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迟来了十年的“对不起”,像一把淬了火的钥匙,强行撬开了苏清晏心中那道尘封已久、锈迹斑斑的大门。门后,是翻涌的、黑暗的潮水,夹杂着无数委屈、愤怒、不甘,以及,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一丝对亲情的渴望。
他看着眼前这个,第一次,放下了所有豪门继承人的骄傲与冷漠,试图与他和解的“兄长”,心中,五味杂陈。
他应该感到快意。
因为,他凭自己的力量,赢得了这个一向眼高于顶的家族的,低头与尊重。
他也应该感到不屑。
因为,这份迟来的“补偿”和“道歉”,并不能抹去他和他母亲,曾经遭受过的,所有伤害。
然而,此刻,他心中最多的情绪,却是一种,巨大的,疲惫。
他累了。
他不想再与沈家,有任何,情感上的,拉扯。
“你的道歉,我收下了。”
苏清晏最终,还是接过了那串,沉甸甸的,带着一丝冰凉金属触感的钥匙。
“但,我不会,叫你‘哥哥’。”
他抬起眼,那双红肿未消的凤眸里,是清醒而决绝的平静,“我也不会,认同自己,是沈家的一份子。”
“今天之后,我与沈家,所有的恩怨,一笔勾销。”
“从此,桥归桥,路归路。我们,两不相欠。”
说完,他便抱着那个梨花木匣子,再也没有丝毫留恋地,转身,走出了这间,让他感到窒息的书房。
沈亦鸣站在原地,看着他那决绝的背影,消失在门外。
他没有再开口挽留。
因为他知道,有些裂痕,一旦产生,就永远,无法弥补。
他能做的,只是,尽自己所能,去偿还那份,早已无法计算的,亏欠。
……
从沈家老宅出来,苏清晏没有回酒店。
他让司机,载着他,去了城南,那个他心心念念了十年的,地方。
当他用那串崭新的钥匙,打开那扇熟悉的、带着岁月痕迹的朱漆大门时。
一股夹杂着淡淡灰尘和阳光味道的、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
院子,被打扫得很干净。
那架母亲最爱的紫藤花,虽然已过花期,但枝叶依旧繁茂,绿油油地,爬满了整个架子。
屋子里的陈设,也和他记忆中的,一模一样。
甚至,连母亲用过的那个,青花瓷的茶杯,都还完好无损地,摆在窗边的茶几上。
沈亦鸣,显然,是用了心的。
他不仅,买回了这座院子。
更是,想尽办法,将它,还原成了,十年前的,样子。
苏清晏缓缓地,走进去。
他伸出手,轻轻地,拂过那张母亲曾经坐过的,摇椅。
拂过那面,挂着他们母子合照的,墙壁。
拂过那架,母亲曾经在上面,弹奏过无数次《阳关三叠》的,古琴。
所有的一切,都还在。
只是,那个,会坐在紫藤花下,对他温柔微笑的,人,却永远地,不在了。
他抱着那个梨花木匣子,走到母亲的房间。
将匣子,轻轻地,放在了梳妆台上。
然后,打开,将里面的东西,一件一件地,拿了出来。
碧玉簪子,放回了首饰盒。
老旧照片,摆回了相框。
那本,承载了他所有执念的,昆曲曲谱手稿,则被他,郑重地,放在了枕边。
做完这一切,他便和衣,躺在了那张,还残留着母亲气息的,床上。
他将脸,深深地,埋进了柔软的枕头里。
仿佛,只有这样,才能汲取到,一丝,聊以慰藉的,温暖。
这一夜,他睡得,前所未有的,安稳。
十年来,第一次,没有做任何,噩梦。
……
第二天,苏清晏没有去剧组。
他向王崇导演,请了一天的假。
这是他进组以来,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请假。
王崇导演,二话不说,就批了。
甚至还,关切地,让助理,送来了很多,补品。
苏清晏没有待在四合院里,缅怀过去。
他拿着那本,失而复得的,曲谱手稿,去了京郊的一座,公墓。
母亲的墓,在一片很安静的,山坡上。
墓碑,很简单,上面,只刻着一行字。
——爱妻苏浣之墓。
落款,是沈国栋。
这是,那个男人,给她的,唯一的,也是最后的,名分。
一个,不被任何人承认的,“爱妻”。
苏清晏看着那个陌生的名字,嘴角,勾起一抹,讽刺的弧度。
他将怀中那束,开得正盛的,白色雏菊,轻轻地,放在了墓碑前。
然后,盘腿,坐了下来。
他打开那本手稿,用指尖,拂去上面沾染的,些许尘埃。
然后,他开口,轻轻地,唱了起来。
他唱的,不是《牡丹亭》,也不是《长生殿》。
而是一些,他从未听过的,新的,曲子。
这些,都是母亲,在世时,自己创作的,新派昆曲。
她想将这门古老的艺术,与现代的审美,结合起来。
让它,能被更多的,年轻人,所接受和喜爱。
这,才是她,毕生的,心愿。
也是这本手稿,真正的,价值所在。
苏清晏就那样,一首一首地,唱着。
从清晨,唱到日暮。
他的声音,很轻,很柔。
像是,在跟母亲,进行一场,跨越了时空的,对话。
他告诉她,他拿回了她的东西。
他告诉她,他正在,努力地,成为一个,好演员。
他告诉她,他会,代替她,完成她,未竟的,梦想。
晚风,拂过山岗。
吹动着墓碑前,那束白色的雏菊,微微摇曳。
也吹动着,青年那,被泪水,打湿的,衣襟。
……
当苏清晏,再次回到剧组时。
所有人都清晰地,感觉到,他,不一样了。
他依旧是,那副清清冷冷的样子。
但,他身上那股,挥之不去的,孤寂和破碎感,却似乎,淡了许多。
他的眼神,变得,比以前,更加的,沉静,和……坚定。
如果说,之前的他,是一柄,为了复仇而,锋芒毕露的,利剑。
那么此刻的他,则更像一块,历经了千锤百炼,洗尽了所有铅华的,温润的,古玉。
内敛,而又,蕴含着,更加,深沉的,力量。
这种变化,在表演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他饰演的“少年皇帝”,在经历了前期的,隐忍和迷茫之后,终于,迎来了,心智上的,第一次,蜕变。
——诛杀权臣,夺回皇权。
这是一场,极其考验演员爆发力的,重头戏。
按照剧本,少年皇帝在用计,赐死了那个,一直把他当做傀儡的,奸相之后。
应该,表现出,一种,大权在握的,狂喜,和……一丝,初次杀人的,恐惧。
然而,苏清晏在表演时,却完全,颠覆了,这种设定。
当那个由老戏骨饰演的奸相,喝下毒酒,倒在他面前时。
他没有狂喜,也没有恐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