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44. 璋瓦之别(六)

“元瑜,这份诏书你来试试。”

程瑛进入中书省已有两年,他的官职虽然仍是主书令史,但所负责的庶务已经和最初大有不同。

两年过去,在中书省任职的士族子弟,有进取之心的多半早已升迁,留下来的不过都是些消极度日的蛀虫。

程瑛虽然早就想到自己的升迁之路会比他们困难得多,也有了心理准备,可眼睁睁看着那些家世好能力却不如自己的人平步青云,多少还是会觉得有点失落。

只是程瑛隐忍不发,依旧勤勤恳恳。落在梁辉眼里,显得程瑛既有才干,心性又好,因此渐渐将更多起诏的任务交给他做,有了进一步培养他的意图。

甚至这日还将一份皇帝亲口说要他亲拟的诏书交给程瑛练手。

程瑛当然知道这样的机会难得,不敢怠慢。

皇帝决意命天下禁止屠杀有孕的牲畜,包括牛羊等等,并将其作为燕国永久的制度,传承下去。

这类公之于众的诏书不必写得多么花哨,简明扼要是最好,才能让全国百姓都能理解。

程瑛心中有数,很快就下了笔。

同时心里又在想:若是放在往常,皇帝此举更像是在展现仁德,更在眼下这个节骨眼上,恐怕就别有深意了。

待草稿落成,程瑛立刻去找梁辉过目。

梁辉道:“不错。但你还是犯了老毛病,文笔过于华丽。浮夸和典雅之间的度要想把握好,你还得多看多写才行。”

梁辉将自己改好的版本给程瑛看过,又和他说了几个用词上的取舍。

程瑛一一记下。

“谢令公指点。”

在这方面,梁辉的确是良师。

然而今日梁辉找程瑛,还别有用意。

“依你之见,主上为何要颁布此诏?”

梁辉在中书省办公有一间单独的区域,和其他官员另有隔断,因此并不害怕这样揣摩上意的谈话被听了去。他偶尔会同信赖的下属在此商议国事,程瑛便是其中一员。

程瑛闻言,起初略有惊讶,但很快就道:“先前皇子接连夭折,天子凭这一旨意顺应上天好生之德,以此保佑皇嗣平安诞生。先前令公上表请求暂缓林氏的刑罚,也是这个道理。”

梁辉见他脱口而出,说的也不是什么天子有德之类套话,便知是早就思考过的,很是满意。

“你可记得前些日子,主上在王侯公卿面前亲讲佛经?”

“记得。”虽然程瑛尚没有资格参与就是了。

“佛法亦以杀生为孽。我们这位天子的心思,已经很是明了。”梁辉顿了顿,道:“你说起去年林氏的事,倒是让我想起她顺利诞下一女后,主上本有意让宗正养育,便诛林氏。前些日子却不知为何突然改了主意,又推迟了林氏的刑。”

这件事还是皇帝主动和梁辉提起的,毕竟去年就是他上表请求推迟林氏受刑。梁辉觉得没有在这件事上和皇帝起冲突,便没有提出反对意见。林氏之死已是定局,眼下这个时候又确实不太吉利,推迟些年月也无妨。

梁辉继续道:“你参与过后妃传的编写,应当也比旁人多知晓些历朝的故事。你觉着,眼下若有后妃产下男儿,来日被立为储贰,今上可还会行旧制吗?”

程瑛被这么一点拨,瞬时间想到了原本不曾想到的事。他先前思考朝局时,只想到若有皇子诞生,接下来前朝的势力会如何变化。

梁辉一提旧制,他才想得更远了些。

皇子的生母,很可能被不必枉死。

梁辉多年来简在帝心,反过来亦能明晓圣意。他这么说,看来当今皇帝废除旧制已是板上钉钉之事。

那么当今皇帝崩逝后,又会如何?若是皇子年幼,太后仍在……

程瑛斟酌着开口:“若是皇后育有太子,来日邓氏权势必然更盛。若是那位世妇,育有太子,子凭母贵,来日不可估量。”

梁辉颔首:“时过境迁,这一切都与先皇后在时前不同。邓家如今炙手可热,行事越发不加收敛。然而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天底下盼着邓家倒台的人早已不计其数。”

如今前朝后宫,随着邓家树敌越来越多,不能接受邓皇后生下太子的大有人在,否则邓含也不必如此小心谨慎,隐瞒有孕的消息。

“令公有先见之明,”程瑛奉承道,“可否指点下官一二?”

梁辉微微一笑,道:“事关国本,你我不可行差踏错半步。只四字,顺势而为。”

……

时间像流水般逝去。

在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里,皇后邓含顺利产下一女。

“陛下瞧瞧我们的女儿,多么可怜可爱……”

邓含靠在床上,让保母抱着皇女给她和皇帝看。心中多年来因为失子而郁结在心中的遗憾,在看到这个面团般白嫩的女儿的那一刻,终于消散了。

皇后欣喜若狂,皇帝却兴致缺缺。

方绪想起了多年前,也是这样的一个冬天,穆襄生下了阿永。

阿永,他的第一个孩子,也是他最宝贵的孩子。

如今阿永早已不在,物是人非,难免让人心生感慨。

方绪敷衍地看了女儿一眼,淡淡道:“阿含可想过这孩子的名字了?”

穆襄有些赧然:“妾还是想让陛下来取。”

同样是子息,女儿和男儿的名字取法在方绪眼里大不相同。他略作思量,想了想自己的几个姊妹还有姑母的名字,很快便说:“就单名一个丽字吧,如何?”

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寓意。

邓含略有些失落,但还是笑着道:“好名字。陛下有心了。”

皇帝十分失望这是个女儿,邓含心知肚明。

但至少和赵元映的那个不受宠皇女相比,自己女儿的待遇还是会胜过一筹的。

如此一来,倒也不算太难过。

方绪在宣光殿只坐了一会儿便走了。许灵华的产期也就是接下来一两个月的事情,他现在把希望都寄托在了那里,去九龙殿去得越发勤快。

邓含心生不满,但也听了邓宣月的话,在方绪离开前装作大度地说:“九龙殿的南阁拘谨,陛下该让许承华搬到个宽敞的地方。”

方绪并没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