赶他走。
“说话!”周安琳杵了杵他。
“我想留下来。”
“有多想,愿意给我当护卫?”周安琳不知从哪里掏出了把折扇,合拢扇骨后挑起沈瑜的下巴,“想不想进公主府?”
她这幅纨绔公子的模样并没有吓到沈瑜,他微微颔首。
周安琳只是想要逗逗他,没成想他居然真的愿意?
咳咳,她可是堂堂长公主殿下,怎么能让外男住在公主府呢?沈瑜又不是真护卫,除非……
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周安琳今日注定只能当一个说话不算话的坏人了。
“算了,不愿意就不愿意吧。”她装作无奈。
沈瑜有些不解,抬头便正对上了周安琳的笑。这下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刚刚不过是捉弄他罢了。
玩笑归玩笑,沈瑜也清楚公主府不是谁都能进的,规矩不可破。实在不行只能到公主府点卯了。
第二日接风宴上,胡敏令提及即将到来的二月二,兴致立马上来了。
“殿下,二月二龙抬头这天活动特别多,您要是有兴趣的话可以一起啊。”
二月二的活动?周安琳还真不怎么清楚,许是宣城当地的特色节日吧。
本着散心的目的,她听得格外认真。
“每年农历的二月初二,我们还会举办“土地会”,祭拜土地公。人们会准备祭品好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锣鼓,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保佑全家平安。”
“还要吃龙耳、龙鳞饼、龙须面。到时候殿下可以尝尝。”
越听越有意思,周安琳没有追根究底,非要问出这几个吃食的来历,而是打算参加二月二的活动,亲自体验一番。
接风宴结束后,周安琳才从公主府的其他人口中得知,二月二还有其他习俗,例如踏青、放风筝等。
见周安琳听得仔细,云想心里却有些打鼓:“殿下,只有一天时间,您要做这么多事情吗?”
“祭祀、踏青、放风筝、吃饺子……”周安琳掰着手指数了数,发现确实有些繁杂,索性大手一挥,“那便挑个好日子踏青,龙抬头那日只参加祭祀和吃食活动好了。”
“是,奴婢这就去安排。”云裳留下来保护周安琳,云想准备带几个人去集市上买些用得上的东西。
“不必,给沈将军去信一封,你们两个啊,就陪我一起享福吧。”周安琳捏着云想的衣裳不让走,连着云裳一起搂入怀中。
……
宜城最大的一家客栈里,沈瑜收到了一封信。
周安琳字如其人,看上去有些霸道。
“本宫想去放风筝,要不要一起?地点你定就好。”
后面附上一张大大的笑脸,沈瑜似是被笑容灼伤,连忙折起来不敢再看。
……
客栈小二今日遇到了一个奇怪的客官,问他哪里适合踏青。
奇了怪了,风景好是宜城最微不足道的一个特点,这位客人居然是特地来踏青的吗?他果然理解不了外乡人的癖好,也许是兜里的银子太多了吧。
他摇摇头,拿上自己的抹布开始工作。
得到想要的答案后,沈瑜先写了封回信,而后又去集市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