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4. 买山

黄迎春一进铺子,还没看清店内的陈设,一个伙计就迎上来,殷勤地报备姓名。

“娘子有礼。小的李青山,家中排行第三,您管我叫李三就成。不知您是想看些什么?”

凶肆的伙计是黄迎春这几天以来所见的唯一一家不会笑脸迎客的人。

黄迎春看了看盛放在铺子大堂中央的棺材,表示十分理解。

若是客人正因为家中逝去的亲人心情不佳,好不容易打起精神来凶肆采购治丧的物品,结果迎面的伙计一人一张笑脸,估摸生意还没做成,伙计和东家就得被客人打进医馆。

黄迎春边看边说:“家中有人大限将至,想看看丧事一般都是怎么操办的,先预备起来,省得心中不安。”

李三不着痕迹地打量了一下黄迎春的穿着,声音更亲近了一些:“您放心,我们张家凶肆在西市都是有名的,从小殓到下葬,包括下葬后的烧七、守孝等仪式所需要的物什,我们店里都有,保证童叟无欺。”

永安城里分东西二市,其中东市是达官显贵居住的地方,卖的东西也十分昂贵,西市是平民百姓所居,待售的物品也平价一些。

黄迎春没有可以遗留财产的家人,她也不知道自己能有多久好活,所以打算把大部分的钱都花在自己的后事上,省得人死了钱没花完,那简直对不起她这操劳的一生!但是她口气再大,也知道自己的那点体己在东市里根本翻不起多少水花,于是来到了物美价廉的西市。

果然,问了铺子里面陈列的几样明器,价钱都在黄迎春的可接受范围之内。

“您看看,是打算安排土葬、火葬还是水葬?”不同的葬礼规格也不同,李三细致地为黄迎春讲解其中的门道。

安朝水葬的人少,若不是对水有执念,没人会选水葬,毕竟,没有人想落得一个葬于鱼腹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大众往往选择的是土葬,落地归根才是正本。官方则鼓励火葬,一是自打朝廷迁都到永安,永安城附近的地价就水涨船高,变得十分昂贵,火葬相较于土葬更省地省钱。二来则是前些年一直在打仗,近年来主张休养生息,生存压力减小后,人口激增,寺庙也再度兴盛起来。寺里的住持都主张火葬可助死者早登极乐。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理念深入人心,虽然官方大力倡导火葬,选择火葬的人还是少数。只有那些买不起棺材的贫民才会选择火葬。

最后,如李三所料,黄迎春也随大流,选了土葬。

既然不愿意破坏肉身,自然要给死后的身体找一副好棺材。李三理所当然地带黄迎春到各种木料之间打转,什么都不懂的黄迎春在昏暗的铺子里听得头昏眼花,索性要求看成品。

铺子里的成品不多,李三大力推崇一副柏木做的棺材。

他先用手背不停地敲打:“柏木质地坚硬,耐腐,防虫蛀,保个几十年不是事儿。”

然后,又请黄迎春站近一点去闻:“而且,柏木自带淡雅的香气。”

最后,李三开始舌灿莲花:“柏树象征长寿和正气,柏树的‘柏’也与百年的‘百’同音,用柏木做棺材,既能寄托生者对死者灵魂安宁的祈祷,也能承载祖宗庇佑后代百年安稳的希望……”

李三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黄迎春只关注一件事:“价钱多少?”

二十贯的高价立刻让黄迎春望而却步:“还有没有其他的?”

柏木棺材通常是富户的选择,没有第一时间推销出去,李三也不气馁,好脾气地看着黄迎春去看价钱更低一些的杉木和松木。

只是,看过柏木棺材后,黄迎春对杉木和松木做的棺材总能挑出一点儿不满意来。

最后,她咬咬牙,还是订了柏木棺材。

不就是二十贯吗?钱这个时候不花,还有什么时候可花?买!

平民百姓治理丧事,棺材是最大的花费,其次便是立于坟前的墓碑。墓碑多是石碑,上面会刻记死者的姓名、籍贯、生卒年月,还有立碑人与死者的关系,若有重大成就的,也能让刻碑的添上几句。

黄迎春正和李三讨论墓碑的大小,铺子里又迎来一位客人,李三和黄迎春告罪:“是位熟客,眼看要到春祭时节了,估摸着是来买纸钱的,小的先过去招待一下,您慢慢看,可好?”

黄迎春十分通情达理地放了人,自己在一旁闲逛。然而铺子地方不大,另一位客人的嗓门又像唱戏的一般尖亮,她和李三的对话一句不漏地落进黄迎春的耳朵里。

待客人走了,黄迎春好奇地问李三:“我头一回治丧,也不懂这里面的门道。劳烦问一句,她刚才买的那些,仿佛是给小儿用的,可我怎么听着,她说的又是儿子和儿媳?”

