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黄盖暗自腹诽之际,刘琦已大笑着将手中的信笺递给身旁的诸葛亮:“孔明,士元,你们都看看!这真是天助我也!”
刘琦故意提高声调,让帐内所有人都能听见:“公覆的故交愿献北门,这可是省了我们多少力气!”
诸葛亮接过信件,与庞统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二人细细阅信,帐内一时只闻灯花爆裂的细微声响。
少倾。
“恭喜主公。”
诸葛亮将信递还,羽扇轻摇,“恭喜主公,若真能如此,则夏口唾手可得,可免将士攻城之苦,实乃大幸。”
庞统也抚掌笑道:“周瑜治军严苛,不得人心,合该有此报应。”
刘琦满意地点头,转向黄盖时又换上那副志得意满的神情:“黄老将军立此大功,待破城之后,我定要上表朝廷,为你请功!”
黄盖连忙躬身,强压住心头的讥讽——刘琦这般得意忘形,竟连信笺笔迹都未细察那伪造的降书墨迹未干都为察觉。
“全赖明公威德,盖岂敢居功。”
帐内灯火通明,映照着众人各异的神色。
这一刻,每个人都在演着自己的戏,只待明夜见分晓。
此刻的刘琦可谓是将‘志得意满’表现的淋漓尽致,仿佛夏口已经搓手可得般,大手一挥:“传令!命王朗、宋濂所部,明日饱餐战饭,给老子精神点!下午准时兵临北门,准备入城接收!”
“王朗、宋濂你们二人进城之后,给老子约束好部下,不得扰民!违令者,斩!”
“诺!”
王朗、宋濂二人霍然起身,抱拳领命。
“主公英明!”黄盖连忙叩首,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心里却已经乐开了花。
刘琦啊刘琦,你果然中计了!
黄盖仿佛已经看到明日荆州军在北门瓮城里被**殆尽,以及明夜子时,孙权主力杀入这左营,将**砲和这偌大的营寨付之一炬的场景!
而帐内众将校在听完信件内容后,无不面露喜色。
若能不费吹灰之力拿下夏口,自是皆大欢喜。
毕竟兵法云‘十则围之’,强攻坚城向来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苦差事。
然而当众人目光扫过跪伏在地、满脸谄媚的黄盖时,那份喜悦中又不禁掺杂了几分鄙夷。
陈应心中冷哼:“卖主求荣之辈,纵然有功,也令人不齿。”
黄忠更是眉头微蹙,对这等背弃旧主之人本能地心生厌恶。
刘琦满意地受了黄盖这一礼,随后挥了挥手,语气随意地说道:“公覆军连日辛苦,且先回营好生歇息,静待明日佳音。”
刘琦这分明是送客之意。
黄盖心中暗喜,正巴不得早些离开这是非之地,好去准备明夜的行动。
而随着黄盖感恩戴德(实则内心狂喜)地退下,大帐帘幕落下,隔绝了内外。
帐内,刚才还一脸狂喜、骄纵不可一世的刘琦,瞬间收敛了所有表情,眼神变得清明而冷静,哪还有半分醉意。
刘琦这突兀的转变让两侧的陈应、黄忠等将领都不由一怔。
方才他们还在为能够轻松拿下夏口而庆幸,此刻却见主公神色骤变,顿时心生困惑。
刘琦轻轻哼了一声,拿起案几上那封投诚信,随手丢入一旁火盆。
“主公这是......”
见此,陈应忍不住开口问道,但却被诸葛亮抬手止住。
诸葛亮轻摇羽扇,淡然笑道:“主公这出戏,是越演越精熟了。黄公覆怕是回去做梦都要笑醒。”
庞统在旁嘿嘿一笑,接口道:
“观黄盖献信之态,极力主张我军往北门受降,这其中必有蹊跷。”
帐中诸将面面相觑。
黄忠忍不住压低声音对身旁的赵云道:“子龙,军师此言何意?莫非那黄盖有诈?”
赵云眉头微蹙,目光在两位军师和主公之间流转,似乎明白了什么。
“依统之见,周瑜定是设下连环计:先以诈降为饵,诱使我军分兵北门。待我军在瓮城遇伏,必会调兵驰援,届时我军大营空虚...”
“届时必有江东主力直扑左营,与黄盖里应外合。这一招声东击西,既分散我军兵力,又制造混乱,端的狠辣!”
陈应闻言倒吸一口凉气,方才明白险些中了敌军诡计。
黄忠更是须发皆张,怒目圆睁:“好个黄盖,竟敢诈降!主公,让末将现在就去取他首级!”
刘琦抬手制止:“汉升且稍安勿躁。”
而庞统说着那矮胖的身躯在帐中踱步,摇晃着略显滑稽的脑袋,语气中带着几分惋惜:
“可惜啊,可惜,周公瑾此计若是用在旁人身上,确可称天衣无缝。诱敌分兵,声东击西,环环相扣,任谁都要着了他的道。”
庞统忽然停下脚步,转身面向刘琦,丑陋的脸上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只可惜周公瑾千算万算,却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他自以为谋划周全,却不知主公早已洞若观火。这一局,他输了!”
“士元此言,深得我心。”
面对庞统的吹捧刘琦极为受用地眯起眼睛,庞统与诸葛亮这两位青史留名的智者如此推崇,任谁都会飘飘然。
更何况,刘琦是后世来客对周瑜黄盖这出苦肉计再熟悉不过,此刻亲眼见证,且一切尽在掌控,这让刘琦更有一种双重满足——既享受着当世顶尖谋士的敬佩,又身为穿越者洞悉历史的优越。
这时,帐中诸将才恍然大悟——原来方才主公那副志得意满突然出现的骄纵的模样,全是做给黄盖看的戏啊!.
这时,刘琦很快便从短暂的自我满足中回过神来,眼中精光一闪,当即开始调兵遣将:“既然在黄盖面前已经说了要让王朗、宋濂前去接应,这场戏自然要演得真切。”
随后,刘琦看向王朗,宋濂二人道:
“你们二人明日午后大张旗鼓地整军出发,务必要让黄盖瞧见他们的动向。”
“不过...”
刘琦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一道弧线:“待出营三里后,你二人立即转向左营西侧的山林隐蔽。那里林木茂密,正好藏兵。”
诸葛亮会意点头:“主公此计甚妙。让黄盖亲眼见到王朗、宋濂出兵,必以为我军已中计,待他们转入山林埋伏,正好可以截击来袭的江东主力。”
刘琦闻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