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随意,灞桥柳生。
一言钱匣子要装满的时候,鲁师给了她和秦桑一张同样的曲谱,令两人日日练习,秦桑练了几天就不耐起来,时常走音,趁鲁师不在又与红霞闲聊。
秦桑早过了沉下心练习的日子,如今她心心念念的是往上爬,借助鲁师之势能进入甲字号,然后走到宜春院,至于以后便是她的秘密了。
唯一言照常练习,并不懈怠,一言认为自己能不停练习的根本,究其原因还是自己懒,手动好过脑动,人改得了性子,改不了筋骨。
就这走神的片刻功夫,鲁师已经看过来,一言倒不担心鲁师生气,她常觉得鲁师是一个不会起心动念的人了,像枯木,一种没来由的感觉,但也忙收敛了心神又沉浸于手中的琵琶弦中。
这段曲子是择取乐曲其中一段,反复演练,容易感生出烦闷,图蓝练了几日,就只刚才走神片刻,该是如何的心死如灰,十五六岁就这般沉寂。
鲁师叹息,怜惜。
凡器能大成者,追其根本不过静之一字,能心静者,唯其心死,并无二路。
下课时,鲁师吩咐二人明日朝食过后去排演厅,与宫内教坊司合作,排演《秦王破阵乐》。
秦桑喜极,万幸自己进入了鲁师授课室,不然这样的机会未必落到自己头上。十分感激的弯腰交手行礼。
一言交手行礼如故,与往日鲁师交待课业并没有任何不同。
秦桑很不喜欢一言的样子,这般清高,要不是装的就是没见过那般恢弘的世界,不然早不知道怎么不堪的往上爬了。
懒得管他人所想,一言早就走出了授课室,这几日在餐食处都没有见到十安了,心里有些担心,今日早些去等十安。
餐食处人还不多,一眼就看见十安在端菜,正要过去又驻足,那边憨娘端坐着,看着十安一次次端菜,端饭,自己并不动手,就连取筷子这种事也是十安取好递给憨娘的,憨娘只笑着看了十安,翠儿也在,端了自己的餐食就在一边坐着,看样子是等着一起吃。
一言不喜,也并未上前干涉,十安大了,该有自己的主意,不过憨娘的做派一言也会追究其中缘由。
宫部餐食比起十安她们要好许多,今日是葱烧羊筋,羊筋软烂入味,一言夹起两块送到十安碗里,十安谢了匆忙送入嘴里,吃得津津有味,吃完才想起什么,转头去看憨娘,见憨娘低头咬着筷子,并没在吃饭。
十安夹起剩下的羊筋送进憨娘碗里,憨娘抬头,眼里闪着探究,先看一言,一言声色未动,如同往日般神情,憨娘心里一松,笑弯了眉眼谢过十安,夹起羊筋细嚼慢咽,竟似有些舍不得吃一样。
再加起两块送进十安碗里,“憨娘吃了,你可以安心的吃了吧,你都瘦了,是最近很辛苦吗?”
十安还没答话,憨娘先抬起眉眼躲在刘海后面打量姐妹俩。
一碗葱烧羊筋也不过几块大多进了十安的肚子,十安吃得足意,一言摸了摸她的鼻子,“一起走吧。”
十安看了看憨娘笑道:“阿姐,我今日与憨娘约好了去练舞,过几日再去找你玩喔。”
十安长大了,也学会敷衍人了,一言并不生气,装做信了她的话,笑道:“好,阿姐等你过几天来找我玩喔。”
信!?十安信周围所有人的话,原先十安周围都是家人,不曾有人欺骗过她,现在呢,一言回头,见憨娘将头靠着十安的肩膀在说什么,憨娘好像比十安小两岁,如今也长得十分可爱了,十安正低头哄她,那做样子像极了当初一言哄十安。
一言习惯提前到,按照鲁师吩咐的时间提前一刻钟到了排演厅,里面已经有人,鲁师正与人说话,那人碧青圆领长袍,白面长脸,三缕长须,一言上前见礼。
鲁师道:“见过李教习,这是内教坊司的器部教习。”
一言按规矩弯腰交手行礼,则立于鲁师身后。
等秦桑来了,李教习喊二人到一处,听鲁师说给你们的曲目已经练习熟了,这是《秦王破阵乐》其中一段,此曲原为秦王所做,后经刘阁老修改而成。
你们俩合奏一遍。
两人虽没有合奏过,但平日总归在一处练习,不至于一点默契都没有,熟练起音。
秦桑不愧是宫部前五十之人,落点准,音色干脆利落,转承到位,让李教习满意点头,秦桑余光扫到,心中满是得意。
一言心思只在音上,见秦桑在前大刀阔斧,便尽量克制自己的习惯配合音调,李教习见一言乐色略见生涩,不由蹙眉,这般技巧鲁师不该选她,再沉浸下去仔细听,不由得豁然,抬眼看鲁师,见鲁师向自己点头,心中惊喜,真是遇上好苗子了。
也不管两人直接走到鲁师面前有些兴奋,“那个图蓝我看年纪不大,练了几年,四五年?已经有了音韵。”
韵者,音之魂,如春花秋月,电闪雷鸣,只可意会,无法言传,如今有魂音者,唯里娘一人也。
鲁师摇摇头:“十个月,她学琵琶开始便是跟着我学的,只学了十个月。”
这下李教习彻底呆住了,音韵难成,一般人一辈子也摸不着边,有天赋者,非得七八年不成。
“,,,,,,这,这,这,”半天没说出过话来,又想起一事,“前些日子听你们外教坊司出了个‘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是说的她吗?”
鲁师皱眉颔首。
李教习也叹气,“怎么叫那么个人开彩。”
“原本是去混合奏的,谁知出了意外,只得顶上领曲,也是意料之外。”
贵人们心思千变万化,教坊司官伎们出帖子面临的也是意外纷杂得局面,谁都料算不到今日出了门会面临什么,能安然回到教坊司便是一种福气。
李教习自然懂,也只叹息。
开彩,是指官伎们第一次单独演出,有师承者都会选一个名声清贵者的宴席,奉上彩头,请清贵之人出语夸赞官伎,因是官伎第一次演出被夸赞,谓之开彩,日后还会有人喝彩,但是开彩只有一人,显得尤为重要。
显然一言的开彩之人无论是鲁师还是李教习都不甚满意。
几日与内教坊司合奏排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