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第 32章 偷袭


长安城的夜色总带着几分暧昧的掩护,无数阴谋在灯红酒绿的缝隙里滋生,又被精心编织的“真相”掩盖。
魏家的马车在夜色中穿梭,车夫马鞭扬起的弧度与平日无异;秦家矿场的运料车按时出入,车轮碾过石板路的声响,混在市井喧嚣里毫不起眼。
可这一切,在张玉汝那双紧盯真相的眼眸里,不过是一层薄薄的窗纸,只需找到那道细微的裂痕,便能轻易捅破。
他从未停下追查的脚步。
白日里,他让分身伪装成不同身份——或为挑着货担的货郎,穿梭在秦家矿场周边的村落,听矿工家属闲聊“最近矿场总丢些破旧的铁笼”;或为修补马车的匠人,在魏家常用的车马行里,悄悄检查车轮缝隙里残留的泥土,比对是否与秦家矿场附近的土质吻合。
夜里,他则亲自开启「造化之眼」,潜伏在魏家与秦家往来的隐秘通道旁,任由风刀霜剑侵蚀,也不愿错过任何蛛丝马迹。
那些掩盖真相的手段,在他面前渐渐失效。魏家为了隐藏马车去向,特意让车夫绕远路,还在车轮上裹上麻布减少痕迹,可「造化之眼」能看穿麻布摩擦地面的纹路,顺着这些淡金色的轨迹,依旧能追到秦家矿场的后门。
秦家为了掩盖交易,将“素材”混在矿场的“废奴”队伍里,对外宣称是“体弱不能挖矿、送去别处做杂役的人”。
可张玉汝在暗卫护送“废奴”的腰牌上,发现了只有魏家实验据点才会使用的暗纹——那是一种刻在边缘的、形似蛇鳞的细小纹路,此前在魏家古堡护卫的腰牌上,他曾见过一模一样的印记。
真正的突破口,出现在一个暴雨后的清晨。张玉汝的分身伪装成清理河道的杂役,在秦家矿场下游的河水里,发现了一个被冲上岸的破损木盒。
木盒材质特殊,是只有秦家工坊才会使用的防腐木料,盒内残留着淡淡的药剂气味——与他之前在魏家实验废料中闻到的气味完全一致。
更关键的是,木盒底部刻着一串模糊的编号,「造化之眼」激活后,编号旁隐约显露出一行被刻意刮掉的小字:“秦矿丙区-魏字十七号”。
“秦矿丙区”“魏字十七号”——这两个标识像钥匙般,打开了真相的大门。
张玉汝立刻让本体潜入秦家矿场外围,借着「造化之眼」的效果,看穿了丙区矿洞的秘密:这里表面是挖矿的场所,深处却藏着一条狭窄的通道,通道尽头是几间封闭的石室,石室里隐约能看到铁笼的轮廓,还有人影在其中晃动。
每到深夜,便有秦家的暗卫带着锁链,将石室里的人分批押上马车,马车的目的地,正是魏家的古堡。
经过张玉汝的追查,他发现这种“交易”并不是第一次。
在秦家矿场的账房里,分身找到了一本被藏在书柜最深处的暗账,账页上用暗号记录着“货物”的数量与“交接时间”——“丙区月出三批,每批十二人,魏方付晶石五十颗。”
“上月欠货七人,本月补足,另加‘特殊货’三人”。
所谓的“货物”,显然就是被当作实验素材的人;而“特殊货”,从后续跟踪的马车来看,竟是些年龄不满十岁的孩子,他们被单独装在封闭的木箱里,送到魏家古堡后,直接被带入了最深层的实验区。
张玉汝的指尖微微发凉,不是因为寒意,而是因为愤怒。
他原以为魏家已是残忍至极,却没想到秦家竟会为了利益,将自家矿场的矿工、甚至无辜的孩子,当作“货物”卖给魏家做实验。这哪里是两家的“交易”,分明是共同犯下的滔天罪行!
