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散去后,既没有表演活动也没有遇上赶集。原本应该是空荡的街道,但今天却不同。
开学日,镇一中来来往往都是返校的学生。
三三两两的结伴而行,很少会有家长来送。
原本杨帆两兄妹是不需要杨桃送到学校的,毕竟自打小学起就不要家长接送了,认路。
结果杨桃他们来镇上也是有事,至于送学只是顺带的,于是两人就不纠结这个问题了。
原以为是特意的心里正感动,结果并不是。
虽然嘴上说着不需要,自己能行;但偶尔突然袭击接送次,会特别的惊喜,能乐上一整天。
大多是背着个笨重的大包袱就来了,里面有厨具和一周的粮食、衣物还有棉絮枕头。
粮食带的都是能存放很久的怕发霉,有下饭咸菜,豆腐乳、辣椒油、小罐猪油和条腊肉。
学校有提供生火做饭的地方,得自己动手。
以前学校没建的有宿舍是需要另外合伙租房的,但在前几年新建了栋宿舍楼,12人间的房。
每月交二三块钱就能入住,多人宿舍就是生活作息方面有所影响,以及没有个人空间。
不过现在也不讲究这些,有地方住就行。
杨桃和谭向川来送两兄妹上学,重回母校感觉哪里都稀奇,毕业后再次回来变化可真大。
很多基础设施都完善了,破旧的教学楼也翻修了,对于这些只觉得生活条件越来越好。
记得以前那会屋顶总漏水,得拿着盆和桶去接,课堂里都是伴随着滴答滴答的声音。
让杨桃直面感触最深的是宿舍楼,每层楼里有好几个宿舍,还有洗手池以及公用厕所。
宿舍混搭,底下是男生住,上面是女生住。
一二楼安的有铁栅栏防止有人闯入,学校里面也会有两三个保安轮班提电筒负责巡逻。
等把两兄妹的行李放到宿舍里,就出校了。
开学最高兴的无疑是附近摆摊的商贩,要想学生群体的消费能力可是无限的。
只要有他们的存在就能养活不少的人员,解决就业问题。
关键这周边的店铺还不用一年四季的营业,跟着学生的作息时间走,节假日都有休息。
辛辣的味道直往鼻腔里钻,杨桃都快被香迷糊了。就属学校附近的吃食品类多,又实惠。
担担面细薄劲道,出锅时舀上勺肉沫,辣椒油。碗里再放几片绿叶以及荷包蛋,撒上葱花。
那味道简直绝了,一口下去,香得不行。
这家店铺生意也是火爆,学生老师都爱来。
因着有老师在店里,所以不少学生看到后在出去等会再来吃还是硬着头皮进去上纠结。
杨桃他们到店的早,这会已经吃上了。
所以也不会想出去,老师没什么可怕的。
对于杨家姐弟妹三人来说是这样的,品行端正态度认真成绩好在老师眼里简直是宠儿。
但其他人害怕老师简直就是刻进骨子里的,看着老师就想绕道走,压根不敢对视三秒。
现在的学生其实都挺好的很懂事,只是有些常常因为家里原因或者经济问题半路辍学。
即便老师怎么劝说也无济于事,很是无奈。
改变不了这个现状,就更加珍惜留下来继续完成学业的人,把毕生所学全传授下去。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他们的教学生涯骄傲。
他们任教的这群老师学历都不怎么高,普通话也不标准带着土方言,边学习边教学。
带出来的学生没有不夸赞他们的,当老师的最开心的瞬间无疑就是得到学生的喜爱。
店里位置不够坐,有几位老师搬来桌椅和他们拼桌,其中就有杨桃以前的班主任刘理。
他一眼就看出杨桃来了,几年过去变化不大,惊道:“这不是咱优秀毕业生杨桃嘛?什么时候回来的,大学读完了?不在城里找工作?”
