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前身躯一震,惊讶的看向郑青云。
他没想到,郑青云居然真的打算接下钢管厂这个烂摊子。
要知道。
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本身就是一笔糊涂账,这些年不要说**局了,就算是县委县政府,也搞不明白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猫腻。
结果郑青云却要介入这件事里面,他是不是疯了?
“局长……”
张张嘴,刘向前欲言又止。
郑青云却摆摆手,随意的说道:“把老人们的材料都接下来吧,咱们准备开始调查。”
“是。”
刘向前没有再说什么,只能照做。
毕竟郑青云才是**局的一把手,那些下岗工人们听到郑青云的话,顿时欢欣鼓舞起来,他们是真的高兴,终于有人愿意管这件事了。
“大家先回去吧。”
郑青云看着众人,缓缓说道:“年底之前,我一定给大家一个答复。”
国有企业改制的调查,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光是查阅各种资料就需要一定的时间,还要联系相关部门了解情况,郑青云很清楚,这绝对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好,谢谢您了。”
这些工人们倒是也明白事理,纷纷点头答应着。
郑青云也没有再说什么,便让人把他们送出了**局。
来到楼上,郑青云坐在那里开始沉思了起来。
其实哪怕不看材料,他也知道,这里面肯定是有问题的。
国有企业改制存在的问题,在郑青云上辈子互联网发达的年代,早已经被人扒的一干二净。
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改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在盘活存量资产、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也因制度漏洞和监管缺位,成为少数**分子侵吞国有资产的灰色地带。
这些贪腐分子利用改制中的产权界定模糊、审批流程松散等漏洞,通过一系列隐蔽操作将国有资产转化为私人财富,其手段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操作共性。
资产评估**是最基础的洗白手段。
在改制初期,国有资产的评估体系尚未完善,部分企业负责人与评估机构勾结,通过虚减资产价值实现低价收购。
打个比方来说,一个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利用职权让人把工厂价值一千万的设备,估价为五十万,再把价值几千万的厂房,估价为几百万,随后便可以用承接企业债务的名义,支付少量资金就可以把资产过亿的国企纳入囊中。
而这,仅仅是
他们违法手段之中最普通的一种。
还有人干脆通过设立私人关联公司,以正常交易为幌子转移优质资产,最直接的例子,就是让亲属担任法人,随后把工厂当中的设备材料以低价卖出,反手卖给第三方获取利润。
要不然就是玩资产置换那一套,成立一家关联公司,用毫无价值的资产来置换工厂的核心车间。
当然。
郑青云还知道,有人玩的更大胆,他们甚至敢通过各种手段掏空企业,
他们以“业务招待”、“项目垫付”为由,用白条从财务套取现金,白条上仅有国企领导签字而无任何消费凭证。
要知道,在清产核资阶段,这些白条会被列为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核销。
同时,他们还会故意扩大企业债务,通过虚构向关联公司借款的合同,将债务转移至国企名下,改制时以承担全部债务为条件压低收购价,实则在接手后立即申请破产,债务随国企主体消亡而悬空,私人却早已转移走优质资产。
这些操作得以实施,根源在于改制初期产权界定模糊、监管机制滞后、地方政府重效率轻规范的倾向。
部分地方为完成改制指标,对资产评估、交易流程疏于审核,甚至与企业负责人勾结,将国有资产流失包装成改革代价。
很显然。
富民县就是吃了这样的亏,钢管厂应该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罢了。
正在这时候。
刘向前敲门走了进来。
“局长。”
他满脸苦涩的对郑青云说道:“钢管厂的工人们,已经送走了。”
“坐吧。”
郑青云点点头,让他在自己面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