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锅里的豆浆稍稍冷却,不再冒着扑面的热气,李逸深吸一口气,准备进行最关键的环节!
点卤!
提前碾碎的生石膏已用温水彻底搅拌融化,碗底不见一丝沉淀,李逸握着木勺,顺着锅沿轻轻搅动,让豆浆在锅中旋出均匀的漩涡,这样卤水加入后便能顺势扩散与豆浆充分融合,不会沉积在一处影响凝固的效果。
李逸屏住呼吸,倾斜碗沿,让乳白色的卤水顺着勺壁缓缓流入豆浆中,动作轻缓得如同怕惊扰了什么。
静置片刻后,他舀起一勺查看,豆浆依旧澄澈,并未出现预期的絮状物,李逸心中早就有所准备,他保持匀速搅动,第二次加入卤水,这次虽呈现出零星的絮状,但松散破碎不够连续均匀。
第一次做豆腐本就需要一边实践一边摸索经验,李逸并未气馁。这一次次的尝试,都是在为后续固定用量、掌握火候做铺垫,越是繁琐后面就越是顺利。
第三次加完卤水,李逸盖上锅盖静置了十分钟。再次掀开时,用木勺一舀,棉絮般的豆花顺势缠绕在木勺上,质地绵密,倾斜木勺也不易滴落足够粘稠,正是最理想的状态。
若是卤水加过量出现硬块,还需加水稀释,那样难免影响豆腐的鲜香,好在这次拿捏得还算恰到好处。
趁着豆花静置的间隙,李逸着手准备压制模具。他拿出自制的木托盘,在底部和四周铺好干净的麻布,将凝结好的豆花缓缓倒入,用勺子轻轻铺平,又轻轻震动托盘,让豆花填满模具的每一处缝隙,避免成型后出现大的气孔。
随后将多余的麻布翻折过来,完全覆盖住豆花表面,再盖上一块与模具严丝合缝的木板,这木板也是李逸特意打造的,大小刚好契合,能让压力均匀传递。
最后的加压步骤,李逸拆了磨盘的上半部分充当配重,分量刚刚好。
压制时间直接决定豆腐的口感,时间短些是嫩滑的南豆腐,适合凉拌,时间长些则是瓷实的北豆腐,耐炖不易散。
李逸折中选择,既不想让豆腐过于软嫩,也不愿压得太过紧实,力求兼顾口感与实用性。
这期间,张绣娘和陈氏已经蒸出了两锅馒头,麦香混着豆香在院子里弥漫着。若不是李逸这边占着锅灶,她们还能蒸得更快些。
李逸暗自盘算,家里如今人多,又是蒸馒头又是做豆腐,至少还得再搭两口大锅两个灶膛才够用。而且这几日灶火不停,之前囤积的木柴已烧去一半,抽空还得进山补充。
白雪儿和豆子自从尝过豆浆后,就一直守在灶台旁,眼睛死死盯着锅盖,时不时踮起脚尖张望,对这新奇的吃食充满了期待。
估摸着时间差不多,李逸搬开磨盘配重,取下木板,掀开包裹的麻布。
一方洁白紧实的豆腐赫然出现在眼前。他用手指轻轻按了按,触感弹韧,既有足够的硬度,又不失嫩滑,正是他想要的效果。
“夫君!这豆腐可以吃了吗?”
白雪儿的小脸几乎贴在锅沿上,眼神亮晶晶的,那模样让李逸忍不住想,若是以后她生了孩子,怕是也会像她这般,是个贪吃的小馋猫。
“三叔!我也想吃!”豆子跟着白雪儿一起,小手紧紧攥着筷子,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李逸笑着点头:“可以了,稍等片刻,给你们做几道不一样的吃法。”
为了这桌豆腐宴,李逸从早忙到晚,足足做出了两板豆腐。眼看天已擦黑,正是吃饭的时辰,他回屋冲了一碗盐水,又将新鲜的大葱切成细碎的葱花,绿油油的看着就喜人。
先用刀切下一块豆腐,之后切成均匀的薄片,码在大碗里,撒上葱花,浇上温热的盐水,这就是最简单的家常凉拌豆腐,最能凸显豆香本味。
紧接着,他又切了许多稍厚的豆腐片,将大铁锅烧干,倒入少许珍贵的动物油。待油花滋滋作响、完全化开后,把豆腐片一片片平铺在锅底,用小火慢慢煎制。
滋滋啦啦的声响中,金黄的油光裹着豆腐,浓郁的香味瞬间弥漫整个院子。
白雪儿和豆子闻着味儿,立刻凑得更近了,直勾勾地盯着锅里逐渐变得金黄的豆腐,不停地吞咽着口水。
“小婶婶,这好香啊!”豆子擦了把鼻涕,憨憨地说道,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
白雪儿猛猛点头,脑袋如同捣蒜:“嗯嗯嗯……这金黄色看着就好吃!”