“孩子小,不到成家的时候,买些玩的,做个伴罢了。”李三以悲悯的口吻说,“她家小子那年冬天非要去河上玩,说了冰面不结实,不信,自己偷偷跑出去玩,结果掉进冰窟窿里没救回来。一家子哭得死去活来。第二年,邻家一个小娘子伤了风寒一直没治好,一日去了,偏偏用医已经花费了不少,没钱买棺材。两家人一合计,给配了个冥婚,这才渐渐走出来了,也就每每买祭品上坟的时候伤怀些。”

冥婚!

黄迎春如被当头一棒。

“娘子,那我们就依前头说的,订这个尺寸的墓碑。您把姓名、家住哪里留一下,咱们再约个时间,方便我们做好之后给您送过去。”李三走到柜台,拿起毛笔蘸墨,又在纸上写了两列字,然后抬头望着黄迎春,等着她开口。

黄迎春望着那张纸,纸上的空余部分好像一张血盆大口,只要沾上她一星半点的去处,就随时能把她吞了去。

万一黄家人找到坟头去了怎么办?

万一他们想再卖我一次怎么办?

不——不行!

黄迎春面目惊悚,唇色骤然变得苍白,她腿脚一软,差点直接一头栽倒在店里。

李三连忙去搀扶,又从后堂唤来掌柜的主持大局,然后到街上买了一盏有些甜味的熟水给黄迎春灌了下去。

“娘子,可是身上不适?不如移步去街头的医馆看看吧?”李三生怕黄迎春倒在店里讹上他。

掌柜的活的年头久些,经的事情也更多些,他看了看黄迎春的发型和服饰,又朝李三问了几句前情,心里立刻有了谱。

于是,待黄迎春缓过神来,她立刻发现她所担忧的事情有了眉目:“立女户?”

“正是。”掌柜的摸着自己的山羊胡,神色安然,“前些年战争频发,死了不少人,流离失所的百姓多了,也不是人人都能回原户籍地安家,都是走到哪儿看哪儿合算就在哪里停下来。官家前几年就有诏令,允许各地依法立户。”

掌柜的指点黄迎春:“你不要买墓地,直接买座山头,把地契拿住喽,再使几个钱上衙门把籍贯迁到山里去落个女户,保你身后安稳。”

黄迎春对立户的事情一窍不通,但听掌柜的的意思,立了女户之后就等于和从前的那个家一刀两断了,她是自己家唯一的户主,再也没有人可以拿着血缘亲情来道德绑架她,黄家人也没有权利对她的生活指手画脚。毕竟,世道就是这样,重亲情,但更重律法。

黄迎春在脑子里琢磨立户这件事的可行性的时候,突然眼角余光一瞥,看见李三一脸充满难言之隐的模样。

黄迎春问李三:“可是有哪里不好?”

伙计是不能驳东家的脸面的,但立女户毕竟事关重大,李三还是挑拣着提醒了黄迎春几句。黄迎春一听,反而坚定了分家立户的想法。

她都是要死的人了,赋税和徭役同她又有什么干系?兴许还没等衙门把任务派发下来,她就已经躺在棺材里入土了呢。

黄迎春笑着付了钱,和李三约好三日后再来登记送货地点,然后转头进了一家牙行。

按凶肆掌柜的的指点,一进门,她就直奔一个叫宋大的庄户牙人,点名要他招待。

“娘子是想置办些什么呢?”

“我想买地。”

不止农田,池塘、柴荡、墓地、山洞等都可以买卖,都称买地。宋大又问黄迎春买地的用途。

“我想立女户,听说要有恒产才有资格上衙门落契,所以想来买片山林。”黄迎春实话实说。紧接着,她又看了看左右,小声说道,“是张家凶肆的掌柜的介绍我来找你的,你看你现在方不方便?”

宋大一听,就明白了,但牙行里还有其他人,话不好直说,于是宋大就迂回着给黄迎春讲了个故事。

“话说某处有一块山林,面积多少不详,听说不太大,总而言之若是按墓地价格购买,不少于两百贯。但这片山林地方偏远,未曾被划作墓地。买主自己找风水大师看了,说是一块风水宝地,于是悄悄地以烧木炭为借口把山林买了。娘子您猜猜,拢共花了多少?”

黄迎春尽量往少了猜:“一百贯?”

宋大伸出两个手指,比了一个二。

黄迎春大吃一惊:“二十贯!”

宋大点点头:“那片山林是片荒的,草木全是天生地养的瞎长,没一棵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