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皇帝评分:
唐高祖-李渊:8.6
唐太宗-李世民:9.9
唐高宗-李治:8.8
唐中宗-李显:3.2
唐少帝-李重茂:2.6
唐睿宗-李旦:4.8
武周-武则天:5.8
唐玄宗-李隆基:6.2
唐肃宗-李亨:3.5
唐代宗-李豫:7.1
唐德宗-李适:4.5
唐顺宗-李诵:4.3
唐宪宗-李纯:8.5
唐穆宗-李恒:3.2
唐敬宗-李湛:2.9
唐文宗-李昂:4.4
唐武宗-李炎:8.6
唐宣宗-李忱:6.3
唐懿宗-李漼:2.8
唐僖宗-李儇:2.5
唐昭宗-李晔:4.4
唐哀帝-李拀:3.5】
「昭昭有唐,天俾万国!」
「唐:只要你足够强大,就算是草原的可汗都能够给你跳舞。
宋:真的吗?真的有这种事?」
「四方宾服,万国来朝!二凤真的是太厉害了!」
「有人17岁熬夜打游戏,有人17岁带兵起义。」
「李世民,皇帝里最无可争议的综合能力第1人!」
「毕竟是能把别人打到叫天可汗的皇帝。」
「李世民一生都在奋斗,从雁门之围,计退突厥,救隋炀帝。到虎牢关之战,一战灭两国,擒二王。再到开创贞观之治,横扫东亚乃至中亚。临终前灭龟兹国,收服于阗国,唐朝疆域扩张到帕米尔高原。一人武功超过了西汉东汉帝王总和。但凡看过史书,都可以知道李世民一生没有任何懈怠。亲征高句丽后,重病缠身,油尽灯枯下,李世民才开始吃丹药缓解病痛。综合能力皆是登峰造极的帝王,他的去世不仅是唐朝的损失,也是华夏文明的巨大损失。」
「无论看多少遍都会让人感叹安史之乱前的汉唐盛世是多么的伟大,那是一个一旦让人提起就忍不住骄傲的朝代,当时无论是国力、文化还是经济都是独一无二,万国皆来朝,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巨唐!」
「巨唐,我们为什么会称之为巨唐?因为在两位皇帝先后**,九位皇子被勒死,30多位大臣被抛尸黄河,皇氏几乎被灭门,只剩下一口气的时候,唐朝还硬生生的熬**吐蕃,消灭了回鹘,打崩了南诏,仇全报了,最后才咽的气。」
「国都六陷,说明被夺回来了五次,天子九迁,说明迁回来了八次,汴京沦陷一次,就叫做靖康耻。」
「每次想起开元盛世,我都感到一阵惋惜,安史之乱给大唐带来的破坏,可谓是空前绝后,差点灭国,人烟断绝,千里萧条,不敢想象到底**多少人。」
「也许正如杜甫所写“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但凡李隆基少活20年,说不定他就会被评为李世民再世!就是可惜,活得太长,证明了纯废物一个,一个安史之乱就把他打得丢盔卸甲,如果是李世民,天下谁人敢反?」
「反李世民的人多了去了,最经典的例子就是李承乾好吧?」
「说到李承乾我就很好奇了,他一个太子,明明都已经是准皇帝了,为什么还要搞出谋反这种骚操作来影响自己的储君地位?」
「你眼里的太子:将来早晚能**,为啥要**?
