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凌晨,盛野也不好现在给人打电话,就挨个给认识的几个捡干巴菌很厉害的嬢嬢和叔叔都发了消息要买菌子,价格贵些也能接受。
第二天天才微亮,盛野又挨个打了电话过去,还去了镇子上卖菌子的人经常会摆摊位的地方,托人帮他盯着些,有就立马买下来。
这天,他第一次干活还带着手机,可惜一连接了五个电话,还是没有。
眼看指针跳过十一点,盛野跟周二叔说了一声,提前下班走了。
既然买不到,就只能靠自己了。
盛野随意吃了两口饭,带上装备就直接上山了。
从小在山林里混迹长大,盛野对每一个地方都很熟悉,可惜捡菌子,尤其是干巴菌这种稀少的,和熟不熟关系也没有那么大。
跑完一片山头后,盛野的桶里装了不少,但就是没有干巴菌,他歇了口气,又奔另一片山去了。
但依然一无所获,万幸,他接到了一个嬢嬢的电话,说是捡到了几朵。
盛野松了一口气,“嬢嬢,麻烦你直接送到我家饭馆,我妈在前台,称了多少钱我微信直接转给你。”
有了确定的消息,盛野放松了不少,不过看照片那个嬢嬢确实没捡到几朵,盛野还是继续出发了,能多捡到一朵是一朵。
一个下午,盛野把周围的四个山头都翻了一遍,还算得上幸运,他也捡到了几朵,不过没有那个嬢嬢捡到的好,但凑一凑也够一顿了。
总算没有食言,盛野摸了一把额头的汗,轻松地踏上了下山的路。
傍晚,在房间待了一整天的林向榆终于出门了。
小院的正房已经基本修缮完,陆续可以往里搬家具了,必需品之前基本买齐了,林向榆这回买的都是一些零碎的小玩意儿。
点香的香炉,各式各样的花瓶,灯具,挂画等等,除了部分定做的,剩下的都是网购的,没几天他已经攒了一堆快递了。
镇子上的快递站都是不负责送上门的,林向榆拖了好几天,眼看一趟都拿不下了,才不情不愿地出门。
刚出饭馆,他就碰上了刚回来的盛野,今天的盛野显得有点狼狈,衣服不知道在哪挂破了,脸也灰扑扑的,比在工地干了一天活还脏,但意外地不显邋遢,反倒显得落拓不羁,有一种充满野性的,很扎实的安全感。
“你这是干嘛去了?”林向榆问。
盛野咧开嘴笑了下,“上了趟山,你要出门吗?不出去很久的话我现在做饭,你回来刚好能吃上,除了干巴菌炒饭,还能煮个菌汤,今天捡到不少。”
林向榆突然不想出门了,“我不出去了,我帮你拎,你先去洗洗换个衣服,晚饭不着急。”
盛野手往后缩了一下,说:“不用,这个桶不干净,你别沾手了。”
“不出去的话你在院子里坐会儿,我很快收拾完就去做,你还有什么想吃的吗?”
“吃菌子就够了,你快去吧。”
林向榆感觉盛野回房间还没十五分钟就下来了,这真的能洗干净吗?
看盛野径直去了后厨,林向榆想了想,抬脚跟上去了,他还没见过盛野做饭呢。
在厨房的盛野明显比修房子的时候要游刃有余得多,切菜,下锅,翻炒,一切都有条不紊。
很快,香味就扑出来了,林向榆闻到了菌汤的味道,紧跟着的是小米辣炒牛肉,很香但是也很呛人,他扭头打了个喷嚏,默默地往后退了一步。
盛野炒完菜一扭头就看见林向榆站在门口,他抬了抬下巴,“你先坐,我马上端菜出来。”
第一盘自然是干巴菌炒饭,林向榆看着炒出来仍然很像树皮的干巴菌,心里有一丝怀疑,它真的好吃吗?
但那么多人都说好吃,应该也差不到哪里去,林向榆在盛野期待的目光中,浅浅地尝了一口。
确实和其他菌子不一样,口感是硬的,吃起来像在嚼牛肉干,但林向榆并没有感觉比其他菌子好吃很多,他怀疑是自己的问题,于是又尝了一口。
有了铺垫,这次果然好很多了,第一感受是浓郁的鲜香,不但是口感像牛肉干,味道也有些类似,但要丰富得多,还有淡淡的松木和泥土的清香,很像置身在山林之中。
林向榆决定再吃一口,上次可能是错觉,实际上没那么好吃。
一口接一口,林向榆快速而斯文地吃完了自己的那份。
盛野自己的还没动,他把盘子往前推了一下,问:“还吃得下吗?”
林向榆筷子都放下了,“不用,我吃饱了,你慢慢吃。”
等盛野也吃完后,林向榆说:“我明天后天得回家一趟,不在这边吃饭了。”
盛野脱口而出,“你不是刚回来吗?”问完他自己拍了下大腿,“不是,我不是那个意思,那早饭要给你留吗?”
