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第110章 谁更黑心

吃完火锅时间还早,也不急着回去,夏芜又带杨弘文去数码店逛一圈,把今天卖杏子赚的钱全花完,又贴进去两千块,给哥哥买了个花牌的新平板。

哥哥被她带的爱上看纪录片,家里电视看不了,电脑她有时候要用,手机太小,买个平板刚好。

夏芜带杨弘文去哪他都跟着去,问他喜欢不喜欢,杨弘文也从不扭捏,直言喜欢。

“就这个,帮我包起来。”

夏芜爽利付钱,专卖小姐姐笑着道:“帅哥真幸福,你妹妹对你可真好。”

出门在外时,杨弘文不怎么搭理人,也看不出来智商有问题,感觉像是个高冷帅哥。实际上他是不喜欢跟人对视,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除非他感兴趣,不然怎么都喊不出来他。

“谢谢你啊,我哥不喜欢说话。”

专卖小姐姐似乎看出来点问题,把东西包要递给夏芜,亲自送他们到门口。

这是个大型商场,买完平板夏芜又带哥哥去逛商场,好久没购物,猛地进入商超见到什么都想买。

一个多小时后,杨弘文提着大包小包,两个人从直达电梯把东西搬到地下室车库,看时间三点多了,夏芜这才开车返回东华镇。

上高速之前在路口的肯德基给杨弘文买点吃的路上消磨时间,宠哥狂魔放着音乐,宛如在美国西部一样潇洒快乐。

回到东华镇时,漫天彩霞,夏芜手机铃声响起,她放缓车速,看都没看接通:“喂?”

“小芜,是我,”电话那边传来季云舟的声音,听着有点有气无力的,夏芜看一眼时间,距离季云舟离开过去二十多个小时了,“你到了?一切还顺利吗?”

“嗯,转了两次飞机,耽误了些时间,没来得及给你发消息,现在已经落地,一切都好,我很想你。”

私人机场没有那么多的嘈杂,明镜一般的落地窗外是干净的景色,蓝天白云,远山和羊群,高山之巅还能看见银白色的雪山。

这里的景色和杨沟村很像,都很干净,只是没有夏芜在,季云舟很想她。

夏芜勾起嘴角,“我也很想你,还特意给自己找事消磨时间,不然我怕自己不断给你发消息打电话,你会嫌弃。”

季云舟轻笑:“真的吗?你都没发过,怎么知道我会嫌弃?”

“哼,我就是知道。”

“你找了什么事消磨时间?”

“我摘了一车杏子拉到市里去卖,上午卖完还跟我哥去吃火锅,吃完火锅逛商场,买了平板还有一堆生活用品,挺忙的。”

“那有时间想我吗?”

“当然啊,你什么时候回来?”

“我尽快。”

知道夏芜还在开车回去的路上,季云舟没聊多久就挂断电话,让她安心开车,注意安全。

夏芜叮嘱他好好休息,等倒好时差再联系。

回去后把东西卸下车,夏芜把买给家里人的分一分,洗完澡舒舒服服躺床上,感觉身体都舒展开了。

整理相册,把今天出去拍的照片整理成九宫格发条朋友圈,困意上涌,夏芜关灯,打个哈欠就睡着了。

徐黎看到夏芜朋友圈之后才知道她去桐市摆摊卖杏子去了,顿时眼睛一眯,要素察觉。

“杏子多少钱一斤?”

他在下面评论。

夏芜睡着了,当然没回他。

徐黎难得找到夏芜的粉丝群,当初他被赵静撺掇着进群,一进去就开免打扰,平时也不看消息也不聊天的。

去群里一看,大家聊天都是家长里短,稍微往上面翻一翻,徐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消息。

“三块五一斤,呵,卖给他们就三块五一斤,卖给我就几十块钱一个,到底是我黑心还是你黑心?”徐黎暗搓搓地拍了拍夏芜的头像,像是在发泄心里的怒气。

不过他也就是嘴上抱怨抱怨,心里可美着呢。

他从杨沟村回来之后捣鼓出好几个新品,尤其是几十块钱一个的杏,被他捣鼓一番后,身价上涨几十倍。

夏芜可能挣得不多,但他绝对没少赚。

“老板,明天有史密斯夫妇的预订,他们说想要见你,上次来没见到很遗憾。”

