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第81章 银奖!


第八十一章银奖!

周奎则对李老板那本铜器图谱更感兴趣,指着上面的铜炉说道:“李哥,这宣德炉的款识,是不是都带点歪?”

“你小子眼尖!”李老板乐了,“宣德炉的款识没有正正方方的,都有点斜,这是当时工匠的习惯,仿品大多写得太规整,反倒露了馅。”

离大会还有两天时,刘主任特意来店里,手里拿着张参赛证。

“给你们送证来了,明儿上午八点签到,记得带宝贝时裹严实点,别让人碰坏了。”

他瞅着柜台上的碧玉佩和烛台,笑着说道:“我跟管理处的人打赌,你们这两件最少能拿一个奖,到时候我给你们挂个‘潘家园推荐商户’的牌子!”

沈浩赶紧递烟:“借您吉言,到时候一定请您喝酒。”

送走刘主任,王三突然说道:“沈哥,明儿我跟周奎也去会场呗?给您俩加油!”

“去!咋不去!”李老板拍板,“让你们也开开眼,瞅瞅那些真正的宝贝长啥样,往后学着更有劲儿。”

晚上关店时,沈浩把碧玉佩放进锦盒。

李老板给烛台套上软布套。

俩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出点激动。

“明儿就看咱的了。”沈浩说道。

“放心,”李老板攥了攥拳头,“咱从县城一路闯到帝都,啥大风大浪没见过?不就是个鉴宝大会嘛,咱的宝贝实打实,怕啥!”

夜风从胡同外面吹进来,带着点凉意,可聚宝阁里的灯亮堂堂的,映着那几件即将登台的宝贝,也映着四个男人眼里的盼头。

沈浩知道,不管明天结果咋样,这一路摸爬滚打练出来的本事,才是最金贵的。

这聚宝阁的名气,终究得靠真本事一点点攒起来,急不来,也假不了!

鉴宝大会这天,天还没亮,聚宝阁的灯就亮了。

沈浩把碧玉佩小心翼翼放进锦盒,红绒布衬得那抹翠绿越发鲜亮。

李老板给烛台套上厚棉套,一手拎着木座,一手攥着参赛证,手心直冒汗。

王三和周奎早早就把店门打开,俩人穿着新洗的衬衫,周奎还特意把皮鞋擦得锃亮。

“沈哥,您这玉佩可得拿稳了!”王三帮着把锦盒放进沈浩包里,“我昨儿梦见您拿了头奖,台下全是鼓掌的!”

“就你会说!”沈浩笑着拍他一下。

随后,沈浩四人往潘家园中心广场走,一路上碰着不少抱着箱子、拎着布包的商户,都往同一个方向赶。

有个卖字画的老张头跟李老板打招呼:“老李,听说你带了对铜烛台?咱这民间玩意儿,跟那些官窑瓷比,可得使劲吆喝!”

“吆喝啥呀,”李老板乐呵呵的道,“真东西自己会说话!”

广场上早搭好了台子,红布铺的桌面,上头摆着评委席,坐着几个头发花白的老先生,其中就有张教授说的那位爱民间玩意儿的泰斗。

台下黑压压站满了人,有商户,有游客,还有扛着摄像机的记者,嗡嗡的说话声跟赶大集似的。

沈浩和李老板按编号排队,等着上台。

前面一个摊主捧着个青花瓶,评委拿起放大镜看了半天,摇摇头:“仿嘉靖的,你看这底足,太干净了,老窑口哪有这么利落的?”

摊主脸一红,抱着瓶子下去了。

轮到李老板时,他深吸口气,把烛台摆在桌上,摘下棉套。

那对龙凤烛台在灯光下泛着铜锈的暗光,龙纹缠绕,凤羽舒展,看着就精神。

“同治年的民间仿品,”一个戴眼镜的评委先开了口,“龙爪少一趾,典型的民窑规矩。”

李老板赶紧说道:“您说得对!但这雕工是真细,您看这凤羽,一片压一片,跟真的似的,民间能有这手艺不容易!”

爱民间玩意儿的那位老评委拿起烛台,颠了颠:“是个实在东西,没瞎糊弄,民间工艺品就得看这股子活气,这龙凤纹雕得喜庆,我给个好。”

李老板心里一暖,鞠躬下去时,听见身后评委打分:“工艺分不低,年代分稍差,综合给个85分。”

轮到沈浩时,他打开锦盒,那碧玉佩一露出来,台下就有人“嚯”了一声。

绿得跟一汪深水似的,貔貅的眼睛透着灵气,包浆润得像要化了。

张教授坐在评委席,朝他悄悄点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