“不用,在我大伯家吃,谢谢你的晚饭,很好吃。”
盛野随意地挥了下手,“你喜欢就好,今年应该很难再捡到了,明年再给你做。”
这一次,林向榆觉得明年的话题是让人期待的,他扬起个笑,“好啊。”
安静的夜晚在睡梦中过去,伴随着清晨的微风,林向榆全副武装地出门了。
纪桃雨看他这幅样子直接笑出了声,“可以可以,我还想着让你大伯给你准备个草帽和袖套,没想到你自己带了。”
林向榆原本只想戴草帽和口罩的,但他觉得他伯母肯定要让他戴袖套,他还是有点包袱的,他伯母和奶奶喜欢的袖套太乡土了,于是他把自己的冰袖给戴上了。
何秀竹也跟着笑,递了个竹篾的茶篓过去,“来,挎着,昨天刚给你买的。”
林大伯家有一片小茶山,种的不多,就几百株十里香茶,现在刚好是采秋茶的时候。
林向榆前两天刚听说他大伯们要去采茶就立马心动了,他以前一直以为只有春茶,就明前茶和谷前茶,没想到秋天还有谷花茶,而且更耐泡,余香更浓。
第一次采茶,为了记录,他连相机都带上了。
茶山就在林向榆家老房子的背后,上山的路正对着后门,不过今天他们走的另一条路,直接从林大伯家这边绕上去了。
今天天气很好,到茶园的时候露水已经干透了。
何秀竹的茶篓也在林向榆身上挎着,采茶不能耽搁,正午阳光太烈,茶叶的香味都涣散了。
她想了想,还是自己最适合教林向榆,让他们夫妻俩专心采茶,她招了招手,“阿榆,过来我教你采。”
“来了,奶奶,等我把相机架好。”
之前他拍过很多小院的照片,后来发现还是视频更好,昨天他翻照片,有好几张都不记得是什么情况下拍的了。
等摆好角度,林向榆就开工了。
何秀竹侧开身给林向榆做示范,边采边说:“阿榆,你看这个嫩芽,秋茶可以采一芽三叶,不过咱们采两叶就行,你采的时候要提手采,两个手指捏住芽叶根部,往上一提就断了,要记着不能用指甲掐。”
林向榆尝试了一个,确实不难,他点头,“奶奶,我学会了,你坐着歇会儿,我自己采就行了。”
何秀竹笑着拍了拍他的手,“奶奶跟你一起,今年采的有些晚,就采一批,咱们快点三天就采完了。”
林向榆还以为要采很多天,没想到这么快,“好,那奶奶你累了就休息,我帮伯母他们一起采。”
奶孙俩互相叮嘱半天,林俊达他们已经采完一垄了。
林向榆让奶奶留在原地,自信满满地换了一垄,脑子里念叨着“一芽两叶”,下手的姿势也很漂亮,只是伸到茶丛里就顿住了。
泥土香和草木香混在一起,显得格外清新,尤其是靠近闻的时候,淡淡的香味涌入鼻腔直通肺腑。
但即便是凑那么近了,林向榆还是觉得嫩芽很难找,粗看全都是,细看三五个,他犹豫了一下,掉头回了奶奶那儿,“奶奶,我再看一眼怎么采。”
何秀竹虽然年纪大了,但动作依旧很快,双手同时开工,一摘一捏,很快手里就捏满了嫩芽,茶篓里都有薄薄一层了。
看林向榆看得入神,她笑出声,安慰道:“你放心采,今年的不卖,就咱们自家喝,再给亲戚朋友送点,两叶三叶都成。”
听到不卖,林向榆轻松多了。
他再次回到自己那垄,除了动作有点笨拙,每一次下手都小心翼翼,生怕把不能要的叶子也给拽下来了,其他都还算顺利。
林向榆每一次抬头,都会发现他伯母们又往前推进了一垄,就像按了加快键一样,而他是0.5倍速。
不过他心满意足了,不说帮多少忙,起码别添乱嘛,采一些不能要的还不如不采。
林向榆从小到大没干过什么体力活,以前还有定时锻炼,这两年是彻底不练了,唯一的运动就是饭后散步。
采茶看似不太累,但真的上手就会发现完全不是那回事儿,林向榆坚持了一个半小时,摘了估计有个一公斤,他就觉得自己手指有些发抖,尤其是指尖,被指甲缝里茶叶的汁水一衬托,特别像武侠小说里中毒的样子。
不仅如此,因为一直弯着腰,他现在整个腰背都开始僵硬了,看来个子高也不是好事儿。
在一番剧烈的心理斗争后,林向榆决定休息五分钟再战。
他放下茶篓,拿上相机,径直去了他伯母那边,等改天有空他就剪个对比视频,他伯母眼疾手快,唰唰唰地就摘了一大把,他眼慢手慢,半天没能往前挪一步,借此督促一下自己,他就不信他明年还是这么慢。
纪桃雨看他过来,笑眯眯地问:“累了吧?那边有树荫,去坐着歇会儿,差不多再过半小时我要送茶叶回去,你跟我一道回去。”
林向榆抿起嘴角笑了下,“不累,伯母,我可以拍你摘茶叶吗?”
纪桃雨眨了眨眼,笑着问:“阿榆要发抖音吗?你家隔壁那个,你要叫嬢嬢的,她最爱拍了,天天拍唱山歌的视频,听说有好几千粉丝呢。”
林向榆笑着回问:“伯母,你不发吗?我那天看大伯还发了一个钓鱼的呢。”
“哈哈,你大伯一年到头就钓到那一次鱼,他可不得发出去炫耀一下。”
林向榆抬头看了一眼他大伯的方向,才轻笑了一下,说:“能钓到很厉害啦。”
纪桃雨摆了摆手,笑得更大声了,“他在人家鱼塘里钓的,一天就钓到那一条,你三叔钓了十几条呢,怕你大伯没面子还给他送了两条。”
揭完自家那口子的短,纪桃雨才笑着说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