助手贴心地发来消息,徐黎表示知道了。

第二天中午,徐黎做好餐点,换了身干净衣服,从后厨来到奢华低调的餐厅,这里被中式元素隔开,市内打造成假山流水绿竹,给人一种身在野外品尝美食的感觉。

每天只招待十桌客人,上午五桌,晚上五桌,来吃饭的都要提前预约,到点不来就作废,要重新排队。

目前徐黎的餐厅预约已经排到八月份了。

餐厅没有菜单,因为做什么全看徐黎心情,菜单提前一天拟订,正常情况下一周之内都不会更换。

过了一周那就难说了。

“你好,我是这里的主厨,很高兴见到你们。”

徐黎用流利的英语和俩老外打招呼,史密斯是个新晋出名的画家,他妻子是他的助理,也是经纪人,两个人这次来沪市是为了参加一个画展,上次史密斯来这里拍卖一

张画,卖出四十万美金的高价。

上次史密斯夫妇二人在徐黎这里吃过饭,看来吃的还算满意,隔着太平洋联系到餐厅,预约今天的餐点。

他们一共点了十三道菜,其中有三道是甜点,听起来很多,实则份量就一点点,两个人吃完大概刚好是不饿的状态。

不过这种高端餐厅吃饭也不是奔着吃饱来的。

史密斯年级应该不大,四十多岁,看着像五六十一样,他和徐黎握手,用英语回道:“很高兴见到你,我太太很喜欢你做的食物,他们说你曾在国外米其林进修过,我想你一定是最优秀的毕业生,比我吃过的很多米其林餐厅都要美味。”

徐黎心里暗爽,面上却不显露,点头承认自己确实在国外学习过一段时间,但在出国之前,他已经跟着师傅学了八年的中餐,如果没有这八年的磨砺,估计他还达不到这样的水平。

双方友好表达感情,史密斯夫人指着一个空盘子,有些激动地问道:“方便问一下吗?这道菜是用什么做的,我很喜欢,很想再点一份,但是服务员告诉我,每个人只能品尝一次,我很可惜,因为我们就要离开了,而你们的餐厅已经约满,等我下次再来,还会有这道菜吗?”

徐黎还真不知道空盘子装的是什么菜,他叫来服务员询问之后,才回史密斯夫人,“很抱歉夫人,我不知道你什么时候会再来,这道菜名字叫火山熔岩冰淇淋,是用杏子做原材料,口感独特,我们餐厅从不用反季食材,所以这道菜大概只会存在一个月左右。”

“哦~”史密斯夫妇对望一眼,看起来都很失望,男老外无奈地摊摊手,“好吧,主厨先生,真的不能再给我们上一份同样的菜吗?”

徐黎故作为难地思考片刻,还是答应再给他们一人上一份。

俩老外一人捧着一个盘子,盘上上放着半拉切开去核的杏子,看上去就是杏子的外观,但用特制的细勺舀上去时,就像是舀冰淇淋的质感一样,丝滑。

单看杏子外表,和火山熔岩没有丝毫关系,但冰淇淋入口之后,闭上眼睛回味的时候,真感觉像是置身在炎热的火山口,吃到一口杏子冰淇淋那么爽。

俩傻老外吃完齐齐竖起大拇指,还要给朋友推荐徐黎的菜馆。

结账时,十五道菜,一共消费七万四千多。

单是那道半拉杏子做的菜,一盘收费3900。

这么大的杏子,卖他们3900真是便宜了,没看他们还争抢着要再来一份吗?

“你说你卖多少钱?”

马学庆

茶都喝不下去了,差点一口喷徐黎脸上。

徐黎很是淡定,“三千九。”

马学庆:“……”

什么人闲着蛋疼会花三千九吃杏啊!三千九,他一道普通炒菜都不敢卖39,徐黎这小子就卖个杏都敢狮子大张口。

关键是还有人买账。

马学庆感慨道:“现在日子真是好了,你小子赶上了好时候,比你师傅那时候还要好,也幸亏你小子脑袋活络。”

徐黎笑笑,“也多亏师叔经常想着我,我这不特意来看望您嘛,这是我从一个朋友那里卖的高山人参,给您老人家炖汤喝补补身子。”

马学庆看一眼包装高档的盒子,没放在心上,他这把年纪,又没亏损身子,用不着喝什么人参。

不过好歹是师侄的一片心意,马学庆心领了。

“对了师叔,这段时间您没再去杨沟村吗?”

“哪来的时间啊,我这小店虽小,可每天也忙的不可开交。”

接地气的家常小馆,每天吃饭都有上百桌,尤其是最近天热了,很多人不想做饭,都出来吃,生意更好了,马学庆走不开。

“你小子又有什么坏主意?”