实际上的太子:只能做最后亡命一搏了,再不**自己就要被送上断头台了。
皇帝和太子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这是皇权自带的系统性缺陷。
——权力,会让人彻底失去人性,变成披着人皮的禽兽。」
「法国有人向戴高乐提议设立副总统,戴高乐问:这个副总统平时做什么?等着我死吗?」
「李承乾谋反,李世民得负九成责任。」
「代入李成乾你就会发现其实他很悲哀,因为他查了查历史,发现上一个平安从太子过渡到皇帝的人,居然是500年前的司马衷,那个傻子皇帝。」
「李承乾:我翻开这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父慈子孝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太子不得皇位。」
「我要是李承乾,我就会腰间挂着青雀的头,手举着长孙皇后的灵位,穿着李渊赐给的皇太孙冕服,头系三尺白绫,跑到上早朝的大殿上,嘴里大喊“我宁愿死也不做第二个大伯,母亲,父亲不爱我,儿臣要去找您了。”
然后就开始上吊,我就看他李世民怎么办。」
「刘据:好样的,没丢份儿!」
「杨勇:对,精神点!」
「李渊:“哟哟哟,这不是咱世民吗?怎么,你儿子也谋反啊?”(大荒囚天指→小丑)」
「据统计,中国历史上一共册封过166位太子,其中成功继位的只有91人,成功率54.8%,勉强超过一半。
其中甚至包括像李世民、杨广这种,靠着太子身份过渡的。」
「历史上估计除了朱标这位太子爷以外,没有一个太子不是提心吊胆的,可能还有一个朱厚照,毕竟他是独子,稍微好点。」
……
清朝。
对于唐朝的历史,胤礽早有了解。
所以对那些唐朝皇帝的评分丝毫没有兴趣,他更在意的是那句:
——历史上一共册封过166位太子,其中成功继位的只有91人,成功率54.8%,勉强超过一半。
自己在太子之位上已经坐了30余年,可父皇却迟迟没有仙去。
甚至多次有意废除自己的太子之位。
那75位最终没有登上皇位的太子里,该不会就有我吧?
胤礽惶恐不安。
对自己的未来产生了担忧。
其他时空,同样也身在太子之位却还未继承皇位的太子们,也惶恐不已。
……
唐朝。
唐玄宗李隆基这边,当他看到自己的评分居然只有6.2这个不上不下的分数后,感觉有点失落。
自己好歹也是创建了一个大唐盛世的皇帝,评分怎会如此平平无奇?
再往后看,发现有人在惋惜唐朝历史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由盛转衰了。
这没什么好奇怪的,天底下哪有不散的宴席?
哪有不衰的王朝?
就算是先祖李世民所创建的贞观之治不也有衰败的一天吗?
还不是靠自己力挽狂澜。
让大唐再度中兴了?
要怪就只能怪自己的不知道哪个后人能力太差,连个安史之乱都解决不了吧。
……
……
……
——什么!?你说那个解决不了的人是我?
唐玄宗忽然瞳孔大睁,震惊异常。
安史之乱是在自己在位期间爆发的!?
死的人数之多,还差点导致灭国!
那得死多少人?
几十万?
还是几百万?
总不能是上千万吧!?
哎呀,这些后人是怎么搞的?
谈起安史之乱,又不告诉朕安史之乱是怎么爆发的,让朕好有个防备呀!
……
另一时空的李世民。
当他看到皇帝评分出现的那一刻。
第一时间便将目光**在了自己的名字上。
——唐太宗-李世民:评分9.9!!!
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
他忍不住呼吸急促。
这分数,远远超乎了他的预料!
不但超过了秦皇汉武!
甚至超过了自己的偶像汉文帝!!!
仅0.1分之差,就能够拿到满分。
而且更让他感到震惊且兴奋的是,这些生活在后世享受着便利出行,高产粮食,夸张建筑,强横武器的后人谈起他和他的盛世大唐时,竟然都带着一股尊崇的语气。
这远远超乎了他的预料。
“哈哈哈哈哈哈哈!!!”
李世民忍不住发出了爽朗愉悦的大笑声。
可在笑了好一会后,他就察觉到了不对劲。
奇怪。
这种时候不应该有几个大臣站出来拍几下自己的马屁。
好衬托一下气氛的吗?
怎么台下一个声音都没有?
李世民朝下方群臣望去,发现他们一个个都不知道为何,正面色诡异的看着自己。
魏征如此也就算了,偏偏连房玄龄、长孙无忌这几个心腹大臣也同样如此。
这是怎么回事?
李世民好奇着,抬头继续看向上面的皇帝评分。
——唐高祖-李渊:8.6
老爹都有这个评分,合情合理,毕竟他也为大唐做出了不少贡献。
——唐高宗-李治:8.8
嗯,虎父无犬子,雉奴能有这个评分,说明我教育的好……
不对!
李治!?
为什么在自己之后,继承皇位的人会是他?
继承皇位的人不应该是太子李承乾吗?
就算不是李承乾,那也应该是李泰或李恪啊。
雉奴如今已16岁,但无论是聪慧还是果敢。
能力都不如他的哥哥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