杨桃听着有人喊她名字抬头望去,看着熟悉的班主任有些想到曾经课堂上的点名场景。
不同的是头发没现在的秃,也没那么白。
“回来有段时间,大学毕业半年多了。回家里来,没在城里工作。”她放下筷子老实交代。
“回来打算做什么啊?要不要我帮忙给你介绍工作,学校里还缺老师,来教书刚刚好。”
刘理听着这个回答也没想到,觉得可惜了放弃大好的前程,叹口气开始为杨桃谋生路。
山里的人只想着走出去看看不同的世界,而并不是困在这一座又一座山里,望不到尽头。
但无论选择是什么,都只支持,不打击。
杨桃笑着拒绝,知道刘理也是为她的未来着想,不过她有自己的想法,还是先去闯一闯。
“不用了,老班,我在尝试创业。”
“创业啊?搞个体户,也不错啊。”
刘理想着现如今的社会发展,街上做生意的人也越来越多,觉得这条路也能走的出来。
“老师,你和师母最近身体情况怎么样啊?怎么不见师母跟你一起,我都好久没见着了。”
以前读书的时候没课期间,两人基本都是形影不离的,师母也是同校的老师,教俄语的。
杨桃注意到刘理旁边的老师都是没见过的新面孔,看着很是年轻应该是刚毕业出来工作。
“都挺好的,对了,杨桃。这是你的学妹,比你小一届,学的是英语,来学校这边实习。”
刘理避重就轻的不想提这个话题,转头向杨桃介绍起带的几个实习老师,各个学科都有。
自从杨桃那届学生毕业后,他就升职加薪了,成了教导主任掌控教学评价以及教师晋升。
所以这几个新来的老师先由他带着,等过几天安排好后能否留下来就看个人能力了。
除了有个老师以前在这边上过学,其他的老师刚来不熟悉,就带着转转,顺便请客吃饭。
不过依照学校缺老师的情况下,只要不是原则上犯错误就都能够转正留下来教书。
“老师,现在学校里还有俄语班吗?”杨桃天天无聊看报也不是白看的,立即察觉到问题。
按照师母那个教学经验以及年限,怎么也不可能失业,唯一可能就是取消俄语学英语了。
“没有,现在都是学的英语,学俄语没用。”
杨桃反驳,“怎么会,多学门语言总归是好的。即便目前用不上,或许以后就有需要呢。”
“说不好,这种事。”刘理不敢乱下决断。
聊完毕业生杨桃的发展,身份就开始调转,开始唠嗑两兄妹的成绩以及平时的学习情况。
两兄妹和杨桃差不多,都是好苗子。
准能考上大学,到时候全家都是大学生。
而刘理在看到杨家姐弟妹三人旁边的谭向川后,疑惑的问,“你们这是什么关系啊?”
杨桃开口道:“我俩结婚了。”
“啊?我还以为你们不认识,你毕业的时候他才刚上初一。”刘理也没想到两个互不认识的人怎么认识到一块儿去的,甚至还结了个婚。
谭向川的近况他还是了解的,中职毕业后就进了国营饭店。从学徒做起,天赋高肯努力,老师傅走了直接接班,成为新上任的厨师长。
他也是带过谭向川那个班级的,那时候人有点皮实,闹腾的很,整天恨不得蹿天上去。
现在倒是成熟稳重了些,有了大人模样。
但他怎么看都觉得两人撞不到一起去,社交圈子不同,认识的可能性也不怎么大。
不过得知两人结婚了还是恭喜,缘分呐。
“你们这是特意来送他们上学的?”刘理指着两兄妹问,现在能接送孩子的家长不多。
都在忙着地里的农活,工位上的薪资。
“不是特意来送学,但也是顺带的,我们是想来镇上租个房子。”杨桃解释着来的目的,顺便询问途径,“谭向川每天早出晚归的也辛苦,有这功夫来回跑,还不如租个房子早点休息。”
“老班,你镇上本地人,有没有认识的人里有要出租房子的啊?”杨桃凑过来打听。
“有,我二表姑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