徐黎不好意思笑笑,“我上次去夏芜山头逛,看见山上还有好多果子呢,这不是想请您老人家去品鉴一下,什么果子味道好,要是有好的,我想再开发几道新菜。”

把徐黎的话转一下,就是他想再挣点。

马学庆赶他,“去去去,要去你自己去,别总捣鼓我,你小子不敢去,是怕进村被人打出来吧?”

徐黎心虚地摸摸鼻子,他还真是怕被打。

事情是这样的,徐黎的店有专门的冷链运输车,他找了两个伙计每周去一次杨沟村买菜,买菜的时候还要挑选,不合格就不要,毕竟夏芜卖给他的菜价可不便宜。

结果呢,他派去的俩小伙子太刁钻了,买菜挑选太过仔细,黄叶虫叶去掉就算了,丑点的叶子也不要,就留点菜心,黄瓜茄子之类的,长的不直挺不要。

因为他俩的挑剔,夏芜手底下干活的员工都有怨气了。

员工回来跟徐黎说的,徐黎这不就有点心虚吗?

马学庆摆摆手,“自己的事情自己看着处理,我不管。”

徐黎没办法,只能挑个时间自己开车去杨沟村。

他尝到了甜头,挣到了钱,也知道夏芜种的菜品质好味道好,肯定想着把供应链稳定下来,别真把夏芜得罪狠了。

而且他听师叔说,夏芜还在山上养的有蜜蜂

,蜂蜜很纯,口感也好,要是可以的话,他也想买点。

杨国恩夫妻俩从外边回来,要搞烧烤摊,折腾一段时间后,东西准备的七七八八,挺像样子。

摊位就摆在杨沟村和郝堂村交界的路口,通了水电,附近有河沟有柳树,坐在河边的桌子前吃着烧烤还能欣赏景色。

今天试营业,杨国恩夫妻俩邀请夏芜一家人去吃饭,村里不少人都收到邀请了,刘桂珍就没做晚饭,一家子早早地过去,帮着把桌椅摆好,聊聊天。

杨国恩弄起烧烤来有模有样的,旁边还支起气锅,能做炒米炒面之类的主食,他俩的儿子闺女也能帮忙守守摊位,没人的时候写作业。

一家人看着其乐融融,俩小孩看着笑脸都比以前多了。

试营业期间,准备的东西已经挺齐全了,冷冻餐厅里各种串摆放的整整齐齐,从上到下,有素串有丸子有肉串,旁边还放着炒好的两盆小龙虾,一盆蒜蓉的,一盆卤的。

村里来的人不少,主要都是些小孩子,来捧场,杨国恩也不指望今天挣钱,专门请大家吃饭掏个**。

郝堂村的名气打出去之后,经常有住的不远的人来这里游玩,离开时看见杨国恩的烧烤摊位挤满了人,好奇心发作,凑过来看热闹,一过来就走不了了。

用马学庆留下的烧烤料方子烤出来的各种串香气扑鼻,自己捞的小龙虾洗的干干净净,去头去虾线,红彤彤的摆满一大盆看着就十分有食欲。

有几个游客立马就决定在这里落座吃烤串,开门第一天就有客人上门,杨国恩夫妻俩嘴都笑咧开了,先招待客人,烧烤炉子用鼓风机吹着气,火势更加旺盛,新鲜腌制的烤串肥油滴落在煤炭上,发出呛人又让人上头的香气。

夏芜坐在树下边,沉迷剥虾无法自拔。

“啪!”她给自己小腿来一巴掌,天气热了,蚊子都出来祸害人了。

,蜂蜜很纯,口感也好,要是可以的话,他也想买点。

杨国恩夫妻俩从外边回来,要搞烧烤摊,折腾一段时间后,东西准备的七七八八,挺像样子。

摊位就摆在杨沟村和郝堂村交界的路口,通了水电,附近有河沟有柳树,坐在河边的桌子前吃着烧烤还能欣赏景色。

今天试营业,杨国恩夫妻俩邀请夏芜一家人去吃饭,村里不少人都收到邀请了,刘桂珍就没做晚饭,一家子早早地过去,帮着把桌椅摆好,聊聊天。

杨国恩弄起烧烤来有模有样的,旁边还支起气锅,能做炒米炒面之类的主食,他俩的儿子闺女也能帮忙守守摊位,没人的时候写作业。

一家人看着其乐融融,俩小孩看着笑脸都比以前多了。

试营业期间,准备的东西已经挺齐全了,冷冻餐厅里各种串摆放的整整齐齐,从上到下,有素串有丸子有肉串,旁边还放着炒好的两盆小龙虾,一盆蒜蓉的,一盆卤的。

村里来的人不少,主要都是些小孩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