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82. 第 82 章

辽西郡的冬季同样酷寒漫长,因此,火炕建造理所当然的被提上了日程。

夏若特地让人将城中叫的上名号的泥瓦匠召集到郡守府。

她准备先在自己的房间里,盘一铺火炕。

泥瓦匠们看着图纸上那奇怪的“土床”结构,面面相觑。

为首的老师傅张寿,有些忐忑地开口劝道。

“女郎,这……这土坯垒的床,到了冬天岂不是越睡越凉?”

“您身子贵重,可不能受了寒气。”

“不如还是用木床,多铺几层褥子……”

其他几个泥瓦匠也赶紧跟着附和。

夏若知道他们是好意,但并未多做解释,只是语气平和的开口。

“无妨,你们只需严格按照图纸施工,务必做到尺寸精准,烟道通畅即可。”

工匠们见夏若坚持,不敢再多言,只能怀着满腹疑窦,小心翼翼地开始和泥、砌砖。

这些人的手艺娴熟,她只在几个关键处进行指点。

不过半日功夫,一座方正、平整的土炕便已成型。

夏若看着占了半个房间的土炕,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道。

“诸位辛苦了,明日午时还要劳烦再过来一趟。”

张寿等人以为还有未完成的步骤,需要明日再来补齐,立马忙不迭地答应下来。

翌日,午时未到,这些泥瓦匠便已经到达。

夏若摸了摸炕面,发现已经半干,立马和院里的几个士兵吩咐道。

“你们去搬些柴火,把外头的灶烧起来。”

听闻女郎要开始烧炕,陈屿和梁盛也按捺不住好奇。

特意赶来,想亲眼见识一下,“火炕”究竟有何玄妙。

两人到达时,灶膛里的柴火已经被点燃,橘红色的火焰跳跃着,矗立在房屋一侧的烟囱正飘出袅袅白烟。

工匠们都屏息凝神地看着,院里除了木柴燃烧的噼啪声,一片安静。

二人脚步不由自主放轻脚步,走到了夏若的身后。

一群人就这样,静静等待火烧了两刻钟。

夏若感觉差不多了,便对那群满脸好奇的泥瓦匠说道。

“你们进屋摸摸炕面。”

张师傅等人闻言,立刻小心翼翼的走进屋内。

此时,土炕表面虽然已经半干,但深处依旧潮湿。

此时被热量一烘,炕面上甚至有几处正冒着白气……

一个泥瓦匠一头雾水:“诶,这咋还冒烟了!”

另一个泥瓦匠瞪大了眼睛:“咱们可把泥封的好好的,不可能漏的呀。”

张寿想了想,将信将疑地走上前去。

他小心翼翼地伸出手,轻轻按在了炕面上,下一秒惊异道。

“咦?!……热的!是热的!”

“这土坯床……它,它热了!”

“什么?”

“怎么会!?”

工匠们一脸不可置信,接二连三上前,将手按在炕面上。

随后发出阵阵惊呼。

“真的是热的!”

“好舒服啊,真暖和……”

张寿反复用手感受着那均匀散发出来的,却恰到好处的温热,仿佛发现了新大陆。

夏若走进屋来,看着他们一脸不可思议的模样,嘴角勾起了笑容。

“火炕并非自己生热,而是灶膛里的火产生的热风,流经炕内的烟道,将炕面烘热的。”

“冬日睡在上面,可以抵御严寒,尤其对老人、孩童大有裨益。”

泥瓦匠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北方人,听了她的解释,立刻明白了这火炕在漫长寒冬中的巨大作用!

这简直就是救命的东西!

他们一个个惊喜万分,看向土炕的眼神如同看着稀世珍宝。

但惊喜之余,几人又面露忐忑。

火炕虽好,但这是女郎的东西,他们若是想要在家搭建,还得争得女郎的同意才行。

一是之间,这几名泥瓦匠看向她的眼神,有些欲言又止。

夏若一眼就看穿了他们的心思,朗声道。

“你们也能看出,火炕对于辽西郡百姓意义重大,我打算在全城推广。”

“到时候,正需要你们这些老师傅带头,教会更多的人。让咱们辽西郡的百姓,今年冬天都能过个暖冬!”

泥瓦匠们闻言,先是一愣。

反应过来后,立刻满脸激动跪倒在地,连连叩首。

“多谢女郎!女郎大恩大德!”

“呜呜~有了炕,我爹终于不用在挨冻了!”

