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守门的小厮被磨得没有办法,眼见着这太阳一点点落了下去,小厮只得进门去通报一声。
眼下在书院里,太子正捧着手里的书,叹气又叹气。
霍无渊皱着眉头,熟练地看着堆积在岸上的文书。
最近皇帝送来给太子批示的文书,越来越多的是靠近核心政事的了,看来是真的想让太子继承大统,在有意识地培训他。
太子从堆积的奏章里拿出一个,皱着眉头,问道:“这上面写了秦淮以南的地方这个季节正值春耕,却因为淮河遭到大截留,久久未曾放水,下游地带用水紧张,造成了春旱,上了折子上来,你说,怎么解决?”
霍无渊几乎头也不抬:“这是太子殿下您的政事,在下无权干涉。”
太子砸了砸嘴:“说你这个人没劲儿呢吧,你就悄悄告诉我一声,我又不告诉父皇,到时候赏赐下来了,我分给你一半吧?”
霍无渊笑了笑:“太子明鉴,在下府中,属实是不缺这点赏赐。”
太子气恼,将文书一丢:“哎呀不批了不批了,这么多,批也批不完,这个点,本太子都饿了!”
说着,就要站起来,两手一甩去用饭,却被霍无渊一声喊住:“太子殿下,臣已经同厨房说好了,今日这些文件若是不批,就没有饭吃。”
太子一听,气得要跳起来:“你居然敢限制本殿下在东宫里用饭的权利?”
霍无渊波澜不惊地站起来,苦口婆心地劝:
“殿下今日若是批不完奏章,明日吃不了饭的,可就不止太子殿下这一个人了。秦淮以南的地方受了春旱,今春播种如若不能及时进行,来年秋收时就收不到好粮食。
百姓就填不保肚子,就要闹饥荒,闹了饥荒,就要往秦淮以北的地方迁逃,而这秦淮以北天寒地冷,并不产粮,人员一多,整个秦淮地段的百姓都要饿肚子。”
这话说的太子心里一沉,只需要他一句话,这些可能会有的灾难就会避免,可遗憾的是,他光有这份心,却不知道如何去施救。
“那依你的意思,要督促这秦淮以北的地方速速放水?”
霍无渊摇了摇头:“现在下了放水的命令,等旨意一层层传达下去,到了地方上,早就过了耕种季节,迟到的作为,等于不作为。”
太子耍起脾气,刚拿起来在手里的毛笔又猛地一丢:“那你说怎么办?!”
霍无渊皱了皱眉头:“这奏折看出来秦淮南北间官员颇为生疏,且权限较小,对耕种放水这样的小事没有自主决定的权利,依臣之见,先减免今年这一片区的赋税,派靠近秦淮以南的苏南、浙北这些地带,将往年的屯粮运往秦淮以南这片可能会有灾害发生的地方,先行储备存粮,确保到金秋时这粮食能帮助居民度过灾难,再赋予两地官员灵活管理的自**利,将春耕大事自主安排,不必再上报。”
太子眉目间豁然开朗,鼓起掌来:“不愧是你啊!本殿下若是这样写了,到时候送到父皇肯定要夸我的!”
说着,越发地心动起来。
小厮在此时敲了敲门:“太子殿下,有个秀才在东宫门外站了一天了,说要见您。”
太子头也不抬,摆了摆手:“不见不见,这有什么好见的,本殿下忙着呢。”
说着更加兴奋地拿起别的折子来。
霍无渊留了心眼,微微皱眉问道:“是什么秀才?”
小厮恭恭敬敬地回答:“今年参加春闱的秀才,姓宋,名唤宋谈明。”
霍无渊皱了皱眉头:“你带我去瞧瞧。”
太子抬起头来,手里还拿着一个新的奏折:“哎!别走啊!不是说不批完不歇息呢吗!”
霍无渊的目光凶那堆折子上略过,依旧转身跟着小厮往外走:“殿下去吃饭吧,方才的话不过是为了让您多写几个字,编出来的。”
“哎你!”
霍无渊不发一语地接着转身走了,太子在他身后一阵骂骂咧咧,那唤做灵儿的婢女适时地端了甜汤过来,见霍无渊一脸着急地走出门外,忙低头行了个礼。
待霍无渊走远,灵儿才转身进了太子殿中。
宋谈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