可他依旧没有冲动。他知道,此刻揭露秦、魏两家的交易,虽能重创两家,却未必能挖出柳家的秘密——柳家的实验规模更大,若没有稳定的“素材”来源,绝不可能支撑下去。
秦家会不会也在给柳家提供“货物”?柳家与秦、魏两家之间,是否存在更复杂的利益链条?这些疑问尚未解开,他便不能停下脚步。
张玉汝悄悄收回分身,将暗账的内容、矿场石室的位置、马车交接的时间,一一记录在自己的脑海当中。
确认秦家与魏家的实验素材交易后,张玉汝的思绪立刻聚焦到秦家另一项核心业务上——人力资源。
这项看似光鲜的产业,此刻在他眼中蒙上了一层冰冷的阴影。
早在追查秦家矿场时,他便听矿工闲聊过“秦家的人力公司比官府还靠谱”,当时只当是寻常口碑,如今想来,这“靠谱”背后,恐怕藏着的秘密不会那么简单。
秦家的人力资源网络,早在百年前便已铺开。
那时秦家刚涉足采矿产业,急需大量劳工,便派专人前往雍州各地的聚居地——从偏远的山村到繁华的集镇,与村长、镇长签订合作协议。
秦家负责为聚居地提供就业机会,聚居地则协助宣传,鼓励青壮前往秦家矿场或工坊工作。为了让合作长久,秦家还特意制定了“分层就业”制度。
识字的人可安排到账房或工坊做技术活,力气大的人去矿场当工头,就算是体弱的老人,也能在后勤部门帮忙缝补衣物、打扫卫生。
这套制度深得人心。对于雍州百姓而言,尤其是远离长安城的人,秦家的人力公司几乎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不用托关系、不用送礼,只要如实登记自己的能力,就能得到一份安稳的工作,甚至还能带着家人在秦家的产业区定居。
久而久之,秦家人力公司的好评率居高不下,各地聚居地的人提起它,都会竖起大拇指,没人会怀疑这份“善意”背后藏着的阴谋。
为了搞清楚其中的问题,张玉汝决定自己亲身调查。
张玉汝通过分身深入调查,终于摸清了这套“就业体系”的黑暗内核。
他让一个分身伪装成刚从偏远山村来的流民,在秦家人力公司登记时,特意表现出“无家人、无背景、识字不多”的特质——登记员的态度果然变了,原本热情的笑容淡了几分,只是草草记录信息,让他先去“临时安置点”等候消息。
另一个分身则伪装成“有家族支持的文化青年”,登记员立刻殷勤地介绍起账房的工作,还当场安排了面试时间,态度截然不同。
后续的追踪更印证了他的猜测:那些“有价值”的人——或是有背景、或是有特殊技能、或是家人联系紧密的,会被顺利安排到正规岗位,薪资、住宿都有明确保障。
而那些“无依无靠”的人,会被以“岗位调配”为由,送往秦家矿场的“丙区”或“丁区”——这些区域对外宣称是“新开发的矿区”,实则是关押实验素材的中转站。
张玉汝的分身曾跟着一批“待安置流民”前往丙区,沿途看到的铁笼、守卫的暗卫,以及空气中若有若无的药剂味,都与魏家实验据点的场景如出一辙。
秦家的“筛选”并非一直如此肆无忌惮。
通过查阅秦家人力公司的旧档案(他的分身潜入档案室,用「造化之眼」还原了被销毁的记录),张玉汝发现,在异兽入侵之前,雍州局势平稳的那些年,秦家几乎没有向魏家输送过实验素材。
那时的“临时安置点”,真的只是安置流民的地方,就算是无依无靠的人,也能在后勤部门找到一份糊口的工作。档案里甚至有记载:某年大旱,秦家还特意扩招了两百多名流民,帮他们度过难关。
“混乱,才是让他们下定决心的推手。”张玉汝低声自语。
异兽入侵后,雍州各地一片狼藉——村落被毁、流民四散、消息传递受阻,很多人就算失踪,也会被归咎于“异兽袭击”。
正是这种混乱,让秦家彻底撕下了“善意”的面具:他们不再掩饰对“无依无靠者”的筛选。
甚至故意夸大“长安就业机会”,吸引更多流民前来;输送素材的马车,混在运送救援物资的队伍里,没人会怀疑;就算有人察觉异常,也因局势混乱,无法向上举报。
他还发现,秦家的“业务”不止对接魏家。
在最近的档案记录里,有几批“素材”的目的地并非魏家古堡,而是柳家在云溪镇的一处“药材种植基地”——那里正是他之前发现高阶实验符文的地方。
这意味着,柳家大规模实验的“素材”,很可能也来自秦家的人力公司!
真相的轮廓越来越清晰:秦家用百年建立的人力资源网络,看似是为雍州百姓提供帮助,实则是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