就连一直安静做事的于巧倩和秦心月,也被这诱人的香气吸引过来,围在锅灶旁,眼神中满是好奇与期待。
若是油多些,直接炸制效率更高,颜色也更均匀,但眼下动物油极为珍贵,自然不能这般浪费。
李逸又开始在盘算起来,等日后有空,一定要尝试压榨些大豆油,也好让吃食的做法更丰富些。
将煎得两面金黄的豆腐盛入大碗,李逸招呼道:“时间不早了,去拿几个刚蒸好的馒头,咱们开饭!”
饭桌摆好,众人围坐一圈....
桌上摆着三样豆腐,清清爽爽的葱拌豆腐、色泽金黄的煎豆腐,还有一盘切得整齐的原味豆腐。
李逸特意叮嘱:“咱们先尝尝原味的,再吃盐水葱花的,最后尝尝煎豆腐,慢慢品不同的味道。”
众人的目光随着他的话语移动,待他话音刚落,便迫不及待地各自夹了一片原味豆腐送入口中。
李逸咬下一口,浓郁的豆香在舌尖弥漫,口感细腻紧实,带着淡淡的清甜,正是记忆中奶奶做的豆腐味道,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暖意。
四周突然陷入寂静,所有人都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动作定格在吞咽的瞬间,一个个眼睛瞪得溜圆,脸上满是惊艳。
他们虽已喝过豆浆,对豆香有所预期,却从未想过豆腐会是这般口感,软嫩中带着韧劲,鲜香纯粹,是从未体验过的味觉冲击。
“夫君!你是怎么做到的?这豆腐也太好吃了!”白雪儿率先反应过来,语气中满是惊喜。
“嗯嗯嗯……三叔最厉害了!豆腐比馒头还好吃!”豆子嘴里塞着豆腐,含混不清地附和。
“夫君,这豆腐看着朴素,味道却这般不凡,必定受大户人家的喜爱”于巧倩轻轻咬着豆腐,眼中满是赞叹。
“哎呀,三兄弟,你这手艺也太厉害了!竟能把普通的豆子做成这好吃的吃食!”张绣娘也忍不住夸赞,脸上满是佩服。
听着众人的赞叹,李逸心中难免有些得意,他如今也算是这个世界的豆腐之父,馒头老祖了。
“你们再尝尝这个葱拌豆腐。”他说着,夹起一片蘸了盐水、撒了葱花的豆腐。
盐水的咸鲜与葱花的清香完美融合,让豆腐的味道更显丰富,清爽可口,最是下饭。
“夫君,真是神奇!只是加了点盐水和葱花,味道就完全不一样了!”
秦心月也忍不住惊叹,其他人纷纷点头附和,筷子不停往碗里夹。
最后压轴的是煎豆腐。金黄的外皮微脆,咬下去咔嚓一声,内里却依旧软嫩,外酥里嫩的口感层次鲜明,油脂的香气将豆香放大了数倍,带来强烈的味蕾冲击。
就连见多识广的秦心月,也忍不住动容:“此物这般美味,即便放在皇宫之中,怕是也算得上稀罕吃食,我们今日竟能这般畅快地享用。”
白雪儿吃得眼睛都亮了,根本顾不上说话。
豆子仰起头,小脸纠结在一起最后下定决心说道:“三叔,我不学打猎了,你教我做豆腐吧!”
一句话将众人都逗笑,轻松温馨的氛围在小屋中弥漫。
和馒头一样,豆腐也获得了所有人的一致好评,都说这般美味,即便是王公贵族也会喜爱,带到县城去卖,定能卖出高价。
李逸灵机一动,到时就给它取名白玉豆腐,既显贵气又贴合其色泽,名字好听了,售卖的价格自然也能往上提一提。
这么一想,他明日怕是又要跑一趟县城,和王金石商议豆腐的售卖事宜。
一顿饭吃完,众人还在回味豆腐的鲜香,尤其是白雪儿和豆子,嘴里不停念叨着,怕是连做梦都会梦到吃豆腐。
晚饭过后,李逸去了一趟何铁牛家,已有好几日没见到他。
还没走到院门口,就听到咚咚咚的声响,那是木桩撞击石臼脱粟米的声音,沉闷而有节奏。李逸不禁感慨,何铁牛名字里带个牛字,性子也真如老黄牛一般,从早到晚不知疲倦地干活。
说到黄牛,齐武帝深知耕牛对农耕的重要性,早已下旨禁止私**牛吃牛肉,这也是王记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