“女郎果真神仙下凡啊!”

对这些泥瓦匠而言,掌握了这门技术,不单单可以让家里睡上温暖的火炕。

更是学会了一项新的手艺,以后家里也能多个进项。

梁盛也忍不住好奇,上前摸了摸炕面。

随后抚掌赞叹:“妙!实在是妙!”

他的年纪也不小了,又征战了大半辈子,身上留下了不少隐疾。

一到阴冷天气,膝盖就酸痛难忍。

而今有了这火炕,对他来说简直是天大福音!”

梁盛当即转身,对张师傅几人道。

“几位师傅,劳烦你们到我住处一趟,也为我盘个炕!”

陈屿也感受到了火炕的暖意,立马道。

“张师傅,也为我预留几个好手。”

闻讯接连赶来的李铁等人,在体验了火炕的温度后,也纷纷表示需要。

泥瓦匠们顿时笑的合不拢嘴,没想到这技术刚学会,立刻就接到了这么多活计,个个干劲十足。

当日下午,城中最热闹的街口,便来了两名士兵。

他们将一张告示贴在墙上。

路过的百姓见到后,立马围了上来。

郭大娘刚一靠近,便认出了其中一名士兵,赶紧大声道。

“诶,小五子,这上面写的啥呀?”

小五子刚放下浆糊桶,回头就看到了自家老邻居。

“郭大娘,这上面写的是火炕……”

小五子按照告示上写的,详细说明了火炕的作用,以及官府的推广计划。

当听到这“火炕”竟能让人在寒冬睡上暖床,人群瞬间沸腾了!

“真的假的?土坯床能自己热?”

“女郎说的还能有假?那可是神仙!”

“太好了!俺家老娘去年冬天差点没熬过去,今年说啥也得盘一个!”

“对对对!……不过怎么盘啊?”

百姓疑惑的声音越来越大。

小五子赶紧说道。

“这后头写了目前会盘炕的几位师傅,我给大伙儿念一下……”

“张寿,住在城东白马巷烟袋胡同,左边第五家……”

“刘大牛,住在城南石头巷,第一家……”

百姓们听的仔细,生怕记错了信息。

有些人甚至已经匆匆离开,朝着记住地址的泥瓦匠家跑去。

夏若换了身寻常衣衫,站在不远处。

当她看到百姓热情高涨的景象,心也跟着放了下来。

“走吧,回去。”

她身后的护卫立马跟上。

夏若行至一处巷口,两个妇人的交谈声突然飘入耳中。

“……我婆婆年纪大了,身上没火力,去年冬天捂着厚被子还直哆嗦。这回有了女郎的暖炕,可真是救了命了!”

另一个妇人接口,语气带着些盘算。

“是啊,我听着盘一个炕的工钱和料钱不是太贵。就是不知道这些师傅让不让用粮食顶工钱?”

“孩子他爹前阵子去修城墙,挣了些粮食回来,俺们都舍不得吃,攒着呢……”

“我家的也攒着呢,自从汉阳军来,我家再不像以前那样揭不开锅了,这样的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

“就是啊~你说这人还真是不知足,我这才吃饱几天啊,居然想吃肉了。”

“谁不说呢,我也可想吃点甜的了……”

妇人们逐渐走远,直至声音消失。

夏若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

百姓手中开始有了余粮,这是好事。

但也意味着,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易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是时候建立更规范的经济体系了。

回到郡守府。

夏若立刻召集梁盛、陈屿、李铁、商月。

以及负责民政的几位官员。

她开门见山。

“如今百姓手中渐有余资,过去的交易方式,不利于物资调配和民生稳定。”

“因此,我打算即刻开始,试行‘计划经济’,并在城中东西南北四区,各设立一家‘供销社’。”

她详细解释了计划经济的核心:即,对粮食、布匹、盐、糖、肉类等关键生活物资,实行统一管理、凭票供应。

百姓可凭手中余粮,到指定地点兑换成‘粮票’。

粮票可作为基础等价物,再按一定比例兑换成‘布票’、‘盐票’、‘糖票’、‘肉票’等,凭票到供销社购买相应物品。”

她的一番话后,众人皆露出惊疑之色。

梁盛皱眉道。

“女郎,强制百姓用粮换票,是否会引来抵触?而且,兑换比例ha若定得不公,恐生事端。”

李铁也有些担忧道。

“是啊,百姓习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