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杨文炳心中那道模糊的猜测,在此刻被彻底印证。
他原以为彦公子只是为了避世,才隐于市井,却未曾想,他竟真的会在这万众瞩目之处,再度现身。并且,还以这样一种惊世骇俗的方式,献上了一曲足以令天地失色的琴乐。
杨文炳屏住呼吸,将全身的感官都凝聚于双耳,生怕错过任何一个音节。
恰在此时,一阵清冽的湖风拂过水面,仿佛一只无形的手,将那花船上缭绕的琴音与歌声悉心卷起,温柔地送入岸边每个人的耳中。
只此一瞬,那清澈而磁性的歌声,便化作一句句清晰的词文,精准地敲击在他的心弦之上……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
杨文炳的身形猛地一僵,整个人如遭雷击。
好词!
当真是惊艳绝伦的好词!
仅仅一句,一幅孤寂清冷的画卷便在他脑海中轰然展开。皎洁的月光流转于华美的楼阁,穿过雕花的窗户,静静洒在那彻夜无眠的思念者身上。
此乃对月怀人,已是意境非凡。
而下一句,更是神来之笔!那对月亮为何偏在离别时圆满的埋怨,看似无理,却将那份无法言说的愁绪与怅然瞬间推向了顶峰,把那份刻骨的思念写得淋漓尽致!
以杨文炳浸淫文道多年的见识,光是这开篇两句,便足以让此词傲立于大乾文坛,成为无数文人墨客争相传颂的佳作。
但他万万没有料到,这等惊才绝艳,竟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就在他心神激荡之际,那熟悉的声音再度破空而来,带着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悠悠响起——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嗡……
这一刻,杨文炳只觉得脑海中一片空白,仿佛有一口无形的洪钟被人奋力撞响,那雄浑的钟声贯穿了他的神魂,震荡在天地之间,让他瞬间忘记了呼吸。
“好一个……好一个千里共婵娟!”
将人间的聚散离合与天上的月圆月缺等同视之,再将满腔的思念与不甘,尽数化为一句跨越千里的真挚祝愿。
只此一刹那,全词凄清幽怨的基调便被彻底扭转,升华为一种旷达洒脱、包容天地的博大胸襟。如此境界,如此笔力,非是那种心境超脱于九天之上的非凡人物,绝不可能参悟!
杨文炳甚至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喉头一阵哽咽,最终只从牙缝中挤出几个字:“此句……必将万古流传!”
是了,船上的那个人,那个被他尊为彦公子的存在,永远也不会让他失望。
也直到此刻,杨文炳才猛然惊觉,自己似乎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规律。
自七月初三,镜湖文会开幕至今,他一次又一次地追寻着彦公子的踪迹。如今回想,那每一次的相遇,都伴随着一场文坛的地震。
初见时,在镜湖之岸,一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让他初窥其才华的冰山一角,震撼不已。
再见时,是文会夜里的湖心小舟,一首“东风夜放花千树”横空出世,其光芒席卷整个江南,至今仍是文人心中不可逾越的巅峰。
第三次,便是今夜偶遇,把酒言欢后,那一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更是将人生哲理道得通透,堪称妙绝。
而今夜,在这月色浩渺的湖天之间,这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便如九天惊雷,再一次震彻了他的心扉。
很显然,彦公子的每一次出现,都意味着一首远超大乾文人想象极限的诗词即将诞生。
此前文会之上,所有人都以为那首从天而降的词文乃是仙人所作。
杨文炳不以为然,他坚信是出自彦公子之手。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